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與人生

首播日期 :
2018/01/07
主持人 :
黃莉娟

臺灣二十四節氣的民俗,是祖先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所累積出來的生活經驗,期盼透過節目內容讓現代人向前人借用智慧在生活中獲得啟示。

10
24節氣之寒露

時序進入寒露,今天要來講台灣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的探討。   節氣寒露是在國曆的十月初八的前後,在二十四節氣內是排在第十七個。寒露的意思是此時期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節氣是天氣轉涼的象徵,標誌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語所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因此掌管寒露的神明是一位身穿武士的衣褲,一手攑大刀,面容嚴肅,給人看著會產生害怕敬畏之情   在這裡圓仔要和聽眾朋友分享有關寒露的幾個民俗諺語: 第一個:「白露水、寒露風」 第二個:「九月颱、無人知」 第三個:「九月九、風吹滿天吼」   第一句民俗諺語:「白露水、寒露風」,表示在白露日若下雨,在寒露日就會有颱風的意思。第二句:「九月颱、無人知」,表示九月本來就不是颱風的季節,大家心理對颱風已經鬆懈,若臨時有颱風來大家反應來不及,就會損失慘重。第三句:「九月九、風吹滿天吼」,表示在九月風大,是放風箏的好季節,每年在新北市的石門都會舉辦國際風箏節,邀請國內外達人來參加放風箏比賽的活動。   以前的農人認為在寒露這個季節很適合種麥子,所以有「寒露麥」這種講法 古代將寒露分為三侯: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第一、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第二、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蠣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相似,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是說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在農曆九月只有「重陽節」這一個民俗的大節日,因為在九月初九,月份和日子多屬陽數,所以叫做「重陽」,在民間有祭拜歷代祖先的習俗。另外「99」也可以解說做長長久久、長壽的意思,所以我們的政府給這個節日訂做「敬老節」,在這天都會舉辦敬老大會的活動。   另外詩人王維的詩句裡有一句話說:「兄弟登高處、偏插茱萸少一人」,可見重陽節在古時候有掛茱萸的風俗,茱萸有除蟲害、避邪的作用喔。現代人在秋日爬高有運動兼休閒的意思。   台灣各地方因著氣候、溫度、土質、水質不同的關係,遇到節氣寒露在北部、中部、南部所種植的農作物蔬菜米糧並不相同;適合在北部地區種植的農作物是荷蘭豆、菜頭、馬鈴薯;適合在中部地區種植的農作物是茄子、白菜、馬鈴薯、菠菜;適合在南部地區種植的農作物是馬鈴薯、苦瓜、花椰菜、番薯等等。   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們不論是蔬菜、水果、海產都要吃當地當季生產的,既便宜又新鮮營養,也比較沒有農藥殘餘的問題,對我們身體的健康最有幫助了。

24節氣之大雪

  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農民曆上說:「大雪:節氣名小雪後十五日,斗指甲為大雪,斯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形於小雪,故名大雪也。」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陽黃經達25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雪”。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說:“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故名大雪。   “大雪”節氣,是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方則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類時,一般降雪量5.0~10毫米。   台灣有句俗諺「大雪大到」,意思是指烏魚群大批湧進台灣海峽避寒,此時,可以捕到大量烏魚做烏魚子,是個期待豐收的時節。大雪節氣後,天氣愈來愈涼,氣溫驟降,咳嗽、感冒的人比較多,在這日漸寒冷的季節裡,要根據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服。   這時大陸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雖然台灣處於亞熱帶氣候之故,並不會看見大雪紛飛的景象,不過從字面上來看,卻可以明顯感受到小雪過後氣溫帶來的變化,此時一波波來襲的寒流往往引起大家的關注,因為寒流所帶來的傷害是不容小覷的,不僅會讓農作物遭受寒害,抵抗力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家也容易感冒或凍傷,因此千萬要注意保暖。 氣候:   大雪時節,黃河流域一帶已有積雪,天氣寒冷。而江南才剛剛進入隆冬季節,氣溫將顯著下降,天氣寒冷,可能出現初雪和冰凍現象。這一節氣是我縣降水日數最少的節氣。 農事:   各地要加強冬小麥、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間管理,查苗補缺,中耕鬆土,早施苗肥,培育壯苗。隨著隆冬季節的臨近,著手做好菜苗、果樹、苗木、花卉與家畜的保暖工作。 北部農產:皇帝豆、菜豆、蘿蔔 中部農產:蘿蔔、石刁柏 南部農產:冬瓜、茄子 、蕗蕎、韭菜、蘿蔔、大蔥 漁撈: 安平-馬鮫、烏魚 高雄-硼串、過仔魚、沙魚 東港-過仔魚、馬鮫、沙魚、烏魚   此時,患感冒人較多,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在大雪至冬至期間,可食用下列食品: 枸杞肉絲、木耳冬瓜三鮮湯。

