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fany Part 2 教育分享 & Wong Wong Wong Kids~
*Friday Happy Hour in Formosa 第17集* 主題: Theme: Tiffany Liu Part 2 & Reed/Reis/Jess aka the Wong Wong Wongs What's Happening Taiwan! 臺灣一週新聞大事 8/14教育廣播電台高雄分台兒童廣播營 8/14 the NER Koashiung station will be hosting a kids’ radio day camp~ 我愛Taiwan 臺灣人客來坐(人物會客室) Part 2 - Tiffany 出生在美國,在紐西蘭長大,青少年時期的時候搬回來台灣。今天節目上除了跟Tiffany聊她在節目上擔任的角色以外,我們還聊到她當一個 第三文化兒童的成長分享。Tiffany 同時也是兩家幼稚園的執行長,所以我們會跟Tiffany一起聊聊台灣教育的一些想法。 Part 2- Tiffany is Taiwanese, but she was born in the United States, grew up in New Zealand, and moved back to Taiwan as a teenager. Being a Third Culture Child has definitely shaped her into the strong, independent woman she is today. Tiffany is the producer of the podcast Taiwan No Why 台灣,沒有爲什麽 as well as the director of two kindergartens. 我愛Taiwan 臺灣人客來坐(人物會客室)- 特別版本 Special Edition 我美國的妹妹 Rebecca 和他的三個小孩子 (Reed 11yr Reis 9yr /Jess 6 yr)上次回台灣已經是三年多前了!這次趁他們回來隔離期間 採訪了他們三個小朋友 一起聊聊這幾年來在美國的疫情情況。 It’s been OVER 3 years since the last time my sister Rebecca and her three kids (Reed 11yr Reis 9yr /Jess 6 yr) came back to Taiwan! And they finally made it back earlier this month so I took the opportunity to have a quick chat with these three silly monkeys during their quarantine period!
26 教育讓一個人變得更好
教育和環境能讓一個人變得更好。 一所優質的大學只有一個指標,那就是,師生都能夠有傑出的表現,並能貢獻所長於社會。 隨著臺大、臺師大、臺科大三校成立「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三校學生可以跨校修課抵學分,共享圖書館、校園網路等資源。數位學習深深影響教育現場及學生的學習,如何帶領團隊,扮演好服務師生、支援師生、成就師生的角色,積極培養學生的國際移動力、推動跨域整合,凝聚卓越優質的校友力量。 臺師大匯集校內各大專業領域的學術及實務經驗,聯結民間企業與政府資源,進行跨校、跨界合作,增進學生實務及就業能力。 6/26下午5:05「大師心對話」節目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吳正己校長分享大學人才培育、落實教學創新,搭起臺灣與國際社會的橋樑,將臺灣的教育能量帶向全球,為教育建立新的世紀典範。從臺師大百年來自我超越及數位轉型與時俱進的專業發展歷程,聽見臺灣教育發展的軌跡與藍圖。
來自海洋的藍碳明日之星
傾聽海洋6/30日節目介紹: 一.《閱讀海洋科普書》單元: 主題:藻床與紅樹林生態系統 來賓: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幸助 二.《聽海洋說故事》單元: 主題:黑森林的故事-西拉雅族對紅樹林的運用 來賓:台灣 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郭兆偉 三.《為海洋讀一首詩》單元: 交界 ◎張日郡 海洋與陸地的交界,是我和父親 唯一關係。當我的童年被海浪 藏匿,潮汐也同時在你的額頭上 透露出海岸的生命線 而時光不停地拍岸 岸上有我的青春和你的身軀 海風吹拂而來的鹹味如你 下班走過我身邊,和晚餐裡 母親錯放的鹽巴相比 親情成為了同一口味的兩種菜餚 我和你的交界,如同聯絡簿裡 一欄身分的格子,我總在你 如潮汐忙碌的生活中,模擬成 一個父親,書寫姓名筆劃 蘊藏的成熟穩重以及一種情感 妄想你如迴游的魚 或船,能靜靜地擱淺在 我望向海的陸地上 或許在港口放一只風箏,拉住 一條象徵遠航的船 讓離開不過是海風吹拂 風停就回家 讓浪聲成為彼此的暗號而非燈塔 在海洋與陸地的交界 用時光 雕塑一座平凡的城堡 我負責提水,而你負責建造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傾聽海洋即時線上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傾聽海洋播出後線上重聽
