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續冬在中央大學客座時,我曾帶他去龍岡吃中餐,走在人群雜沓的忠貞市場內,很容易錯過這家沒有招牌的米干店。店面相當簡陋,食物種類很少,只賣米干、米粉和油麵。我們站著約十分鐘才勉強擠到座位。桌面似乎永遠來不及擦乾淨,殘存的油漬仿佛某種隱喻–倉皇離開的隱喻。
米干口味甚重,湯色很沈,湯內有薑絲、酸菜、蔥花、肉糜、油蔥酥。吃起來具彈勁,滑溜,有透明感,猜想製作時添加了地瓜粉或其它澱粉類。
米干是普洱人的日常早點,主要有豆漿米干和花生湯米干兩種,製作簡單,煮一鍋滾熱的豆漿或花生湯,舀入碗裡的米干,加上韭菜、豆芽、薑蒜湯、醬油、味精、麻油、油辣椒等佐料。
國共內戰後期,國民黨退守臺灣,一支國軍撤退到滇緬邊境,又逃到泰北成為孤軍。一九五三年,泰緬孤軍來到臺灣,就安置在龍岡一帶幾個眷村,他們帶來的演緬料理,如今成為全臺獨特的美食。
為了營生,這些飽嘗人生苦難的異鄉人在眷村周圍,以充沛的創意烹製想像家園的經驗之味。特殊背景觀造就了大量的米干店,形塑獨特的美食風景。這些米干店多也兼售豌豆粉、過橋米線、人薄片、乳扇、牛乾巴等滇緬一帶風味料理,也多圍繞著忠貞市場,互相取暖般,彼此之間挨得很近。
龍岡米干帶著一種戰爭的記憶,克難表情的美食,處處透露著因陋就簡的權宜性格。在昇平時代追憶戰亂,在那吃不飽、命不保的年代,輾轉流離之後,現在,一碗米干中出現荷包蛋,甚至豬肝、豬肉,是非常奢華的享受,是在矯正悲哀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