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繁星:搶救數位落差大作戰

首播日期 :
2019/02/11
主持人 :
須文蔚、莊政霖、黃凱昕

行政院自94年起推動『數位偏鄉計畫』,各部會在山巔水湄致力弭平數位落差。

教育部在許多偏鄉設置DOC,以資訊科技融入在地產業與文化。

許多動人故事,盡在『部落繁星:搶救數位落差大作戰』

合作單位:國立東華大學數位文化中心

10
臺南將軍DOC老據點新創意

  我們知道在漚汪國小裡面的將軍DOC,是台南市最老資格的點,淑英姐是服務最久的駐點人員。但直到這一趟我們才知道,在這一兩年,將軍DOC開設了很多新興科技應用課程,不只前瞻,更巧妙地跟生活、跟在地元素結合在一起,使得這個資深的點,從過去的基礎上,開創出活潑的新局面。 去年碧燕姐跟一群夥伴,用「雷雕文化故事盒」作品,一起獲得教育部「從DOC看台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創意應用組的佳作。他們都是將軍DOC的資深學員,也是「從不會到會」的典型範例。 過去幾年在學習的時候,碧燕姐回到家裡,常常得不到子女的支持。畢竟很少有年輕人,會像近用計畫人員曜呈,或是輔導員明仁這樣,因為在第一線協助長輩學習,明顯感受到世代之間確實存在的數位落差,而變得對父母多了一分耐心。長久的堅持,加上遇見人稱「花猴」的侯成育老師所開設的雷雕課程,才成就了碧燕姐跟他的夥伴們的獲獎肯定。 仔細想想,碧燕姐老早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除了雷雕的設計,空拍機的操作、應用熱轉印製作生活小物,通通難不倒碧燕姐。他體驗過的數位技術,說不定還超過了許多一般的年輕人。 包括碧燕姐在內,許多的學員兼志工,已經在默默規劃要用他們的技術,來回饋在地。資深的點能用新興的課程,在地方上創造正向的循環,這群學員,正是將軍DOC帶給地方最寶貴的資產。 訪學員李碧燕女士、近用計畫人員林曜呈先生、輔導員蔡明仁

花蓮玉里DOC石貼畫DIY

為了挽留遊客的腳步、細細體會山居生活,花蓮玉里數位機會中心在高寮山上推出石貼畫DIY課程,講師古金福說,高寮社區有許多大型石貼畫,村民化身素人藝術家、也身兼講師、分享創作經驗,DIY課程讓遊客發覺自己也能夠有藝術潛力,害羞的洪清福是石貼畫的鼻祖,社區裡不少大型創作,都有他手做的痕跡。 循著蜿蜒的山路登上近八百公尺的高寮山,"加蜜園"餐廳對面的棚子,就是社區為遊客提供石貼畫課程的教室,來自大陸的遊客、興味盎然地在花東縱谷的天光雲影間,將五彩碎石,拼貼在回收的玉米鐵罐上,一個小時後,就成為可以帶回家的特色紀念品。 石貼畫讓農村山居生活有了嶄新的可能,101年在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挹注下,高寮社區以石貼畫塑造社區新意象、在社區裡的公共空間或民宅牆面,都有村民共同創作的石貼畫,104年開發遊客DIY課程,107年為了增加實用性、石貼畫從平面轉為立體,增加遊客創作的趣味性。 加蜜園餐廳的老闆多才多藝,薩克斯風裡傳來小城故事的旋律,情深義重,仔細聽,還有潺潺山泉聲與蟬鳴的伴奏,在山上討生活,甚麼事情都要自己來,務農、廚藝、美術與音樂,他們真的是DIY課程現身說法的好講師,雖然未必擅長言語,但是一雙巧手,就是最好的表達。