網球球后上場前聽經典搖滾
歌曲 : Guns N’ Roses -Sweet Child O’ mine 新生代網球天后,來自波蘭的世界球后Iga Swiatek以強悍的球風席捲全球,年僅21歲的她已經拿下兩座法國網球公開賽冠軍,並在2022年賽季創下本世紀女子選手最長連勝紀錄,35連勝。世人無不驚嘆她驚人的球技,球迷更是好奇,每次上場前球后到底在聽什麼歌?令人驚訝的是年輕的Iga竟然是經典流行搖滾樂迷,喜歡皇后合唱團、澳洲的華麗搖滾天團AC/DC以及史詩等級的槍與玫瑰樂團Guns N’ Roses。這首Sweat Child O’ mine是槍與玫瑰1987年的傳世金曲,明亮的旋律朗朗上口,其中吉他手Slash的吉他獨奏更被評為搖滾史上最精彩的吉他Solo。
臺東好麻吉 Jo & Brian
*Friday Happy Hour in Formosa 第18集* 主題: 臺東好麻吉 Jo & Brian Theme: Mosa Surf Founder Jo & Highway 11 owner Brian 我愛Taiwan 臺灣人客來坐(人物會客室) 這個禮拜的特別來賓邀請到了我台東一位很好的朋友Jo。 他除了是個自由撰稿人之外,Jo 也創辦了一個的零塑膠低汙染的天然護膚產品 Mosa Surf Taiwan。她有一隻超級快樂 可愛的輪椅狗狗 小布~ This week I am so happy to have my friend Jo from MOSA SURF Taiwan which is a Natural Ingredients · Low Waste Surf + Skin Essentials product line. Jo has an awesome pup named Bu, who is literally the happiest dog I’ve ever met! Taiwan's Got Talent (外國灣友人秀才藝) Jo 以及 她的麻吉 Brian 來一起談談他們最近到底在「搞什麼」飛機!在都蘭外國人圈子裡面 ,大家大概都認識 台11 Highway 11 酒吧老闆 Brian。平常若是你跟他不熟在酒吧遇到他可能會覺得他比較安靜一點,這一集很難得可以聽 到Brian暢談他跟Jo 一起釀造飲料的興趣! Jo and her best friend Brian from 台11 Highway11 are going to chat to us about the fun stuff they are whipping up over there in Dulan, Taitung! They’ve managed to turn this little fun hobby of brewing fun drinks (beer/meads/rum/soda) into a new business venture!
傳奇泳將入水前必聽的電音舞曲
歌曲 : Avicii- Levels 被網友譽為史上唯一能超越岳飛12道金牌的美國泳將Michael Phelps,是奧運史上最成功的個人運動員。從2004年雅典奧運到2016年里約奧運,總共獲得28面獎牌,其中23面是金牌。菲爾普斯身形特別,手臂很長,腿比較短,非常適合游泳,在水立方中宛如一條敏捷的魚。在2016年里約奧運上,世人注意到這位史上最偉大的游泳選手身上有著傳統中醫的拔罐痕跡,一時間讓拔罐傳統療法風靡全球。另外,大家也對下水前總是帶著全罩耳機的他到底聽些什麼歌感到好奇。菲爾普斯表示自己很喜歡聽一些嘻哈音樂,並且是瑞典電音天王艾維奇的歌迷,Levels這首歌是最愛。Levels是艾維奇2011年的金曲,很多評論者認為這首是Avicii最棒的作品,取樣了一首1962年Something’s got a hold on me的福音歌曲,是電子音樂嶄新的音樂概念。
紅土之王與拉丁天后的浪漫邂逅
