古中作樂

策展人:洪璘璘

日治時期台灣民眾的生活,雖不一定波瀾壯闊,卻是面貌豐富且感情滿杯的。「古中作樂-台灣史篇」邀請大家共同懷想老年代的溫潤情懷,一同飛返舊日時光,在老故事裡一起會心開懷。

分享至
古中作樂

日治時期的百貨公司

百貨公司是現代人熟悉的消費商場,通常地下一樓會有美食街,一樓販售香水、化妝品,二樓以上分層販售各式各樣不同的商品,因為應有盡有,所以大家假日會喜歡到百貨公司走走逛逛,算是一種休閒娛樂。而這種休閒,目前在臺灣各大城市幾乎都有,像是漢城百貨、新光三越、新竹巨城、遠東百貨等。但你們知道,其實早在日治時期,臺灣就擁有百貨公司了嗎?   臺灣百貨公司的誕生和日本的百貨公司有很大的關係。日本第一家百貨公司「三越百貨店」是從1904年的「三越吳服店」蛻變而來,他採用了西方的經營模式,客人可以自由選購陳列的商品,不像從前那樣需要向店員指定,店員再從展示櫃中把商品拿出來。繼「三越百貨店」之後,也有其他吳服店改成百貨店,例如「白木屋」,而白木屋還是1911年率先在百貨店裡設置升降電梯的店哦!「三越百貨店」不甘落後,不僅在店內設置了四座升降電梯,更於1914年設置日本建物內的第一部手扶電梯。當時各家相互較勁的意味十分濃厚呢!   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則晚了許多,1932年12月「菊元百貨」才在臺北開幕,足足晚了日本28年了!這間菊元百貨共六樓,以現在角度來看並不算高樓,但日本自從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所蓋的高樓都頂多七、八樓,臺灣當時的總督府也不過五樓高,所以菊元百貨在當時的臺灣可說是罕見的高樓大廈了呢。菊元百貨每層都販賣不同的商品,並在成立之初就設置了由電梯小姐操控的升降電梯,所以當時天天湧進大量人潮,想體驗不用爬樓梯的科技感。至於臺灣第二家百貨公司,是晚菊元百貨三天開幕、在2014年又重新開張的臺南林百貨。林百貨為五層樓的建築物,裡面設有升降電梯,一開幕也就成為臺南市民的重要景點之一了。   百貨公司除了以新潮的銷售方式與高聳的建物吸引消費者,更強調商品具有物美價廉的特色,其中更有部分商品的售價比零售商還低,和現在的百貨公司非常不同吧!除此之外,百貨公司更主打擁有禮貌與服務兼具的女店員,做為和一般零售商的區別。當時就有一篇菊元百貨的一日遊記,提到百貨公司裡的女店員各個如花似玉,而且在其中一位女店員溫柔又親切的勸說下,她買了一條平常不需要的領帶,可見美女牌不論是從前或現在都很有效啊。