上帝認證馬里光DOC五月桃

  在DOC裡面,以五月桃聞名的,莫過於桃園市的復興DOC(前三光DOC),以及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馬里光DOC。可能沒什麼人知道,其實馬里光的五月桃,是現年七十八歲的Yagi Yasu,為了不讓祖先留下來的土地荒廢,在還沒有馬路的三十年前,徒步走到武道能敢,也就是目前復興DOC所在的部落,特意接回來種植的。 從Yagi Yasu開始,許多馬里光的Yagi跟Yata,也都在道路開通後,開始種起五月桃。道路雖然帶來對外銷售的機會,也帶來了以低價大量收購的盤商。在馬里光以一斤二十塊以下的價錢收購的五月桃,在外面的售價瞬間可以翻到六倍以上。諷刺的是,有時桃子不一定是運到平地去,而是被載去拉拉山,充當拉拉山水蜜桃。 如果不讓盤商收購,Yagi跟Yata們只能自己把桃子載到山下的內灣,甚至新竹、桃園,四處找地方擺售。在採收季節,上下山兩趟以後,不僅沒賣完的桃子已經過熟,還在樹上的桃子,也因為人力不足的關係,只能任由它們落地、腐爛。 在100年的時候,Yagi跟Yata們決定自立自強,成立「娬睞婦女工作小組」。在馬里光DOC的慕妮牧師跟駐點人員黃慧玲的協助之下,透過網路,直接面對消費者。雖然沒辦法做有機認證,但是可以保證,娬睞小組出品的作物,全部都經過上帝的認證。 談起勞動的辛苦,跟果園裡的各種生物,Yagi跟Yata們都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但是沒有人想要放棄,而是把用良心澆灌的作物,分享給更多顧客。 註: Yagi: 泰雅族人對大兩輩的女性(婆婆輩)的稱謂。 Yata: 泰雅族人對大一輩的女性(媽媽輩)的稱謂。 訪新竹縣馬里光DOC學員Yata Gudu、Yata Lawa、Yata Angi、Yagi Amui、Yagi Yasu、Daya、慕妮牧師

新城DOC 9417就是一起樂活趣

在炎熱的夏天,騎車來到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的「我的幸福烘焙坊」時,屋子裡已經聚集了中小企業處輔導的數位群聚──「9417就是一起樂活趣」──的大部分成員。他們有的平時在花蓮北區的新城,有的在中區的鳳林,分散的範圍非常地廣。但是需要聚會的時候,他們就會像這樣相約在其中一位夥伴的地方,一面吃吃喝喝,一面討論大家要如何一起走得更遠。 今年是9417申請群聚輔導的第二年。走過互相認識、互相熟悉的第一年,不僅成員之間進一步凝聚了共識,群聚的輔導單位,也因為更加了解群聚店家的需求,變得更常從台北過來花蓮,帶著大家一起加快衝刺的腳步。 9417群聚的頭家們,他們同時也是新城DOC的學員。透過群聚計畫跟DOC在輔導上的分工,多方面地培育了許多實用的技能。群聚輔導單位提供了虛實整合的專業建議,包括訂價策略、內容製作、實體銷售技巧,以及行政院大力推動的行動支付。而DOC則是提供課程資源,比如在今年推動直播課程,不僅讓店家體驗時下正夯的直播,訓練即時的互動技巧,也讓成員更了解夥伴之間的產品特色。 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跟教育部的合作輔導之下,他們今年以全面提升包裝設計、合體推出「花蓮伴手禮」為目標。如同中小企業處對群聚的形容──「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9417就是一起樂活趣」,正準備攜手往更遠的地方走去。 (訪中小企業處輔導群聚「9417就是一起樂活趣」成員(新城DOC成員)

壽豐DOC出國比賽 阿嬤的拼布畫

聽到「藝術」兩個字,各位腦袋中浮現的創作者與作品,通常是什麼樣的形象呢? 營運花蓮縣壽豐DOC的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在107年九月完成了一項創舉。他們帶著去日本大阪,參加「2018 Unknown Asia Art Exchange Osaka」的作品,不是出自於任何一位所謂的藝術家,甚至不是一人一時的創作,而是由一群社區裡的婆婆媽媽們,以自己的生命故事做為基礎,一點一滴拼貼出來的「三媽拼布畫」。 這樣由一群人的創作拼接起來、意義獨特的台灣東部歷史風景,受到來自泰國的評審青睞。之所以將以自己為名的評審獎頒給牛犁協會的阿公阿嬤,評審說:「他們的作品不夠漂亮,也不夠精緻、奢華,甚至創作者也並不比其他亞洲各國的展覽者來得優秀;但是他們的故事、他們所做的事情,卻遠比其他人擁有價值,若要我來說,那即是無價的作品!」 這項喜訊傳回台灣,不僅人阿公阿嬤覺得自己的故事跟作品受到肯定,牛犁協會的夥伴也大受鼓舞,在原本的路上走得更為堅定。現在在Line的貼圖市集,搜尋「三媽卡-移動與勞動」,就能搜尋、並且購買到拼布畫貼圖。而牛犁協會也帶著自家的婆婆媽媽跟「三媽卡桌遊」走到社區之外,引導更多長者說出自己的生命故事。透過DOC的加值,讓更多人看見,庶民創作如「三媽拼布畫」,不僅進得了藝術的殿堂,其潛藏的力量,還能夠渲染到更多的地方。 訪壽豐DOC學員伍妹姐、美華姐、牛犁協會高齡組長李旻軒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