歌曲 : Shakira - Gitana 2022年對於網球迷來說是驚奇的一年!史上最偉大的紅土之王納達爾Rafael Nadal拿下史無前例的14座法國網球公開賽冠軍,並將男子大滿貫數的障礙拉高到22座。傳奇仍在繼續,這位剛滿36歲的西班牙球星場上以無比鬥志與運動家精神被人津津樂道,在場下的他非常平易近人,絲毫沒有名人的架子。其實,納達爾曾經在2010年與流行音樂有些緣分。他參與哥倫比亞拉丁音樂天后夏奇拉Shakria的MV拍攝。俊男美女在金黃色系的畫面中盡現浪漫情懷,與網球場上霸氣橫生的球王氣場完全不同。而這首歌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一首拉丁情歌,帶點民謠風,流暢好聽,值得放進你的歌單。納達爾傳奇仍在繼續,他究竟會將男子網球的成就推向多高,讓我們拭目以待。
跟著 Genevieve 暢談 社會情緒學習
*Friday Happy Hour in Formosa 第19集* 主題: 跟著 Genevieve 暢談 社會情緒學習 Theme: Learn All About SEL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with Genevieve of Know My World What's Happening Taiwan! 臺灣一週新聞大事 台灣勇奪新月評等「最包容穆斯林旅遊目的地」獎、蟬聯萬事達卡GMTI銀牌 The Global Muslim Travel Index ranked Taiwan as the No. 2 destination among nations not in the 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 我愛Taiwan 臺灣人客來坐(人物會客室) 今天我們就一起和我們的特別來賓 Know My World 的創辦人 Genevieve Murphy 來一起探討關於 - 什麽是社會情緒學習(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SEL)?Genvieve 的 Know My World 這個公司其實早在 12年前她剛搬來台灣的時候 就已經創立了。但是一直到最近,台灣的教育系統才開始重視這個問題。而且不只是兒童或是青少年可以透過這種有效的學習的方式受益。老師,家長,其實任何人 都可以從這個學習模式 找到 更好待人處事的方式。社會-情緒學習有五個核心情緒能力 (自我覺察、人際覺察、自我管理、人際關係技巧、做有責任的決定) 爲什麽怎麽重要呢~ Do you know what SEL stands for? Join me and Genevieve Murphy, Know My World's co-founder, to learn all about SEL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and how this educational approach helps to creat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which students can achieve academic goals while develop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emotional, and cultural competencies. To find out more about Know My World: https://knowmyworld.org/
2021瘋迷全球的跑步神曲
歌曲 : Lil Nas X - That’s what i want 音樂與運動幾乎是不可分的,自從上個世紀隨身聽發明後,當音樂可以隨身攜帶隨時聆聽,音樂就是人們運動時不可或缺的良伴。而近年來隨著串流媒體和藍芽耳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樂迷分享自己的運動歌單。根據國外知名串流媒體平台Spotify統計,有86%的民眾會在運動時聽音樂,而在跑步時更是需要音樂。觀察許多知名運動歌單會發現,大家普遍都喜歡聽一些嘻哈、電音與流行歌曲,而嘻哈音樂新天王Lil Nas X的歌曲that’s what i want更是最受歡迎。這首歌才2分半,節奏緊湊,旋律明亮,而且重拍很明顯,另外搭配上吉他的刷弦聲,歌詞詼諧幽默,是提升慢跑時心情的最佳良伴。
聞香下馬~來去阿嬤咖啡館
阿嬤咖啡館的正名為「隘堤咖啡館」,集結「地名口隘庄」、服務生「年齡80歲」、臺語「聊是非」諧音之稱,圓富社區所在的旗山被列入必須優先推動地方創生的有滅村危機的鄉鎮區,而阿嬤咖啡館經營不到兩年即打響名號,吸引許多社區或是研究單位相繼探訪,更在108年獲得衛服部「社區服務優等獎」,堪稱全臺最老的阿嬤咖啡館。。 讓遊客們停下腳步駐足的,不僅是伴著山腳下的田園景色,還有一股濃醇有溫度的咖啡迷人香。
父母為什麼幫孩子取名字
