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婦女

職業婦女

0
37
邀訪來賓:新北市新埔國中老師馮邦彥播出日期:2022/02/03

臺灣女性到什麼時候才比較開始有機會成為職業婦女呢?

 沒錯,又是日治時期。1919年臺灣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台灣日日新報》有一則以女性為訴求的安神湯廣告,推薦家庭主婦、幫傭、女服務生,以及養蠶、務農或工廠的女工飲用,可以紓解整日工作的疲勞。由此可知當時臺灣女性已廣泛參與社會各層面的工作。那為什麼是從日治時期開始呢?原來日治時期總督府的各項政策,塑造出許多有利於女性外出工作的條件。

首先,總督府為了讓臺灣不再是日本的財政負擔,甚至最好能成為一隻賺錢的金雞母,所以推動了許多基礎建設、統一貨幣、設立銀行、建設鐵公路、蓋港口等等,並且積極推動產業發展,使臺灣「市街」的數量大大增加,1907年居住在市街還有鄉村的人口比例將近是一比六,但1920年拉近到不到一比三,可見都市人口增加了很多。都市發展後就會有更多的職缺而且職缺散佈在各行各業,因而為女性就業提供更多的機會還有選擇。

 第二個日治時期有利於職業婦女發展的原因,是教育內容的轉變與普及。清領時期,大多數的女性無法受教育,即使是中上階層的女性,即使接受琴棋書畫的薰陶,但教育的重點還是在於「婦德」的養成,所以女性大多數是男性的附屬品,出嫁前依著爸爸,出嫁後跟隨丈夫。這種狀況在日治時期有所轉變,因為初等教育的推廣,還有西式的教育內容,使得不少女性具有進入職場的籌碼。

 

第三個日治時期有利於職業婦女發展的原因,是身體以及觀念的解放。所謂的身體解放,就是「解纏足」,使得女性更自由,可以很方便的出外勞動。而觀念的解放,是指新式教育下的女性,有了女性的自主意識,會爭取自由戀愛、自由就業等。因此1938年臺北三大高等女學校中有三成、甚至一半的女性想要在畢業後進入職場。

 另外,女性本身也有一些優勢比較會吸引雇主聘用,造成職業婦女得以發展,像是一般認為女性聲音柔和、長相甜美、身形曼妙,性格上又比男性更細心、更有耐心,因此女性在精緻化的服務業中有了表現的機會。電話接線生、女服務生、商店售貨員等行業,就是看重女性柔和的外表以及甜美的聲音,而女性車掌則是相中女性的忍耐力,肩負起應付任性乘客的職責。除了女性的內外特質外,其實還有一個現實的考量,就是當時雖然開始有職業婦女的出現,但女性的薪資還是低於男性,同工不同酬,雇主因此可以減輕人事成本。

心得筆記
播放時間00:00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