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閱讀
📌 重點摘錄 面對訊息混雜、真假訊息難辨的數位時代,我們究竟如何幫忙孩子有面對未來的閱讀素養、資訊素養呢? 長年推動圖書館革新、推動校園圖書館教師運動的陳昭珍老師說: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想法,想法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進而改變整個社會的氛圍。昭珍老師帶領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設計資訊素養(Big6)融入專題研究教學教案,讓各領域老師可以在學校帶領學生進行各領域專題研究、小論文寫作時,可以融入資訊素養(Big6),並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延伸閱讀 📖《散播閱讀火苗的人:臺灣圖書教師的故事》文:陳昭珍 出版社:方集出版社 📖《國小圖書教師手冊》文:陳昭珍 出版社:教育部 📖《國中圖書教師手冊》文:陳昭珍 出版社:教育部 📖《高中圖書教師手冊》文:陳昭珍 出版社:教育部 好好讀你這節目期待邀請您與孩子前往圖書館的旅程中,好好閱讀彼此、好好閱讀旅途、好好閱讀好書,最後更能好好閱讀自己,期待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 更多本集內容 🎧教育廣播電臺線上收聽60天| https://gov.tw/Nk3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readu 🎧Podcast平台搜尋《好好讀你》 Apple Podcasts: apple.co/3FlOslC Google Podcasts: bit.ly/3VnL8eJ SoundOn: bit.ly/3B3mNDl Spotify: bit.ly/3gQMXlY KKBOX: bit.ly/3EO5VS4 📌延伸連結 圖書教師電子報FB|https://www.facebook.com/TWCTTL 好好讀你FB| https://www.facebook.com/readuorg 好好讀你官網|https://readu.org 教育非知不可FB| https://www.facebook.com/nerfacebook/
CAD設計流程
CAD 設計是產品進入製造階段之前,建立產品的數位2D工程圖和3D模型。 以前的傳統製造流程是產品開發部門往往都先從客戶需求角度出發,待整體概念成型後,再交由設計部門完成機械結構、外觀 CAD 製圖並組裝;接著分段納入開發電控、自動化系統作業,由電控人員在現場組裝、編程。 現在的數位製造流程則可透過統一平台實現機電整合工程數位化,大幅縮短 30%~50%從設計規劃到開發完成製程的時間。 加工應用端所使用 3D CAD 圖檔,也有別於過去在工件設計、生產製造的虛擬階段。 想了解CAD設計流程,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葉家宏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播出時間:每週一至五09:55 🎧 官網60天隨選收聽:https://reurl.cc/rQ8Ekb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Ez7i51 📲教育電台APP: https://reurl.cc/jk8bMZ
2022年度經典金曲 通通有!
韋禮安《如果可以》:最多串流收聽次數的歌曲,聽完好想叫韋禮安歐巴 原子少年《原來的少年》:喚起許多人內心的少年跟追星的慾望 少女時代《FOREVER 1》:KPOP女帝的回歸! 比莉《什麼都不必說》: The queen is back 자우림《25 21 》:經典韓劇的OST,回顧青春時代的迷惘
跟青少年談性說愛
學習如何和孩子「談性說愛不臉紅」,按著孩子身心發展階段,提供務實的性教育策略,在對的時候給他所需要的。 讓「性」不再成為親子間難以啟齒的話題,因為我們成為「可以談」、「願意聽」、「能陪伴」的父母。
用讀報開展媒體素養教育
📌 重點摘錄 「Newspaper in Education」,簡稱NIE,臺灣譯為「讀報教育」,是1930年代發起於美國,而逐漸擴展至全球的閱讀運動。2004年,國語日報社率先發起「臺灣讀報教育運動」, 倡議以讀報建立閱讀習慣,用報紙當作活教材,補充教科書的不足,讓學習跟生活接軌,擴展知識視野,培育學生從小關心社會的公民素養與胸懷。 數位時代,海量資訊席捲,真假消息充斥,如何培養學生具備數位化時代必要的閱讀素養與媒體素養,建構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比以往更形重要,這正是讀報教育的新任務與新價值。 📌進一步認識國語日報社與讀報教育: 國語日報社官網https://www.mdnkids.com 臺灣讀報教育資源網https://nie.mdnkids.com 📌延伸閱讀 📖《我是剪報高手》文:李采褱, 李詩嫻, 李佩燕, 林玫伶, 陳璽元, 李忻岱, 郭至和, 葉興華, 葉佩宜, 賈金蘭 出版社:國語日報 📖《讀報教育指南.