24節氣之小雪

  時序到了十一月中旬,進入「時天一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的「小雪」。  「小雪」約在國曆的11月22日或23日,是冬天的第二個節氣,不過在台灣並不會出現如曆書所說偶爾降小雪的現象,較明顯的氣候特徵則是東北季風越來越強,有些地方更因為地形的影響,風勢相當強烈,像是恆春半島的落山風,就是非常有名的東北季風。 每年11月22~23日 三候 虹藏不見:由於不再有雨,彩虹便不會出現了。 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 閉塞成冬: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進入這個節氣,冬天的味道越來越濃,也不會再有雷電交加的豪雨,因為這個節令是聽不到雷聲的,如果在入冬後還聽得到雷聲,就表示天氣異常,需要提高警覺,所謂「月內若陳雷,豬牛飼不肥」,即指冬天打雷會影響往後各種作物生長,同時豬牛等六畜將會有災疫,不容易養肥。  農作部分,這個時候正是中部二期稻作收割的時間,因為台灣的亞熱帶氣候,稻米一年可以種兩次,最南端的屏東恆春地區甚至可收三次,所以從立冬到小寒這段期間都還可以看到忙著收稻的農人。  在漁獲方面,農諺有云「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正說明此時在嘉義布袋可捕到「豆仔魚」,其肉質細緻,正是好吃的時候,不論乾煎、醬燒或清蒸都相當美味,好吃魚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當季最肥美的食材!此外,所謂「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有「黑金」之稱的烏魚也在此時慢慢來到台灣,待到了「大雪」節氣,更是烏魚群大批湧進台灣海峽的時候,不僅是台灣漁民最期待的日子,更滿足了饕客的味蕾!   小雪節氣到“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小雪和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習俗-醃臘肉   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養生   合理的飲食,可以使人身體強健、益壽延年,而飲食不當則是導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為避免血液黏稠,應多食保護心腦血管的食品,如丹參、山楂、黑木耳、番茄、芹菜、紅心蘿蔔等。   適宜吃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蕎麥、胡蘿蔔等。這個季節宜吃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溫補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雞肉、狗肉、鹿茸等;益腎食品有以腰果、芡實、山藥熬的粥,栗子燉肉、白果燉雞、大骨頭湯、核桃等。另外,要多吃燉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24節氣之立冬

  時序進入到立冬,節氣立冬是在每年國曆的十一月初七或初八,在二十四節氣裡排在第十九個。   一年有四季,立冬是個重要的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冬天就要開始囉!   在民間有一句台語諺語:「立冬補冬,補喙空」。在民間的風俗裡就是「補冬」,在這一天街頭巷尾的羊肉爐、薑母鴨生意特別好,到處是人擠人在排隊,百姓也會在家裡燉煮麻油雞、四物仔、八珍十全等等來替家人補補身子,為即將來臨的寒冬預做抗寒準備。   台灣地理位置偏南,因此在台灣的「立冬」 還不覺得寒冷,有時還有太陽,氣溫還很溫暖, 因此在農曆十月有「十月小陽春」的確幸。   立冬神尊是一位頭戴帽子,穿厚重衣物者當代表,表示寒冷將要開始了,百姓要準備防寒衣物好過冬。   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對“立冬”的理解,我們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 “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麼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習俗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 吃餃子: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冬 泳: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賀冬: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 冬學 :冬天夜裡最長,而且又是農閒季節,在這個季節辦“冬學”是最好的時間。 養生   立冬以後,天氣轉寒,如何增強對寒冷的抗禦能力?不外乎使體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其方法與衣食住行無不相關。 調整飲食增加熱量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寒冷的環境,適當進食高熱量食品,能促進糖、脂肪、蛋白質的分解代謝。   冬季飲食調養,宜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也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避免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都是產生熱能的營養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糧食和薯類,穀類食物不能減少,成年人日需400-500克。   冬要溫補: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24節氣之大寒