車掌

「公車」對我們來說是一種非常常見、又方便的大眾運輸工具,只要我們在正確的站牌前等待,當公車快要到站時,只要把你的手舉起來,公車就會靠站。上車後刷悠遊卡或投零錢,就可以找空位坐,或站在走道,等電子跑馬燈顯示快要到達你的目的地的時候,就可以按下車鈴,司機就會知道下一站有人要下車,讓我們順利抵達目的地。但是,以前科技並沒有這麼發達,最早的時候沒有所謂的下車鈴、電子跑馬燈,更沒有所謂的悠遊卡,那麼以前的人們要怎麼搭公車呢?   原來,以前在公車上會有「車掌」來協助乘客。所謂的「車掌」,不是公車司機,而是公車上專門的服務員。在公車出發前,車掌要協助出車。公車發車後,車掌要處理車票事宜,還要負責報站名,詢問下一站有沒有乘客要下車,如果有乘客要下車,車掌就要提醒司機下一站要停車。除此之外,車掌還要接待乘客,維持車內秩序,排解車廂內的糾紛。像是車內擁擠時,車內明明有空的座位,但乘客卻誰也不去坐,或是有乘客用行李占用座位,又或是大家擠在車門口,不肯往裡面走,這時車掌就會說:「非常擁擠,有座位請坐下」或是「空間有限,請大家往裡面走」等等。另外,車掌也要幫忙司機注意路況,回答乘客「轉車」問題,甚至在跑完一趟車後,還得協助司機倒車、停車。   車掌一天的工作時間分為上午班和下午班,上午班是早上六點到下午兩點半,下午班則是下午兩點半到晚上十一點半。工作時間其實十分長,而且每天要在搖晃的車廂內工作,會耗費許多力氣來維持身體平衡,甚至還發生過車體搖晃嚴重,導致車掌摔出車外受傷的意外事件。或是面對不禮貌的乘客,例如如果遇到了拿優待票的乘客,車掌就要向對方詢問確認優待的資格,但車掌卻常常會被罵說:「搞什麼?搭這麼多次了,連我的臉都不記得嗎?」以上這些都可以看出車掌的辛勞。但是車掌的社會地位並不高,從薪資待遇來看,或許因為車掌並不需要特殊的技能或條件,只要小學或公學校畢業就可以了,因此,1930年台北市公車招聘車掌時所開出的條件為月薪24圓至28圓之間,而當時幼稚園保母的月薪則至少有40圓。再從社會地位來看,一位車掌曾聽人說,「幫我介紹老婆吧!不過女給和車掌就敬謝不敏了。」可見當時大部分的人認為車掌並不是一個體面的工作。   另外,我們印象中的車掌小姐,其實原本是車掌先生。但是部分男性車掌會趁著職務之便,調戲良家婦女,漂亮的年輕女子上車後,他們不收車資,到了下車前就出手調戲,特別是女學生和護士更是深受其害。民眾投訴後,巴士公司嘗試了兩種做法,第一種是改在候車亭販賣車票,乘客在搭車前先買票,上車後再把車票交給司機。第二種作法是把男性車掌改為女性車掌,並表示如果成效優良,以後就會全部改用女性。後來,1920年代報紙上陸續出現客運公司公開招聘女性車掌的消息,1930年高雄的巴士公司更宣布以後只聘用女性擔任車掌,1930年代民眾以普遍存有「車掌是溫柔可人的女性」的印象。

職業婦女

臺灣女性到什麼時候才比較開始有機會成為職業婦女呢?  沒錯,又是日治時期。1919年臺灣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台灣日日新報》有一則以女性為訴求的安神湯廣告,推薦家庭主婦、幫傭、女服務生,以及養蠶、務農或工廠的女工飲用,可以紓解整日工作的疲勞。由此可知當時臺灣女性已廣泛參與社會各層面的工作。那為什麼是從日治時期開始呢?原來日治時期總督府的各項政策,塑造出許多有利於女性外出工作的條件。 首先,總督府為了讓臺灣不再是日本的財政負擔,甚至最好能成為一隻賺錢的金雞母,所以推動了許多基礎建設、統一貨幣、設立銀行、建設鐵公路、蓋港口等等,並且積極推動產業發展,使臺灣「市街」的數量大大增加,1907年居住在市街還有鄉村的人口比例將近是一比六,但1920年拉近到不到一比三,可見都市人口增加了很多。都市發展後就會有更多的職缺而且職缺散佈在各行各業,因而為女性就業提供更多的機會還有選擇。  第二個日治時期有利於職業婦女發展的原因,是教育內容的轉變與普及。清領時期,大多數的女性無法受教育,即使是中上階層的女性,即使接受琴棋書畫的薰陶,但教育的重點還是在於「婦德」的養成,所以女性大多數是男性的附屬品,出嫁前依著爸爸,出嫁後跟隨丈夫。這種狀況在日治時期有所轉變,因為初等教育的推廣,還有西式的教育內容,使得不少女性具有進入職場的籌碼。   第三個日治時期有利於職業婦女發展的原因,是身體以及觀念的解放。所謂的身體解放,就是「解纏足」,使得女性更自由,可以很方便的出外勞動。而觀念的解放,是指新式教育下的女性,有了女性的自主意識,會爭取自由戀愛、自由就業等。因此1938年臺北三大高等女學校中有三成、甚至一半的女性想要在畢業後進入職場。  另外,女性本身也有一些優勢比較會吸引雇主聘用,造成職業婦女得以發展,像是一般認為女性聲音柔和、長相甜美、身形曼妙,性格上又比男性更細心、更有耐心,因此女性在精緻化的服務業中有了表現的機會。電話接線生、女服務生、商店售貨員等行業,就是看重女性柔和的外表以及甜美的聲音,而女性車掌則是相中女性的忍耐力,肩負起應付任性乘客的職責。除了女性的內外特質外,其實還有一個現實的考量,就是當時雖然開始有職業婦女的出現,但女性的薪資還是低於男性,同工不同酬,雇主因此可以減輕人事成本。