兒童篇》文:阮光民、滿珍.涼、陳采綸、蔡兆倫 出版社:國語日報 📖《蘭德理校園報》文:安德魯.克萊門斯 出版社:遠流出版 好好讀你這節目期待邀請您與孩子前往圖書館的旅程中,好好閱讀彼此、好好閱讀旅途、好好閱讀好書,最後更能好好閱讀自己,期待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 更多本集內容 🎧教育廣播電臺線上收聽60天| https://gov.tw/Nk3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readu 🎧Podcast平台搜尋《好好讀你》 Apple Podcasts: apple.co/3FlOslC Google Podcasts: bit.ly/3VnL8eJ SoundOn: bit.ly/3B3mNDl Spotify: bit.ly/3gQMXlY KKBOX: bit.ly/3EO5VS4 📌延伸連結 國語日報FB|https://www.facebook.com/mdnkids/ 好好讀你FB| https://www.facebook.com/readuorg 好好讀你官網|https://readu.org 教育非知不可FB| https://www.facebook.com/nerfacebook
3D列印(I):技術原理
3D 列印為工業機器人的一種,又稱為「積層製造」或「加法製造」,主要為透過層層的堆疊來製造實物。 3D 列印又稱為積層製造或加法製造,以 3D 圖檔為基礎,透過多種方式達到堆疊列印成型。已成為現代製造流程不可或缺的重要輔助技術。 3D 列印技術狹義範圍為增材成型技術,廣義來說是立體實物製造機。 3D 列印技術材料有絲狀、液狀、粉狀材料,所有的 3D 列印技術材料都有相對應的工藝,其中 3D 列印材料又分為三種,而這三種材料又對應出不同的 3D 列印技術工藝。 想了解3D 列印技術,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葉家宏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播出時間:每週一至五09:55 🎧 官網60天隨選收聽:https://reurl.cc/rQ8Ekb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Ez7i51 📲教育電台APP: https://reurl.cc/jk8bMZ
生態走讀-無遠弗屆戶外圖書館
📌 重點摘錄 你的孩子是否寧可在家上網,也不肯到戶外走走? 即使到了戶外,還是戴著耳機聽音樂? 你的孩子缺乏創造力、想像力?不懂得與人分享嗎? 你的孩子過胖、注意力不集中或有憂鬱、躁鬱傾向嗎? 《失去山林的孩子》的作者通過有力的例子和中肯的研究,指出這樣的孩子可能只是患了「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 我們的社會已經「去自然化」了,很少有人意識到電視和網際網路已經大大取代了自然在孩子生活中的地位。面對數位時代的「大自然缺失症」孩子,清圳校長為了實踐「生態教育的體驗」,過去曾帶領樟湖國中小及華南國小挑戰舊體制,申請成為實驗學校,試辦四學期制,暑假縮短十天,上下學期各有長達一週的秋假和春假,安排登山、單車環島等戶外教學。 📌延伸閱讀 📖《失去山林的孩子》文:理查.洛夫 出版社:野人 📖《傾聽自然:如何深化你的自然意識》文:約瑟夫.柯內爾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一雙手都不能放:力挽狂瀾的陳清圳校長》文:陳清圳 出版社:寶瓶文化 📖《與孩子一同編織未來:誠致的KIST實踐經驗》文:吳錦勳 出版社:天下文化 好好讀你這節目期待邀請您與孩子前往圖書館的旅程中,好好閱讀彼此、好好閱讀旅途、好好閱讀好書,最後更能好好閱讀自己,期待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 更多本集內容 🎧教育廣播電臺線上收聽60天| https://gov.tw/Nk3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readu 🎧Podcast平台搜尋《好好讀你》 Apple Podcasts: apple.co/3FlOslC Google Podcasts: bit.ly/3VnL8eJ SoundOn: bit.ly/3B3mNDl Spotify: bit.ly/3gQMXlY KKBOX: bit.ly/3EO5VS4 📌延伸連結 KIST: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FB|https://www.facebook.com/jhanghups 好好讀你FB| https://www.facebook.com/readuorg 好好讀你官網|https://readu.org 教育非知不可FB| https://www.facebook.com/nerfacebook/
3D列印(II):技術種類
