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政府將鹽收為專賣品了,為什麼沒有將糖也收為專賣品?砂糖的產量這麼大,如果將砂糖也一併收為專賣的話,政府的財政獲利不是更可觀嗎?
在日治以前的清治時期,鹽是官方管理的專賣品之一,1895年日本人來到臺灣以後,曾經解除鹽專賣制度,讓民間自由買賣。但是,開放鹽自由買賣的結果,卻造成鹽價波動非常大,鹽農的生活發生困難,原本穩定的鹽產銷體系,幾乎在一夕之間就要瓦解了,因此官方趕緊在1899年重新將鹽收為專賣品,目的是為了穩定這項重要的民生物資,不使價格有劇烈的變化。
至於糖,臺灣雖然生產量大質優的砂糖,但是做為日本的殖民地,我們生產的糖主要並不是供給臺灣內部的需要,而是將我們生產的糖送往日本,提供日本人食用,說來是件很悲哀的事情。因此,比起鹽,糖沒有收為專賣的強烈需求,而且,即使臺灣的糖沒有被官方收成專賣品,也有許多大型的製糖株式會社來到臺灣經營製糖業,像是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明治製糖株式會社、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等等,而這些日本資本的製糖株式會社,之所以能夠在臺灣站穩腳步,和官方為它們制定了許多有利於製糖會社的政策有關。而臺灣人的資本家雖然也經營採用傳統或新式製糖技術的製糖株式會社,但最後幾乎都不敵大型日資的公司,紛紛退居第二線。
也就是說,即使臺灣的糖並未像鹽一樣被收為專賣品,但日本資本仍然掌握了臺灣糖業市場,在蔗田裡揮汗如雨的臺灣蔗農,並沒有因為砂糖亮眼的銷售額而飛黃騰達,反而是在各種制度與政策的綑綁之下,過著非常辛苦的生活,很多生活在當時的文學家,也很同情他們的遭遇,紛紛以蔗農因種植甘蔗而貧窮的人生為主題,寫下許多精彩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