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菜包就是粄,以糯米為主料,加水磨成漿,再脫水成米糰,用以製作成各種口味的點心。客家菜包與一般菜包最大的差異在外皮──不用麵粉製皮,而採糯米。發展至今,外皮種類越來越多,諸如綠色的艾草粄、紫色的山藥粄、黃色的南瓜粄、地瓜粄。白色的原味菜包多用新鮮蘿蔔絲,其它菜包則多採乾蘿蔔絲。
最普遍的仍是以圓糯米磨漿,壓乾,拌勻的白外皮,皮薄餡多是美味的方程式。從前,客家庄過年才吃菜包,除夕夜每人吃一個。
臺灣所發展出的客家菜包,南部叫「豬籠粄」,北部曰「菜包」,以中壢一帶聞名,二十年來已成了中壢的名產。尤其是「劉媽媽菜包店」和「三角店客家菜包」,兩店毗鄰,都頗具規模,種類甚夥,其餡料除了招牌蘿蔔絲,還包括高麗菜乾、酸菜、竹筍、芋頭,都飽滿多汁,最了不起的是兩店都24小時營業。客家菜包店的營業時間都很早,清晨即賣,往往未到中午就售罄。
週末清晨,我們總是驅車到大溪,跟「溪洲樓」的
所有好吃的菜包皆遵循古法製作,都帶著木訥質樸的表情,正正經經磨米製皮,嚴選材料再仔細爆香,絕不胡亂添加化學調味料。東勢國小旁的「黃媽媽菜包店」亦是老老實實的性格,照本份認真製作:內餡用鄉下飼養的黑毛豬,和油蔥、蝦米、香菇、蒜爆香,再結合蘿蔔絲。吃這些好菜包,突然間有所領悟,洞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