3D 列印的技術總類,依照ASTM 積層製造分類,將 3D 列印製程歸納為7 種:材料擠出成型法、光固化樹脂成型法、材料噴印成型法、黏著劑噴印成型法、薄片疊層技術、粉末床熔融成型、指向性能量沉積成型法。 材料擠出成型法目前是最普遍及最容易上手的,此技術的材料多樣性發展速度最快也最多元。 光固化樹脂成型法則是最早被發明出來的列印製程,藉由紫外波長雷射光照射液態光固化樹脂,經過照射後樹脂由液體變為固體,並進行逐層堆疊而成。 關於3D 列印技術優勢有:可製作呈現最接近實物外觀平滑、精細的原型,能生產小批量製造工具、夾具和裝配夾具,可以生成複雜形狀、繁雜細節和平滑表面。 想掌了解3D 列印技術,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葉家宏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Friday Happy Hour in Formosa 的2022大回顧 Reflecting on Friday Happy Hour in Formosa 2022 Part 1
*Friday Happy Hour in Formosa 2023 Episode #2 第2集* 主題: Friday Happy Hour in Formosa 的2022大回顧 Theme: Reflecting on Friday Happy Hour in Formosa’s 2022 人客來坐 My Taiwan Story I originally had planned to invite a few of my favorite past guests on the show to join me on the last episode of 2022 to share with us their experiences being on the show! But as you know, due to a certain admin issue, I had to replay some old content. We are already halfway through January of the new year, but technically according to the lunar calendar, the new year of the rabbit is just about to begin! So it’s only fitting that we check in on these VIPs to give us some updates on what’s been new with them! Obviously, all my past guests are special. But these guests below hold a significant and special meaning for me and the show which I will be explaining on the show~ Episode #1 Jackson Tan Co-Founder and Creative Director at the Singaporean-based creative agency BLACK Episode#3 Kate Nicolson / Jonathan Booth New Zealand husband & wife duo (Kate Nicholson Ceramics/Triple B Brew Bike Booth) Episode #6 Julia Espinoza Artist & Singer - Art by Jules / Cafe Con Pan Episode #16 Crain Padayachee South African Podcaster (Inside Crypto) and content creator for the wonderful crypto company Amun. Episode #25 Jenn Cheng My SUPER awesome niece Jenn aka my Taiwan Cultural Encyclopedia 原本今天的節目內容是準備在去年年底的最後一集裡面播出。那是因為臨時有一些狀況,所以我們後來2022最後一集改播重播內容。但是我來賓的採訪內容都已經準備好了怎麼辦?沒關係!剛好農曆新年也快要到了!所以我們乾脆將錯就錯,把這一集提前在農曆過年前播出。 去年是我們節目的第一年。其實我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主持一個廣播節目。這一路走過來我發覺我真的認識了很多新的 朋友。真的要很感謝我們所有的特別來賓大家的生活都這麼多采多姿讓我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介紹他們在工作上或是生活上的一些處事或者是生活的方式。最後一期裡我想要請回來幾位之前對我個人還有節目上有個特殊意義的來賓,分別是: 第1集 Episode #1 新加坡創作者/BLACK 創意總監 Jackson Tan 第3集 Episode #紐西蘭夫妻 自由作家和編輯 Kate Nicolson / 長春藤美語老師 Jonathan Booth (Triple B's Brew Bike Booth) 第6集 人美心更美的 Julia Espinoza (Art by Jules / Cafe Con Pan) 第16集 來自南非的加密貨幣Insdie Crypto Podcast播客節目的主持人Crain Padayachee 第25集 Jenn 鄭婷之 我表姐的女兒 (這樣子說有沒有聽起來我沒有那麼老…)我有任何台灣新聞時事的問題都可以找她! 每週的來賓DJ音樂分享 Cafe Con Pan - "Felices Los 4" (Happy as 4)