日治時期的防疫政策

距離COVID-19爆發已經過了一年多,我們生活上也有許多的轉變,但整體來說,臺灣仍然是一塊淨土。我想,這一方面可以歸功於政府防疫措施得宜,另一方面則是臺灣人民對於防疫政策的配合,才有辦法讓臺灣在疫情的衝擊下,很快的讓國內本土新增案例持續加零。這些防疫措施其實都是公衛政策的一環,而近現代化的公衛政策起源於什麼時候呢?沒錯,正是日治時期,臺灣人的壽命也因此有所提高。   首先,我們要先瞭解「誰」是公衛政策的主導者?今天臺灣是由衛生福利部主導公衛政策,衛生福利部是直屬於行政院的獨立部門。但日治時期的時候,是由「警察」管轄衛生與疾病事務。當時的警察,就好像千手觀音一樣掌控很多事務,其中一項正是「惡疫豫防」,也就是預防傳染病的發生。當時警察為了防疫,而有許多措施,第一個措施,是隔離,對於出現傳染病患者的家會在外面張貼黃色紙條,或是用繩子在地上圍一圈作為隔離界線。   第二個措施,是檢疫。為了避免病毒從外國地區流入,檢疫人員會搭船出港,對正在進行入港程序的船隻進行檢疫。以1927年霍亂流行期間為例,全船人員都必須進行糞便檢查,但是為了避免有人偷偷抽換糞便檢體,船員或乘客都要在檢疫官前面大號,如果上不出來就要用機器通便。最後確認無誤就讓船隻入港,如果有問題就會在船首升起黃色旗子,如果是在晚上就用紅白二色燈號作為警示。   第三個措施,是接種疫苗。總督府在1900年開始對民眾施打鼠疫疫苗,但是臺灣人不信任日本人,認為這是日本人的陰謀,所以一開始施打的只有在臺灣的日本人。總督府為推動疫苗普及率,請保正和甲長幫忙勸說大家接種疫苗,雖然有多一些人願意施打,但有些臺灣人對日本人實在無法信賴,只願意讓中醫進行預防注射。   第四個措施,是環境衛生的改變。為了解決鼠疫問題,總督府除了透過學校或社會教育宣導勤洗手還有戴口罩的觀念外,更推動全民捕鼠運動。以臺南為例,當時規定每戶每月至少要抓到10隻老鼠,多一隻就給180元的獎勵金,甚至還可以獲得一張抽獎券。當時台北也有推行類似的抽獎活動,最高獎金是18萬元。不過當然,有獎也有罰,如果不滿10隻,每少一隻就會被罰款180元。如果缺交狀況更嚴重、被警察視為怠惰或不交老鼠的人,會被重罰1萬8千元或是處以拘役10天。   從日治時期的公衛政策來看,和現今面對COVID-19的措施其實大同小異,只是在面對不同的病菌時,對防疫措施做出微調而已。

三井倉庫與文明社會

今天我們來聊聊臺北市火車站附近的「三井倉庫」。「三井倉庫」位於臺北市的忠孝西路上,鄰近北門歷史街區(Historic District),也就是北門「古蹟區」,一般人常說的臺北「北門五景」,其實就是北門(承恩門)、北門郵局、撫臺街洋樓、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以及「三井倉庫」。「三井倉庫」是臺灣日本時代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的倉庫(簡稱三井倉庫),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一棟洋式建築,地址是臺北市忠孝西路一段265號(原北門町),建築年代約為1914年,為二樓磚木混合建造房屋,建物中央立面半圓形的山牆上,仍留有三井物產的菱形商標,也是目前臺灣唯一保留三井物產菱形商標的建築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投降、結束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三井倉庫」產權交給臺灣省政府物資局管理,2002年精省之後則移交給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接手之後,又移撥臺北市政府,經臺北市議員建議指定為古蹟,最後於2012年5月臺北市政府公告為臺北市歷史建築。2014年柯文哲市府上任後,推行臺北市「西區門戶計畫」,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提出「臺北府城門-北門周邊廣場改造主要考量……」,又在報告書第162頁提到「歷史建築三井倉庫移位為考量交通動線之下,不得已作法」。所以在北門廣場計畫實施時,忠孝西路北門周邊路型、有往北移動的規劃,導致於三井倉庫的位置必須配合遷移。但是也有文史團體與研究者認為,三井倉庫座落的位置與忠孝西路前身「北三線路」的闢建息息相關,正好記錄臺北市在都市發展上的歷史脈絡,因此要求「原地保留」。   「三井倉庫」拆遷爭議提醒我們,臺灣歷史上有許多文化資產必須保存的原因,其實是為了共同記憶(Co-Memory)。一個擁有記憶的城市,才是偉大的城市。尤其,社會大眾及各界人士,竟然為了一個「倉庫」這樣的建築物,勞師動眾、又花費巨額經費去保存維護它,或許這正可以說明一個國家之所以能夠稱得上是文明社會,正是因為大家不但懂得「尊重弱勢及少數」,也懂得珍惜多樣性、珍惜就在你我身邊、必須薪火相傳的文化記憶