  時序進入到大寒,節氣大寒在每年國曆(又叫做新曆)的一月二十或者二十一日。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裡最後的一個節氣,每年在小寒和大寒中間是最寒冷的時節,台語俗諺說:「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對農民來說大寒這一天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在大寒這一天,如果吹東北風,天氣寒冷代表新的一年會有好的收成,如果大寒這一天不會冷,就表示隔年的春分還會更冷。   台語俗諺語是祖先的智慧結晶所留下來的,農漁民做事受順天在做事,不會違背天理,在什麼節氣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定的循環,才會有另外一句諺語的產生,「人若無照天理,天就無照甲子」,大自然的環境如果過度開發,引起天災地變,這是大自然的反撲,二十四節氣的諺語也會因此慢慢的在退色,慢慢地變不準確。   適宜吃什麼 1、大寒應以調補氣血、強肝壯腎補陽為主。 2、宜用的成藥包括六味地黃丸、腎氣丸、十全大補丸等。 3、宜適當選用的中藥材有鹿茸、鎖陽、肉蓯蓉、馬戟天、枸杞、杜仲、川斷、黃芪、人參、當歸、肉桂、白酒、大棗等。 4、日常飲食可選擇麻雀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獐肉、蝦、山藥、鵪鶉、圓白菜、胡蘿蔔、核桃、芝麻、牛奶等。 禁忌吃什麼   1、跟小寒時節一樣,不宜食用性味過於寒涼的中藥材,如金銀花、菊花、槐花、薄荷、石斛、西洋參等。 2、不可過食生冷、寒涼之品,如鴨蛋、鴨血、田螺、螃蟹、香蕉、柿子、柚子、西瓜、梨、苦瓜、冬瓜、荸薺、綠豆、海帶、綠茶等。 適宜多吃的禦寒食物   天氣寒冷時我們是應該多選擇些可以生熱、保暖的食物呢?營養學家給了我們肯定的答案,並提示説,顏色紅潤、具有辛辣味及甜味的食物都有這樣的效果。 在冬天可多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辣椒、生薑、胡椒等,它們分別含有辣椒素、芳香性揮髮油、胡椒鹼等物質,有增強食欲、促進血液迴圈、驅寒抗凍的作用,還能改善咳嗽、頭痛等症狀。   紅色食物不僅能從視覺上吸引人,刺激食欲,而且從中醫學角度分析,這類食物還有非常好的驅寒解乏之功效。更可貴的是,紅色食物可以幫助我們增強自信心、意志力,提神醒腦,補充活力。其中枸杞搭配桂圓肉或生薑,直接沖泡飲用,就能很好的驅寒發熱。另外,香甜的紅棗也是極佳的驅寒食品。由於氣虛而導致手腳冰涼的患者,可以把棗肉和黃芪、大米一起煮制,喝前也可再加入少許白糖,便有很好的益氣補虛、健脾養胃的功效。 紅茶、黑茶最養人   大寒時節,人的新陳代謝減慢,各項生理活動均不是十分活躍,陽較氣弱。這時候多喝些紅茶或黑茶可以起到扶陽益氣的功效,對身體非常有利。紅茶種類繁多,主要有祁紅、閔紅、川紅、粵紅等。紅茶性味甘溫,蛋白質含量較高,具有蓄陽暖腹的作用;紅茶中黃酮類化合物含量也豐富,可以幫助人體消除自由基,殺菌抗酸,還能預防心肌梗死。此外,紅茶還有去油、清腸胃的功效。沖泡紅茶最好用沸水,並加蓋保留香氣。紅茶一天喝2~3次為宜,可根據個人喜好加些水果、黃油、牛奶或雞蛋等一起沖泡,只是要注意控制糖分和熱量的攝入量。   黑茶的主要品種有湘尖、老青茶、邊茶、普洱茶和六堡茶等。和陳皮一樣,黑茶也是越陳越好。黑茶在存放時可産生近百種酶類,使它具有補氣升陽、益腎降濁的作用,能很好地輔助治療腎炎、糖尿病腎病。黑茶還能幫助腸胃消化肉食和脂肪,並調整糖、脂肪和水的代謝,因此非常適宜在大寒時節飲用。專家建議,由於黑茶為發酵茶,沖泡時第一杯水應倒掉,不宜飲用。 大寒最應該吃的食物:燕麥   養生功效:燕麥有很好的健脾開胃之功效,這恰好符合大寒時節調養脾胃的需求。另外燕麥還是一種對心血管十分有利的食物,它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促進血液迴圈,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挑食標準:優質的燕麥應呈淺土褐色,顆粒完整,並有淡淡的清香味。食而有道:燕麥片煮制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 適可而止:40克/次。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