跟著國際趨勢推廣閱讀
📌 重點摘錄 921地震後籌辦「愛的書庫」,推動偏鄉閱讀,透過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接受社會捐款,20年來全台成立超過360座愛的書庫,將紙本共讀書籍送到臺灣各地的校園及社區推廣共讀活動,超過115萬本書在校園間流通,閱讀人次超過6400萬。 因應國際趨勢、網路資訊素養需求,將紙本延伸至數位,將閱讀力轉化成更符合國際趨勢的學習力。自2018年成立「數位愛的書庫」,做為數位閱讀教學種子教師的培訓基地,並架設「數位讀寫網」和舉辦「柯華葳線上探究競賽」,以推動數位閱讀素養為基礎,將帶領教師整合傳統教材與數位資源,提升教師專業教學知能、促進創新教學教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蒐集正確資訊及主題探究的能力。 2021年底在南投縣草屯鎮動土興建「愛的書庫共讀館」,首創攜伴進館的模式,建構可供共讀討論的軟硬體設施,以統籌各項閱讀推廣計畫。同時也是臺灣唯一具備腦科學研究設備的圖書館,建立臺灣嬰幼兒和高齡者的腦神經發展資料庫。(預計於2024年落成啟用) 📌延伸閱讀 📖《語言、語文與閱讀》文:柯華葳 出版社:清華大學 📖《掌握策略快樂閱讀》文:柯華葳 出版社: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閱讀,看見希望:改變台灣閱讀教育的推手 愛的書庫》文:陳鳳麗 出版社:遠流出版 好好讀你這節目期待邀請您與孩子前往圖書館的旅程中,好好閱讀彼此、好好閱讀旅途、好好閱讀好書,最後更能好好閱讀自己,期待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 更多本集內容 🎧教育廣播電臺線上收聽60天| https://gov.tw/Nk3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readu 🎧Podcast平台搜尋《好好讀你》 Apple Podcasts: http://apple.co/3FlOslC Google Podcasts: http://bit.ly/3VnL8eJ SoundOn: http://bit.ly/3B3mNDl Spotify: http://bit.ly/3gQMXlY KKBOX: http://bit.ly/3EO5VS4 📌延伸連結 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https://www.twnread.org.tw 好好讀你FB| https://www.facebook.com/readuorg 好好讀你官網|https://readu.org 教育非知不可FB| https://www.facebook.com/nerfacebook/
3D列印(III)
3D列印特色優點有高複雜性、高客製化、高附加價值,其實是最符合醫療領域應用,因此,3D 列印科技的進步在醫療領域上有了許多的貢獻。 高客製化及精準醫療興起,新興的工具與技術正在縮短醫生與病患的距離,提供給病患更好的診療流程。 3D列印在醫療臨床應用上,分為三大部分:術前規劃、術前模型與手術導板、生物列印。 3D 列印能降低醫生在非專業領域負擔的責任、提升醫療設備水準以增進手術安全性、減少病患手術時間以維持醫生健康品質。 想知道3D列印在醫療臨床上的應用,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葉家宏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播出時間:每週一至五09:55 🎧 官網60天隨選收聽:https://reurl.cc/rQ8Ekb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Ez7i51 📲教育電台APP: https://reurl.cc/jk8bMZ
台灣原住民族從九族變十六族?
委託者:忠孝國小二年級王柏盛 我最近跟爸爸媽媽去九族文化村玩,在那裡可以看到許多跟原住民朋友有關的事,我覺得有件事很奇怪,我明明在課本上讀到台灣有16個原住民族,但為什麼會叫九族文化村呢?媽媽說以前原住民朋友是九族,後來才變成十六族,這是真的嗎?不知道小蕃薯偵察隊,可以針對這個案子調查一下嗎? 真相調查室:為什麼台灣原住民族從九族變十六族? 小蕃薯來報告:「卑南族兄弟」故事
半導體製程(I):為什麼是矽?