陳澄波彩筆下的「玉山積雪」

今天我們來聊聊陳澄波彩筆下的一幅畫「玉山積雪」。陳澄波是近代臺灣美術史上的大師級人物,他和另一位重要的臺灣雕塑大師黃土水一樣,都是出生於1895年,也就是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的那一年。陳澄波的彩筆,一生創作無數,「玉山積雪」則是創作於1947年,算是陳澄波最後的遺作。「玉山積雪」其實並不是很大的一張油彩畫,長寬約23.5x33cm,畫面中山峰相連,最特別的是,深藍色的天空下,最遠方的玉山群峰積雪、不但白了山頭,也成為數百年來,生活在嘉義的人們,非常寫實的冬季日常景色。因為只要強烈寒流來襲,能見度佳,嘉義市的市民抬頭就可以遠眺「玉山群峰積雪」,而這大概也是很喜歡玉山的陳澄波彩繪「玉山積雪」的最主要原因--也就是彩繪自己嘉義的故鄉、彩繪自己的所在。   1895年出生於臺灣嘉義的陳澄波,從小就對繪畫有興趣,1917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今天的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陳澄波在國語學校時期,曾經接受該校著名的美術教師石川欽一郎教導,練習創作過許多水彩畫,例如學校附近的風景、像是1916年畫的「東門」(景福門)。陳澄波畢業後返回嘉義擔任小學老師,但是對於繪畫的興趣使他決定赴日留學習畫。1924年,已經年近三十歲的陳澄波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並在三年級時就以油畫作品「嘉義街外(一)」入選日本的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也成為臺籍畫家中入選「帝展」油畫項目的第一人(入選「帝展」雕塑項目的第一位臺籍藝術家則是黃土水)。1929年陳澄波為了追求創作發展、前往上海任教,直到1933年陳澄波返回臺灣定居,次年,在基隆顏家臺陽礦業支持下、結合全島畫友組成「臺陽美術協會」,成為重要的臺灣民間美術團體。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陳澄波積極宣導美術,並計畫籌建美術學校。遺憾的是,1947年受難於228事件,享年53歲。   2007年陳澄波的油畫「淡水夕照」,在香港佳士得拍賣公司以約2.2億元新臺幣賣出,創下當時臺灣畫家油畫拍賣最高價,也象徵陳澄波藝術地位的崇高。另外,也因為陳澄波生於1895年2月2日,「2月2日」是陳澄波的生日,所以2015年2月2日,谷哥(Google)的臺灣首頁,也是以陳澄波的「淡水夕照」作為首頁圖像。1947年陳澄波受難於228事件,當時風聲鶴唳、人人自危,陳澄波的妻子張捷女士在龐大壓力之下,仍然鼓起勇氣保存陳澄波生前作品,包括以陳澄波其他畫作、換回已經送給友人收藏的「玉山積雪」。對於張捷女士的志節,我們實在不但感動、並且萬分欽佩。   從黃土水到陳澄波,以及更多在近代臺灣美術史上卓越貢獻的藝術家們,例如倪蔣懷、郭柏川、廖繼春、李梅樹、李澤藩、李石樵等等,這一批臺灣百年文化記憶的開路先鋒,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查找資料,或是前往美術館看看她們/他們的藝術作品、重新認識這些藝術家在年輕時候的創造力、以及臺灣百年風華。

