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動人故事、校園特色到教育趨勢,教育新亮點帶您走進台灣的校園,發掘屬於親師生的美好故事。
課綱裡的實驗教育 溫泉國小的創新試驗
在少子化浪潮下,臺東偏鄉小學,如何在縣府的支持下,推動實驗教育。 位於知本溫泉區旁的溫泉國小,憑藉雙語課程與創新的教育理念,吸引了眾多家長與學生,跨區學童人數甚至超過了學校一半。 然而,隨著校長更替及教育政策的變動,溫泉國小的實驗教育也面臨了新的挑戰,在6年後計畫終止,便決定不續辦實驗教育。 今天我們將與溫泉國小的温上德校長與我們分享實驗教育背後的成長、挑戰與反思。
花蓮首間多族實驗小學巴特虹岸
全國唯一的噶瑪蘭族小學,花蓮縣立新社國小,正式轉型為「Paterugan巴特虹岸實驗學校」,未來,除了噶瑪蘭族,也兼顧在地阿美族、布農族等特色,是花蓮第一所「多族群文化實驗學校」。
嘉縣內甕國小用全村的力量辦學
「實驗教育三法」自2014年實施迄今已達10年之久,期許能鼓勵教育創新與多元並增加家長的教育選擇權。嘉義縣內甕國小在今(113)年8月份正式轉型為公辦民營的實驗教育小學,內甕國小校長曾月照提到,內甕國小從1959年獨立設校至今已有65年的歷史,歷經興建仁義潭水庫而必須遷校,加上少子化的挑戰與併校危機,讓學校決定轉型為實驗教育小學,開拓多元方向。 內甕國小在嘉義縣政府教育處的支持下,由多個基金會共同協助學校轉型,加入KIST學校體系,期許為學生提供更多元、更優質的教育資源,而KIST教育理念也強調培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校課程除了部定課程外,也結合在地資源發展校訂課程,鏈結國際教育、學校美學、雙語師資等資源,嘗試將仁義潭的人文風貌融入特色課程。學校不僅結合品格力、學習力與文化力三大核心能力,推動全新的課程,也關心孩子發展健康的心理素質,因此規劃「社交智慧空間」營造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 內甕國小面臨兩次的遷校,突破多次挑戰,成功轉型實驗教育小學,透過跨領域教學及品格培養,希望培養學生具備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並認同在地文化,實現「走出家鄉、走回家鄉」的目標。
雲縣石榴國中 為科技島國打基礎
雲林縣立石榴國中2023年8月轉型為公辦科技實驗國中,也是全台第一所以科技課程為導向的實驗學校,課程主打「做中學」,其中以資訊、機電、木工、化工課程為導向,讓學生透過實作學習之外,期盼未來走研發或專精操作,為臺灣這個科技島國打下培育人才的基礎。 石榴國中的辦學理念就是「學生圖像就是老師的圖像」,老師與學生相互學習,一起成長,相互鼓舞形成一個善的循環。
芳和實中打破親師生的學習框架
位在台北市大安區的芳和實驗中學,受到少子化與周邊學校影響,一度面臨廢校, 105年罕見地由學校老師發起一場教育革命,轉型實驗教育,不僅成功翻轉學校命運,國中部的招生熱門到要抽籤,更將實驗教育延伸到高中,今年,第一屆的高中畢業生透過特殊選才進入大學的成績更是亮眼, 校長黃琬茹初任校長就接下帶領芳和實中轉型的任務,即便沒有前例可循,她卻認為能夠不被框架束縛,發揮的空間更多,她說,實驗教育不是把孩子當白老鼠,反而是一場對家長與老師的試驗。 姜庭歡老師當初選擇留下來是因為一份對學校的珍惜,也想給孩子更多的學習機會,她認為,實驗教育難免有撞牆期,即便到如今已經走了多年,仍然會撞牆,只是比較不怕痛罷了,而且不斷衝撞框架才能找到突破點。 今天的亮點,我們與芳和實中的師生一起踏上實驗教育的旅程,實驗教育究竟在做甚麼?又到底試驗了誰?