父母為什麼幫孩子取名字? 「名字」在華人社會中,通常是父母所給予或賦予小孩的「人生期許」;但名字也可能是一種「家族記號」;名字還可能是父母兩人相愛時的「共同記憶」或「特殊記憶」,它成為紀念父母相愛的難忘時刻。總之,名字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換言之,名字是一個人認識自己與認識自己父母的重要線索及渠道。 孩子大了,父母該如何重新真正地認識孩子? 儘管名字是父母取的,但當小孩子長大後,他可以替自己的名字創造一個嶄新的意義。例如當他人提起你的名字時,會想到一個善良、貼心、陽光的好友,或是一個樂於助人,很容易相處,充滿熱情的工作同事。 儘管大多數的父母始終都認為孩子永遠是孩子,但事實上,孩子會成長、會成年、會脫離父母心中那種孩童的形象跟樣式,甚至很多小孩成年後,很可能會成爲父母難以接受的大孩子。這個時候,父母首先要去調整自己、去接納、肯定孩子的成長與轉變,也要漸漸去摸索如何跟他們建立良好互動的親子關係,這是我們期待父母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
父母對孩子的擔憂給孩子怎樣的壓力
父母對孩子的擔憂,會給孩子怎樣的壓力? 當父母的「關心」成為孩子「壓力」時,將使孩子更加疏遠父母。 父母關心孩子、或與孩子溝通時,所使用的方式及表達的內容,是孩子可以「接受」的,那麼,就可以算是成功的關心與溝通,而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的關懷與擔心。這對於親子關係是有幫助的。 相對的,當所使用的方式及表達的內容,是孩子難以「接受」的,那麼,孩子感受到的就不是父母的關懷與擔心而是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指責」與「囉唆」。這對親子關係不僅沒有幫助,並且會造成孩子與父母疏遠、疏離。 父母如何讓孩子知道自己是關心他的? 「如何讓孩子知道父母很關心他(她)」的關鍵,就在於父母關心孩子、或與孩子溝通時,所使用的方式,所表達的內容。
孩子為何想嘗試世界帶給他們的誘惑
孩子為何想嘗試世界帶給他們的誘惑? 歐美教育專家研究青春期族群的「三大危機」,第一是對自我理解、自我肯定、自我認同,且必須在同儕的接納中得到。 第二個危機在第一次戀愛的時候,不論成功或失敗,對他的人生都是重大的危機。很多在青少年階段的第一次戀愛,往往願意為了自己所喜歡的對象而改變自己的價值和人生觀,並非我們所樂見。因為戀愛是使雙方能更好能保持自己的原則同時又能維持一個好的愛情。 父母如何讓孩子知道自己也走過「青春期」? 第三個危機就是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階段。至於父母如何知道讓孩子知道自己曾經走過青春期呢?最好方法就是父母知道如何去引導、以及知道如何幫助他們的孩子能夠順利、平安、穩定的走過青春期。然後,孩子自己也走過了青春期的各種誘惑、各種艱難、和各種挑戰了。
孩子有面子嗎?
孩子有面子嗎? 孩子的「面子」,代表著他(她)的「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安全感、自我肯定」等面向的意義與含意。大多數的孩子進入到學齡階段時,就知道自己需要「面子」,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階段時,他不僅「要面子」,並且「愛面子」,他們特別在意、也特別需要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安全感、自我肯定,因此,父母與孩子相處時(特別是有外人在場時),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必須很謹慎的去顧及到小孩的面子與自尊心。 他們的面子代表什麼意義? 小孩「要面子」與「愛面子」,是非常正常的,父母不僅必須要給予尊重,更不可讓小孩感到「沒面子」或「丟臉」。 這也是為何「兒少法」之所以保護學生不會遭受老師「體罰」的規定,背後的意義是要保護與尊重小孩的「自尊心」。
父母如何把嘮叨變成為孩子渴望的叮嚀
父母如何把嘮叨變成孩子渴望的叮嚀? 父母需要了解孩子是Z世代的孩子,這世代的年輕人從一出生就活在網路科技的世代,所以我們不能用上一個世代的教導方式來教導他們。我們要如何將「嘮叨,囉唆,廢話」轉化成「關心,關愛,關懷」? 首先父母切勿將自己「上一個世代」的教養方式,使用在「Z世代」的大孩子身上。再來「嘮叨,囉唆,廢話」無法達成所期望的目的,因為如果他們認為父母在指責他們,他們跟父母之間是疏離的。 父母的嘮叨代表什麼? 父母要一起成長,嘗試把孩子當作是「自己多年好友、知己」,用「朋友與朋友」間的談話方式以尊重、傾聽、鼓勵、支持,去與大孩子談話及互動。他們會漸漸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心、耐心、細心、貼心,和關懷。
當孩子與眾不同,父母如何自處