黃土水與臺灣國寶「水牛群像」

今天我們來聊聊黃土水與臺灣國寶「水牛群像」。「水牛群像」是一個淺浮雕作品,1930年由臺灣日本時代的雕塑大師黃土水創作,「水牛群像」也是臺灣近代美術史上相當知名的作品。「水牛群像」目前典藏於臺北市中山堂(就是日本時代的臺北公會堂,公會堂等於是當時城市的綜合活動中心),現在大家只要到臺北市中山堂二樓的光復廳前面,就可以看到這幅懸掛在牆上的藝術傑作。「水牛群像」充滿南國風光,所謂的「蕉風、椰影、檳榔樹」,又有天真無邪的牧童及放牧的水牛,栩栩如生的將臺灣農村景象展露無遺。   「水牛群像」的作者黃土水,出生於1895年,是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的第一年。黃土水童年在臺北艋舺及大稻埕生活,1911年大稻埕公學校畢業後,進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就讀。黃土水在國語學校接受近代教育,1915年畢業後回到母校大稻埕公學校當老師。由於黃土水展現精湛的木雕技巧,得到臺灣總督府方面的賞識,加上當時國語學校校長隈本繁吉極力推薦,因此被特別許可直接進入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學習雕塑。1920年日本東京美術學校舉行畢業典禮,並舉辦畢業生作品展覽,其中一件大理石雕像「少女」,就是當年二十五歲的臺灣青年黃土水創作。黃土水這件大理石雕像「少女」,2020年10月到2021年1月曾經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策畫的特展「不朽的青春」當中展出,目前典藏於臺北市太平國小校史室。    1920年10月,才剛畢業的黃土水,入選日本的第二回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成為第一位入選日本官方展覽會的臺灣人。黄土水入選的作品《蕃童》,取材於臺灣原住民,這件雕像的少年用鼻子吹笛、神情專注、身體輪廓優美,很能引起日本人對於原住民的好奇心。1920年首次入選帝展後,到1924年黃土水連續數次入選帝展,期間他不僅在美術界活躍,且得到日本皇室賞識。1920年秋天,久邇宮邦彦親王夫婦第一次訪問臺灣,特別參觀了大稻埕公學校黃土水的大理石雕像《少女》。1925年第六屆帝展黃土水落選,之後他不再參加帝展,開始接受不少以銅雕為主的委託製作,例如臺灣基隆顏家的「顏國年立像」。1930年底,黃土水因腹膜炎於12月21日在日本去世,享年只有三十五歲,距離東京美術學校畢業也才十年。   臺灣藝術史上的雕塑大師,前有黃土水(1895-1930)、後有楊英風(1926-1997),都值得後人學習認識。2009年文建會(今文化部)將黃土水「水牛群像」公告登錄為國寶,這也是臺灣國寶名錄中、第一件在年代上屬於二十世紀的作品。1922年黃土水曾經在〈出生於臺灣〉這篇文章說過:「雖然說藝術無國境之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還是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臺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想看黃土水的作品不難,黃土水「釋迦出山」目前就置放於臺北市萬華龍山寺正殿的東側,有興趣的人,或許可以上網查找,隨時去看看。

臺灣第一所師範學校

今天我們來聊聊臺灣第一所師範學校。「臺灣第一所師範學校」指的就是今天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一號的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1895年到1945年日本統治臺灣,和當時許多西方殖民帝國不一樣,日本選擇了一種同化政策,也就是所謂的「內地延長主義」,這裡的內地、指的當然就是日本,而目的就是要把臺灣人日本化,因此,首要之務就是培養教日語的師資,於是,1896年創立了「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國語學校的「國語」、當然就是日本語。此外,如果從臺北市立大學的校史來講,校史起源還可以往前一年、追溯到1895年設置位於臺北士林芝山岩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堂」,主要培養通譯人才,而國語學堂設立的第二年、1896年,「國語學堂」改制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學校(也是第一附屬學校),這個「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後來就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小學--今天臺北市士林國小的前身。   1896年創立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19年改名「臺北師範學校」、簡稱「北師」,然後1927年又改名「臺北第一師範學校」、簡稱「一師」;同時臺灣總督府也新設置了「臺北第二師範學校」、簡稱「二師」,也就是位於今天臺北市和平東路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不論是國語學校或臺北師範學校,當時都吸引了許多臺灣知識菁英報考就讀,這些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日本時代畢業的傑出校友,可說多不勝數:例如政壇名人吳三連、蔡培火,經濟學家陳炘,文學家吳濁流(本名吳建田),音樂家鄧雨賢及張福興,藝術家如倪蔣懷、黃土水、陳澄波、郭柏川、廖繼春、李梅樹、李澤藩、李石樵等等。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政府在今天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設置「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此後長達34年只招收女子師範生,簡稱「女師」。另一方面,原先的「臺北第二師範學校」、也就是位於今天臺北市和平東路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這個校址,則成立「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簡稱「北師」。從此以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歷史記憶顛覆;今天的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過去日本時代被稱為「北師」,但戰後則因為只招收女學生,變成以「女師」聞名;至於今天臺北市和平東路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因為戰後校名就叫「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反而可以簡稱自己是「北師」(而非日本時代的「二師」)。今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十分重視經營自己的校園記憶,近年在學校入口處西側,還新建大樓設置了「北師美術館」,策展近代臺灣美術史的成果豐碩。   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在臺灣教育史上,就是日本時代所創置的臺灣第一所師範學校,素以「北師」聞名,這間「臺北師範」在日本時代、還與臺灣大學醫學院的前身「臺北醫學校」,並稱「臺灣的劍橋、牛津」兩大名校。1979年,「女師」開始招收男學生,並於之後升格改制為「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13年8月1日起,「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兩校,經臺北市政府整併為臺北市立大學,原先臺北體院成為天母校區、原先北市教大則成為博愛校區。