富里青聚點 看見農村新面貌
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的「學習性青聚點」,積極培力在地青年,並透過活動與課程,邀請青年深入理解、認識農村,走入農村,並將創新思維帶進農村,與地方共好。多年前,返鄉承接家中農業的鍾雨恩,因為自己社福的本職專業與對家鄉深厚的情感,讓他不僅招募志同道合的農友,打造有機米品牌,也透過教育部「學習性青聚點」等各項計畫,建構連結平臺,培力青年,讓外界看見不同的農村新面貌。
從池上便當 帶青年走進里山
池上便當第一代招牌菜是稻花魚(菊池氏細鯽)消失30多年,究竟池上發展產業的背後,帶來了哪些環境變化? 一對夫妻十年前移居回到外婆家鄉台東池上富興社區,從老人長照關懷服務起,開始帶領社區了解水文、生態、農田與生活的關聯性,陸續成立協會與工作室,投入富興濕地巡護、自然資源與路死生物調查等,近三年專注池上水文調查與原生魚類菊池氏細鯽復育。 為了讓更多青年一起加入行列,國欽夫妻成立觀魚工作室,積極申請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學習性青聚點計畫,開在地課程、邀請暑期的大學生蹲點,林國欽表示,安排青年走訪濕地,認識獨特的生態系,學習辨識台灣原生種與外來種,並了解移除外來種對棲地保育的觀念。 結合社區部落長輩的原民文化資源,提供不同形式的環境教育體驗、開發活動,讓下一代青年、參與者認識池上生態之美及保育的重要,期待未來能重現池上的「魚米之鄉」風華,以實現生態創生、里山生活。
「好伴社計」提供實作生終身服務
提到「設計」,很多人聯想到的或許是藝術或時尚,不過位於臺中舊城區的「好伴社計」從事的是社會設計,希望藉由設計,為社會創造公共利益。他們關注地方事務,也投入青年培力,2022年起成為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學習性青聚點」一員,執行「社計現場」蹲點實作計畫,至今邁入第3年。 過去2年,好伴社計分別培訓5名及3名實作生,透過學習模組與實作模組,讓實作生在為期2個月的實作期間內,依照自己的專長興趣,摸索與臺中相關的公共或社會議題,設計行動導向的議題實作方案,例如實作生方禹的舊城有點編、實作生陳亮臣的議題攝影。好伴社計更向實作生承諾「終身保固」,鼓勵實作生在結業後持續深耕在地,未來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回娘家」諮詢討論。 過往的實作生們分享,好伴社計重視陪伴,不會預先訂下工作目標,而是給予實作生最大自主權,並且適時提供協助,讓實作生在實踐過程有個靠山,進而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前進,「好像實作生的成長就是他們的KPI」。 本集《教育新亮點》訪問好伴社計「社計現場」專案負責人及實作生,聊聊他們蹲點臺中的實作故事。
台青蕉樂團在農村種下青春
鼓勵青年返鄉,培養年青世代對家鄉及生長土地的認同感,並將青年的個人專長與創意轉化為實際參與,透過行動,協助社區活化、實際參與社區運作。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招募長期在地深耕的青年,成立學習性青聚點,運用行動場域及推動經驗,引導更多青年朋友投入地方發展。而來自高雄旗山區的台青蕉團隊就是長期深耕在地的年輕力量。 台青蕉團隊不僅是在地工作者、也是在地樂團,台青蕉的組成元素為「台灣、青年、香蕉」,將農村產業與音樂結合;台青蕉樂團團長王繼維說,樂團成立的初衷是為了推廣家鄉旗山的香蕉產業,但如果想改變產業就必須成為產業的一份子。 談起對香蕉的認識,王繼維團長細數著旗山香蕉的歷史脈絡、生長環境與生活應用,對他而言,香蕉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台青蕉不僅讓旗山的香蕉產業重新活絡,也希望能讓更多年輕世代認識農村,感受並實際體驗農村生活。 台青蕉參與青發署學習性青聚點的提案,規劃在地文化課程與工作坊,提供青年朋友參與地方發展的學習體驗。爬梳自我學習歷程,共感農村生活體驗,在兩者經驗的堆疊裡產生全新的想像與發展,而王繼維也認為「在地青年的工作應該由家鄉定位」,透過個人專業的養成與在地需求的相互結合,才能創造不同的展延空間。 蹲點在地,用最實際的行動關心在地事務,因為留在家鄉才是改變的開始。台青蕉用香蕉與音樂和世界交朋友,不僅傳遞農村的多元樣貌,更在家鄉種下青春,實踐生活價值。
教育新亮點
配合教育部及各縣市教育局處推動重要政策計畫,包括:夏日樂學、數位學伴(大學伴小學伴)、偏鄉教育、翻轉教育等。本節目由本臺與各縣市教育局處合作製播。 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五上午7:10至7:20首播 每週一、二、四、五中午12:10-12:20重播 每週一至週五下午 5:10-5:20重播
共193集
戀戀茶館
「不懂愛的人,即使身在愛中依舊無法感受到愛; 一如哮喘病人,即使身邊充滿了空氣,仍然感到無法呼吸。」 -Winnicott 可是「愛」是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探尋愛的千姿百態。 歐妮將在《戀戀茶館》這靜謐的茶室裡, 和諮商心理師、哲學老師等共同化身茶藝師, 與大家一起談論各式各樣的情感, 並在最後用你的故事泡出一杯專屬你的茶湯, 無論是自我、親情、友情又或是你銘心的愛情。 傷心的、糾結的、快樂的、開心的、釋然的, 讓我們陪伴彼此、也陪伴這個世界, 因為這世界的某個角落裡, 一定也有人正經歷著你的感受。 ~歡迎光臨!戀戀茶館~
共19集
金融知識通
這是金管會與教育廣播電臺合作推出「金融知識通」廣播節目!希望能提升民眾正確之理財觀念及金融素養,強化民眾金融風險抵抗力,避免金融詐騙、金融剝削等情事,來自金管會的專家們用最生活化的語言,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金融知識,以拓展金融教育的深度及廣度,使金融教育能貼近民眾的日常生活,讓民眾隨時隨地都可吸收金融新知,獲得豐富充實的知識饗宴。
共5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