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的鹹、香、油
《說媽媽的話-wawa說故事》客家美食的鹹、香、油 早期客家人因為環境的匱乏,以及需要從事大量耗體力、流汗的工作,因此在菜的鹹味上會重一點,以補充體力,還有為了飽足感不易餓,再製作菜餚時油量多放一些,因此客家料理最大特色是鹹、香、油,無論何時想到家鄉的美食,都會讓孩子的口水一直流。
鹹、香、油,客家料理總讓人忍不住多配給碗飯。從客家小炒、擂茶到粄條,客家料理不僅滋味絕佳、菜式多變,也展現了客家人惜物、刻苦耐勞的客家精神。
《說媽媽的話-wawa說故事》客家美食的鹹、香、油 早期客家人因為環境的匱乏,以及需要從事大量耗體力、流汗的工作,因此在菜的鹹味上會重一點,以補充體力,還有為了飽足感不易餓,再製作菜餚時油量多放一些,因此客家料理最大特色是鹹、香、油,無論何時想到家鄉的美食,都會讓孩子的口水一直流。
擂茶,是客家經典的茶點。 「擂」是「研磨」的意思,用陶製的擂缽將茶葉、芝麻、花生等材料研磨成粉,並且用熱水沖泡且加入玄米,不少人視為一道養生的飲品。 (本集擷取自「世界客家講」)
「粄」可以說是客家飲食中米副食的重要結構,以不同種類的米做為素材,發展出多樣化的的各式粄類,讓客家飲食文化更加具有生動的色彩。 (本集擷取自「食飽夜來聊聊」)
客家菜包就是粄,以糯米為主料。客家菜包與一般菜包最大的差異在外皮──不用麵粉製皮,而採糯米。發展至今,外皮種類越來越多,諸如綠色的艾草粄、黃色的南瓜粄、地瓜粄。白色的原味菜包多用新鮮蘿蔔絲,其它菜包則多採乾蘿蔔絲。
客家小炒南北稱謂不同,南部客家人稱「炒魷魚」,可見以魷魚為主,豬肉絲僅是點綴,可有可無;北部客家人則喚「炒肉」或「小炒」,以豬肉為主角。後來客家小炒逐漸演變,添加豆腐乾、芹菜、辣椒、蒜苗、九層 塔、蝦米,展現不同的風貌。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我瞭解了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