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鹽是專賣?糖卻不是呢?

為什麼鹽是專賣?糖卻不是呢?

0
273
邀訪來賓:國立臺灣圖書館編審 蔡蕙頻播出日期:2020/03/13

殖民政府將鹽收為專賣品了,為什麼沒有將糖也收為專賣品?砂糖的產量這麼大,如果將砂糖也一併收為專賣的話,政府的財政獲利不是更可觀嗎?

在日治以前的清治時期,鹽是官方管理的專賣品之一,1895年日本人來到臺灣以後,曾經解除鹽專賣制度,讓民間自由買賣。但是,開放鹽自由買賣的結果,卻造成鹽價波動非常大,鹽農的生活發生困難,原本穩定的鹽產銷體系,幾乎在一夕之間就要瓦解了,因此官方趕緊在1899年重新將鹽收為專賣品,目的是為了穩定這項重要的民生物資,不使價格有劇烈的變化。

至於糖,臺灣雖然生產量大質優的砂糖,但是做為日本的殖民地,我們生產的糖主要並不是供給臺灣內部的需要,而是將我們生產的糖送往日本,提供日本人食用,說來是件很悲哀的事情。因此,比起鹽,糖沒有收為專賣的強烈需求,而且,即使臺灣的糖沒有被官方收成專賣品,也有許多大型的製糖株式會社來到臺灣經營製糖業,像是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明治製糖株式會社、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等等,而這些日本資本的製糖株式會社,之所以能夠在臺灣站穩腳步,和官方為它們制定了許多有利於製糖會社的政策有關。而臺灣人的資本家雖然也經營採用傳統或新式製糖技術的製糖株式會社,但最後幾乎都不敵大型日資的公司,紛紛退居第二線。

也就是說,即使臺灣的糖並未像鹽一樣被收為專賣品,但日本資本仍然掌握了臺灣糖業市場,在蔗田裡揮汗如雨的臺灣蔗農,並沒有因為砂糖亮眼的銷售額而飛黃騰達,反而是在各種制度與政策的綑綁之下,過著非常辛苦的生活,很多生活在當時的文學家,也很同情他們的遭遇,紛紛以蔗農因種植甘蔗而貧窮的人生為主題,寫下許多精彩的文學作品

心得筆記
播放時間00:00
臺灣史輕鬆聽
臺灣史輕鬆聽
首播日期 :
2020/02/10
主持人 :
徐德芳

臺灣歷經荷西統治、明朝鄭成功時期、清朝統治、日本統治、到中華民國臺灣民國初期、二次戰後、戒嚴時期、解嚴、到自由民主的現代生活,臺灣經歷許多波瀾壯闊的時代轉變,臺灣史和我們的生活關係相當密切,但多數人對臺灣史的認識並不深。

為了讓聽眾們能夠用輕鬆的方式接觸臺灣文史,本臺與國立臺灣圖書館合作規劃「臺灣史輕鬆聽」系列,選擇「廣播」、「鐵道」、「旅遊」、「專賣」、「愛情」等5大主題,每個主題細部規劃5個小故事,以單元節目輕薄短小故事形式,帶出臺灣史有趣的常民生活與時代意義,讓國人輕鬆接觸臺灣文化與歷史。

15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