半導體的材料,為什麼要用矽? 電路的世界是一個數位的,是零跟一的一個世界,那零跟一,我們會用材料,希望一的時候是,像導體。零的時候是半導體。 半導體的材料有分:三五族的半導體跟四族的半導體。 三五族的半導體,就是第三族和第五族形成的化合物,三五族的半導體,其實我們大部分用於雷射、LED、通訊等這一方面,我們都會用三五族的半導體。 矽,四族的半導體,通常用於普通的一些邏輯元件,矽能不能像LED這樣發光,其實是不可以的,那我們用矽的原因呢,是因為矽在製成上面很便利,所以我們會用到矽來做晶圓代工電路IC的一個材料。 矽便宜、簡單又好用,所以今天半導體的主流還是以矽為主。 想掌了解科技新知,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林育儒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半導體製程(II):微觀的世界
半導體製程的微觀世界,先從電晶體這種電路開始講起,我們經常看到的電路,會有電晶體、電容、電阻這些零件把它拼湊在一起。 所有的電子零件把它微小地放在IC上面,在歷史上的第一位做成這樣子IC的人,叫做Jack Kilby,他也得到2000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他做出第一個之後,大家一直會想要把它縮小化。 大家都聽過蠻著名的摩爾定律,摩爾定律就是在每18個月裡面,在同樣面積大小的IC裡面,我們的電晶體會增加一倍。 大家經常會聽到曝光機,它細小到奈米級,大概是我們頭髮的一萬分之一倍,之後曝光要做一些移動,移動時要去做對準,對準時的精度就非常非常重要。 因此,微觀的世界並不是說大家所想象的那麽簡單,什麼都縮小化,其實它也要有技術來進行支撐,才會讓我們的半導體的進展可以一直往下走下去。 想掌了解科技新知,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林育儒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2022年度金曲前5名榜單!
Taylor Swift《Anti-Hero》:霸榜Billboard好幾個月的Anti-Hero,強勢來襲 Ado《新時代》:跟上虛擬偶像潮流,Ado創造了自己的新時代 芒果醬《夏夜晚風》:2022絕不能錯過的寶島少年魂 Crispy脆樂團《愛是我們必經的辛苦》:在2022遇到爛人的大家,聽完這首歌就好好向前走吧 安溥《最好的時光》:希望能安慰在今年遇到的挫折、努力的自己,一起迎向2023!
毒品與校園毒品
新興毒品企圖以古早味零嘴包裝掩飾,甚至還有毒品可樂罐,以吸引青少年注意增加其好奇心,降低民眾的防備,現在更進化改裝成卡通糖果造型等,目的為吸引學生族群及為躲避警方盤查及規避法規。 依據教育部統計得知,學生藥物濫用種類以K他命最多,毒品對身體產生健康的問題,同時又更將「毒」藏於不同食品中,家長不得不重視及注意。
半導體製程(III):從研發到量產
半導體的製成從研發到量產,研發人員通常需要具備電機、物理、化學等專業領域,透過專業的知識來研發電晶體,並將電晶體整合在一個IC上面。 完成IC之後,會去做一些驗證,做出來可能就只有一片IC的成功,而一片晶圓的成功之後,希望一次可以生產很多晶圓,透過買很多機器來做這一件事情,那要做這件事情,就必須要複製很多的生產線。 有一條產線出來,怎麼去複製第二條、第三條的產線出來?而且生產出來的晶圓,都會是一模一樣的狀態,所以研發成功代表著量產成功,但研發成功不代表著我們的這一間公司會賺錢,因此研發其實跟量產是同等的重要,你要研發的出來,才能量產,研發出來但不能量產,是完全是不行的。 想掌了解科技新知,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林育儒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智慧製造(I):物聯網
物聯網的架構其實可以分成感測層、網路層、應用層,感測層是今天要看到、要聽到、要摸到,才能有這一方面的資訊,才能跟人家講,所感受到的是什麼東西,才能跟別人去做一個分享。 人跟人之間的溝通,就必須要透過一個傳輸,或許是無線網路,或者是一些在工業上所說的各種的一個通訊協定去聯絡這兩個物體之間,去讓彼此知道對方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最後會有一個應用層,這個應用層就是我今天收集到的這一些對方的一個資訊之後,我要把它拿來做些甚麼應用? 比如說今天大部分老人家在家裡跌倒是很危險的,那麼就可以裝設一個加速規的感測器,只要有加速的動能,感測器就會傳出訊號,然後就會傳輸到雲端裡面,雲端的應用層會有一個model,它會知道是老人跌倒了,它就要趕快做一個處置,通知家人或通知119或通知醫院,像這樣子就是很簡單的物聯網的運用。 想掌了解科技新知,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林育儒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Friday Happy Hour in Formosa 的2022大回顧 Part 2 *Reflecting on Friday Happy Hour in Formosa 2022 Part 2
