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渣又名「糕炸」,這種宜蘭風味小吃,口感似米製品,其實是將剁碎的雞肉、豬肉、蝦仁用雞湯熬煮二十四小時成漿,濾清後加入玉米粉、太白粉、蛋,以小火 續煮,邊煮邊攪拌至泥狀,倒進抹過豬油的模子中,冷卻後切塊,裹粉油炸;材料平凡,做工講究。外酥內泥是它的美學形式,口感像年糕,又似帶著肉味的嫩豆腐。
金黃色的糕渣,看似溫和,裡面的膏糊卻極燙嘴,因而常被轉喻成宜蘭人「外冷內熱」的性情。
我認為糕渣是熱水瓶式的美學風格,冷與熱所形成的對比,存在著矛盾和悖論;它是一種邊緣情境,如愛情的誘惑與困惑,如理性與感性,如禁忌與自由。生命中不免常遭遇類似兩難的情境,外面的世界雖然冰冷無情,內心卻點燃著溫暖的火光,含蓄而堅忍。
糕渣的故事,是節儉惜物的意思。它源於經濟貧困的年代。起初,宴席結束,先民將殘羹冷炙混合太白粉、玉米 粉,熬煮成膠狀,再裹粉油炸,竟變身為另一種食物。因為儉省,糕渣又表現為一種「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