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桐談飲食文學-綠竹筍

焦桐談飲食文學-綠竹筍

0
195
邀訪來賓:播出日期:2017/08/31

竹筍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又裨益健康,能治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而且對消化道癌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自古被視為山珍。臺灣頗有一些好筍—花蓮光復的箭竹 筍,頭城、南澳、烏來和桃竹苗一帶的桂竹筍,觀音山、三峽、平溪的綠竹筍,嘉義大埔的麻竹筍,阿里山的轎篙竹筍......其中我尤偏愛綠竹筍。

北部的綠竹筍尤其美味。觀音山山腹遍布竹林,每年五月至十月盛產綠竹筍,口感如水梨。優等的綠竹筍狀似牛角,筍身肥胖,彎曲,筍底白嫩無纖維化、顏色均勻無褐化,筍殼光滑,略帶金黃色澤;較劣的綠竹筍形如圓錐,外殼略呈褐色,尾端出青。

處理竹筍,最重要的是迅速保鮮,以阻止其纖維之老化,挽留細緻清甜的質地。「臺灣廚神」施建發教我煮竹筍的秘訣—在能滿溢筍的水裡先擱入米,煮沸後才放進竹筍,不蓋鍋蓋,以免味道變苦,煮一小時,讓鍋裡的筍持續浸在水裡自然冷卻,再置入冰箱冷藏兩小時,這些動作不僅使竹筍的色澤如鮑魚,竹筍的纖維也因而充分吸收了粥水而口感更好。

心得筆記
播放時間00:00
焦桐的蔬果清雅美學
焦桐的蔬果清雅美學
首播日期 :
2020/02/18
主持人 :
焦桐

人稱「飲食文學教父」的焦桐,年輕時一餐可暴食數十隻螃蟹、愛爽快吃肉喝酒。直到中年,才漸漸愛上蔬果之美,甚至體認到:「飲食文化越深刻的地方,越熱愛蔬菜。」其中轉變並非只為了揚棄肉食,而是因為發現如何品嘗「真味」。踏遍大江南北、活過人生半百,道盡歲時轉換、天地人情,這是焦桐給臺灣土地以及過往人生的溫柔記事。

蔬菜之美在於清淡,焦桐認為鍛練味覺可以從季節時蔬開始,味蕾若疏於品嚐清淡之味,一旦習慣了重口味,就變得呆滯昏眊,再難以欣賞清淡之美。蔬菜的清淡美帶著禪意, 甚至連接了天堂。

不像肉品以肉質香(Osmazome)征服味覺,蔬菜表現雲淡風輕的美學。世人多覺得清淡則寡味,因此素不如葷,其實清淡之味與美食並不衝突,反而更能貼近原味。

清苦並不可畏,相對於其它行業,文學創作即稍顯清苦,寂寞自持,帶著嚼菜根的意志,將來,將來有一天。不管事業是否有成,將來,還是要繼續嚼菜根。

 

40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