*Friday Happy Hour in Formosa Episode #3 第3集* 主題: Friday Happy Hour in Formosa 的2022大回顧 Part 2 Theme: Reflecting on Friday Happy Hour in Formosa’s 2022 Part 2 人客來坐 My Taiwan Story Things are always super hectic at the end of the year, so with last week’s episode content, I actually took recordings my special VIP guest sent me and turned them into what you heard last week. Last December I happened to go up to Taipei to celebrate a friend’s birthday, so I made sure I made time to meet up with my guest this week! And that would be Susie Lee from Episodes #10 & #11! We met up for a cup of coffee and it was like catching up with an old friend that I’ve known for a long time! Such a nice feeling to know you can come across new friends all the way across the globe! I asked Susie how she would describe her role in life and this was her reply: “Korean American visual artist, serial technology entrepreneur, and single mother of a five-year-old. Living and working in Taiwan. Something like that?” Of course, she nails it like that! That’s why I love this lady! Tune in to find out what Susie’s been up to since she was on our show! 上個禮拜邀請到去年節目裡面的一些VIP來賓來跟我們介紹他們自從上了節目以後他們生活或者是工作上有什麼新的改變!因爲大家年底都很忙,而且再加上平時大家的工作時間都不太一樣,所以大部分的來賓我都是請他們錄製一段音檔給我來製作上個禮拜的節目。 幾個月前我剛好上台北去參加一個朋友的生日慶祝,那時候我特地留了一些時間跟去年的一個特別來賓見面!這個就是去年第10跟11集的美籍韓裔創業家 Susie Lee! 我跟Susie約在一間咖啡廳見面!雖然說我們有看過互相彼此的照片,但是老實說我到咖啡廳的時候我看到一個跟他年紀相識的客人,我還不小心上去主動地跟他打招呼問他是不是Susie。挺尷尬的吧哈哈!雖然說那一次行程有點緊湊我跟Susie聚在一起的時間有限,但是我們相談就像兩個老朋友一樣那麼的自然。我覺得每次跟她講完話以後,我都會重新去思考一些之前自己可能已經決定而且一直執意的東西。然後就會研發其他的好主意!這樣的朋友你說是不是很棒! 常常有些人會說 人到了一個年紀就很難交新的而且又是知心的朋友。我倒不這麼認為!我覺得若是你把自己調整到最好的心態,你身邊一定不缺認識到各式各樣的好朋友。 每週的來賓DJ音樂分享 Susie dedicated this song to her daughter Hana as it’s her favorite song! Justin Timberlake - "Can't Stop the Feeling”
智慧製造(II):人工智慧
今天的主題是人工智慧,在物聯網收集的資訊,會做一些分析和應用。 而人工智慧就是幫它裝上一個大腦,我不是要這一種邏輯式的思考與反應,要的是用大腦去推理,在工業上會設定一個溫度目標,這個目標如果達到了,我們就會讓它降溫,加熱器就會關掉,這一種就是一個物聯網的運用。 但是,工廠裡面除了溫度,還有像濕度與很多的參數,而這些參數要全部結合在一起,其實是需要有一個大腦去對它做思考,那我們這個大腦,就會是一個人工智慧,透過一些演算法、深度學習,或者是專家系統來做這樣的一個工作。 用物聯網所收集來的資訊加以運用,把它做分析,然後形成一個model,只要新的訊息上來,對它做一些推論分析,我們就可以下決策給設備,,這一種就是人工智慧,它對工業上的進展是非常的重要。 想掌了解科技新知,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林育儒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台灣人為什麼過兩個新年?
委託者:東山國小二年級方大新 我超喜歡過農曆新年的,因為不只有許多好吃的東西外,而且還可以紅包,只是有許多要遵守的習俗,我覺得有點小麻煩,有件事,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台灣人要過新曆年和農曆年兩個新年?小蕃薯偵察隊,可以針對這個案子調查一下嗎? 真相調查室:台灣人為什麼過兩個新年? 小蕃薯來報告:燈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