當孩子與眾不同,父母如何自處? 父母可以接受自己孩子的「與眾不同」,但同時我們做父母的也需要辨別「好的不同」與「不值得鼓勵的不同」。 面對孩子有「好的與眾不同」時,父母要多表達對孩子的肯定。然而,在面對「不值得鼓勵的不同」時,父母可以適切地表達尊重與接受,但不會讚許及鼓勵。 父母真的可以接受孩子跟別人的不同嗎? 好的與眾不同,例如孩子不喜歡手機遊戲,卻喜歡接觸大自然,雖然和其他孩子不同,但父母也能適切地鼓勵,後來孩子真的學習昆蟲領域的研究。 不值得鼓勵的不同,例如:標新立異、刺青、穿鼻洞、父母委婉地引導孩子可以適切的「與眾不同」,但不需刻意的去「標新立異」。當父母可以釐清兩者的區別,也能引導孩子到正確發展自己特質的方向。
孩子心中的「恐懼」
孩子心中的「恐懼」是什麼? 有些的恐懼是親子專家發現大孩子的「恐懼」:疏離、失戀、茫然、焦慮、競爭、壓力,這些是很普遍的。 青春期青少年常會有的恐懼:遭受同儕排擠或疏離(需要得到朋友同學們的認同),所以為什麼校園毒品的問題嚴重,失戀(感情上的需要),成績落後(自我肯定的需要),對未來的茫然(自我安定與心靈安頓的需要),所以為什麼孩子在大考失利的時候,他會很茫然。 如何明白孩子心中的恐懼,引導他們走出? 「傾聽」是父母幫助孩子理解、釐清自己恐懼的最好方式。而「關心」、「陪伴」、「鼓勵、支持、打氣」是父母幫助孩子走出恐懼的最好方式。孩子受挫時父母特別的鼓勵打氣,他們從父母得到強大的支持,他們就能漸漸找到心靈的安頓而走出恐懼感。
孩子心中對「禁忌」的疑問
孩子心中對「禁忌」的疑問? 根據歐美教育學者的研究,父母最適合跟孩子聊禁忌議題的時機為以下兩種:當有相關的「新聞時事」或「事件」發生時,或是孩子的身邊的朋友有事件發生時,是讓孩子了解相關議題禁忌的時機,可藉由討論該新聞時事或事件,而引導孩子去正確的瞭解相關議題,進行「機會教育」。例如:「戀愛」、「性教育」、「霸凌」等議題。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勇敢? 「勇敢」是一個重要的「人格特質」,它經常展現在我們的「抉擇」與「行動」。例如:堅持做對的事情、堅持做對的選擇(擇善固執)、堅持「誠實、誠信」的原則、勇於認錯、勇於改進。不欺壓弱者,同時也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不受欺壓。當弱者遭受欺凌時,也能勇敢的站出、伸張正義、保護弱小。
開放18 歲可以投票的意義為何
開放18歲可以投票的意義為何? 大多數的人們,對於「18歲投票權」的意義,比較著重在期待年輕人對於政治議題的關心及參與。然而我個人認為,應當將「18歲投票權」,不僅只是在「政治層面」上的範疇,更應著重於「思想層面」上的範疇。也就是能引導年輕人釐清及深思自己對於所處的國家社會民眾等相關議題的想法見解期待,藉投票來展現自己的理念價值與抉擇。 18歲真的長大了嗎? 至於「18歲是否真的長大了?」,這就取決於18歲的年輕人是否可以展現更獨立自主、更有理想遠見、更不受政客操弄或是媒體影響我去思考各種限制議題,又是否能夠關注、思考著希望自己的國家與社會將朝向何種方向前進與改革,然後選票去展現自己認為正確且可以被實踐的崇高價值。換言之,台灣立法讓18歲年輕人可以投票,就是希望讓年青人可以更有理想、更有遠見地將他們的理念透過投票行動展現出來。
孩子說不出的內心話
孩子說不出的內心話 如何讓大孩子願意分享心中的話?父母要避免成為「高高在上」、「東管西管」的父母:面對「Z時代」的孩子,要嘗試和小孩建立像「好友、知己」那樣的朋友情誼,孩子才願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內心話」。另外,父母要避免「指導」或「命令」小孩:要嘗試以「引導」取代「指導」,以「建議」取代「命令」。再來,「傾聽者」與「陪伴者」是當代父母在家庭及親子關係中,必須要成為與承擔的重要角色。 父母要如何跟家裡的大學生「彼此相愛」? 父母要經常嘗試在家庭成員中,善盡「搭橋、鋪路」之責任,讓兄弟姊妹彼此之間,能有很好的「溝通互動」、彼此「體諒包容」、「扶持鼓勵」,進而讓家庭中充滿「彼此相愛」、「和諧和樂」的氛圍。
台灣球后戴姿穎喜歡點唱林俊傑
歌曲 : 林俊傑-背對背擁抱 三座全英公開賽冠軍、東京奧運銀牌、三屆年終錦標賽冠軍、世錦賽銀牌,打破世界羽聯女子單打世界第一週數紀錄,台灣羽球選手戴資穎絕對是羽球這項運動最成功的選手之一。她的打法輕巧多變,手上技巧千變萬化,極具觀賞性,讓小戴不只是台灣的球后,在全球的球迷心中都很有知名度。這麼多年來,多少個週日,台灣的全民運動就是看小戴的決賽,為她每個殺球成功歡呼,為她的失誤嘆息。有的時候我們會忘記這位名震天下的球后,其實也是一位平凡的女孩,喜歡聽歌唱歌,喜歡聽西洋流行歌曲。平時也愛唱歌的戴資穎在一次接受平面媒體專訪時表示自己因為聲音比較低沈,所以在KTV都會點一些男歌手的歌來唱,平時最喜歡唱林俊傑的背對背擁抱。沒想到球后最喜歡唱的歌竟然是新加坡天王的作品,下次小戴球迷去ktv唱歌時也來挑戰看看球后的愛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