「斯卡羅」與漢番界碑

2021年公共電視上演了12集的歷史電視劇「斯卡羅」,「斯卡羅」一詞是指臺灣原住民族的排灣族當中、有一群生活在南臺灣屏東、實力強大的原住民族群。不過,「斯卡羅」的祖先、原來是居住在臺東的卑南族,傳說中,這些卑南族原住民在移民到屏東以後、因為武力強大又擁有法術,收服了恆春半島當地的排灣族,由於地位尊貴、出入坐轎,因此「斯卡羅」的意思也是形容坐轎子「被抬的人」。歷史電視劇「斯卡羅」的導演是曹瑞原,而「斯卡羅」也是相當有特色的電視劇,「斯卡羅」不談臺灣歷史上繁華的三大城市「一府二鹿三艋舺」,而是聚焦遠離「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化外之地--就是所謂的「番界」之外,並且講述生活在當地族群多元、文化多元的臺灣「福爾摩沙人」(Formosan)。   17世紀末臺灣開始進入清朝統治時期,到了19世紀下半葉,二百年間「唐山過臺灣」,漢人渡海來臺的人數、早已經遠遠超過臺灣原住民族,而三大城市「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建立,更代表拓墾的結果。另一方面,從1683到1895年清朝統治臺灣期間,為了防止漢人進入原住民地區開墾,造成「原漢衝突」,影響統治臺灣的穩定性,所以清廷就在臺灣劃設所謂的「番界」,承認原住民的地權、並嚴禁漢人越界進入原住民地區開墾。根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的「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番界」在地圖上以紅線、藍線標示,而北京故宮典藏的清乾隆時期「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番界」在地圖上則以紫線標示。當然,地圖上的這些紅線、藍線或紫線,清朝官府實際上是以溪流山川為界,或設置「漢番界碑」,或者「挖溝堆土」形成俗稱的土牛、土牛溝,或土牛紅線。   歷史電視劇「斯卡羅」,就是在描述所謂的「番界」之外,排灣化的卑南族「斯卡羅」,客家人、及客家人與「斯卡羅」通婚後代,還有閩南人、及閩南人與平埔族混血後裔「土生仔」,講述在當地族群多元、文化多元的臺灣「福爾摩沙人」。電視劇「斯卡羅」的歷史背景同時也是1867年美國商船「羅發號」(Rover),因為海難漂流到恆春墾丁、船員上岸後遇害的一連串涉外關係事件,但「斯卡羅」在影像中所呈現的臺灣原住民族,並不是弱者的角色,同時電視劇「斯卡羅」也探討了所謂「番界」之外,令人深思、也是臺灣社會應該擁有的族群歷史之共同記憶。   「漢番界碑」雖然是時代的產物,並且以結果論、在清朝當時的成效其實也有限,不過這個議題仍然發人深省,因為在「番界」內外,原漢關係雖然有衝突、但是也有合作通婚的史實。/今天臺北市捷運石牌站1號出口廣場,就有一座「漢番界碑」,這不但是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表現,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面對不同的族群文化,我們應該從「尊重」開始,原/新/陸/客/閩「五族共合」,每一個族群的記憶,都應該被記錄、典藏及保存。

典藏節目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