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小炒是臺灣的客家女人所發明。
這是一道很親切的家常菜,臺灣的客家餐館都吃得到。南北稱謂不同,南部客家人稱「炒魷魚」,可見以魷魚為主,豬肉絲僅是點綴,可有可無;北部客家人則喚「炒肉」或「小炒」,自然以豬肉為主角。後來,客家小炒逐漸演變,添加豆腐乾、芹菜、辣椒、蒜苗、九層 塔、蝦米,展現不同的風貌。北部客家小炒常加芹菜,南部則不加芹菜,僅加蒜苗。受到閩南人影響,很多客家小炒竟加了糖炒製,其實背離了客家小炒的初衷。
客家小炒的油鹹香之美,很能表現客家味。嚴格說,其主角是五花肉和乾魷魚, 配角則是豆乾、蒜苗、辣椒、芹菜。乾魷魚要選肉厚、體型較大者,泡軟後剪成小段。最難的工序就在泡魷魚,泡得太軟,嚼勁全失;泡的時間太短,又明顯歧視牙齒欠佳者。此外,切豬肉絲還有一點講究:切的時候,猪皮要向著自己,不可向外。炒製時不可太省油,雖則重油爆炒有礙健康;油水不夠卻不免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