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田水利會卑南站設施介紹

農田水利會卑南站設施介紹

0
68
邀訪來賓:臺灣臺東農田水利會卑南站長張峰偉播出日期:2018/06/28

    卑南站是台東農田水利會最晚成立(最新)的工作站,卑南工作站從民國76年卑南上圳通水後成立至今只31年。主要係因為卑南鄉從初鹿、賓朗、南王、太平、新園至康樂區域,大約2500公頃土地,無水源及灌溉設施,農民墾植端頼天雨(看天田),致收成不穩定。

    為了給農民有穩定灌溉水源來發展農業,自民國37年辦理初步規劃,民國62年完成規劃,於民國66年動工(前水利局第八機械工程隊),經10年的努力,於民國76年10月正式啟用通水,同年台東水利會成立卑南工作站成立。所以卑南上圳從通水至今31年,與本會其他的圳頭比較起來,它的圳路歷史算是較短的圳頭。

  前面有提到上圳民國66年開始施工76年啟用通水,為什麼要花十年的時間那麼久,卑南上圳要從鹿野溪(延平鄉紅葉村)引水至農民的土地灌溉,必需先從延平鄉紅葉進水口引水,經過4086公尺隧道、於初鹿接12.7公里的幹線、支線、小給水路(管路),才有辦法流到農田,而在76年以前是完全沒有這些設施,一切從無到建設完所有的設施,是真大的工程,所以要10年的時間,總工程費:八億八千五百多萬元,在興建初期該工程可以說是台東最大水利工程。而且卑南上圳工程施工最艱難與危險的部份,就是隧道部份,尤其是在(40年前)民國66年的年代,那時的科技及機具不像現在進步,所以特別困難與危險,所以在施工時因碰到破碎岩帶造成崩坍及其他的意外,導致五位施工人員罹難,為感念其對卑南上圳犧牲奉獻,故於完工通水後在紅葉進水口設立了五壯士紀念碑,予以紀念。人說吃水果拜樹頭,吃水就要拜圳頭,所以每年的圳頭祭都要祭拜五壯士,感謝他們保佑卑南上圳供水順利,人員出入平安。

  台東農田水利會會羅會長就任後,為感謝水利前輩(前水利局第八機械工程隊)克服萬難完成卑南上圳的建設工程,對農民灌溉的重大貢獻,於民國101年(上圳通水25週年)特別舉辦卑南上圳通水25週年隧道巡禮活動,來感謝表揚他們對卑南上圳灌區農民的貢獻。為什麼要辦走隧道活動,因為用說的農民無法體會,給農民會員親身走一趟就能感受當時施工困難度)。

  卑南站與別站有很大的不同處,卑南站與水利會其它別站最大的不同就是全部灌灌區域全都是旱作區,就是說,不能種水稻。所以平常開車從初鹿一直到康樂,路邊都看不到水稻田。為什麼卑南上圳灌溉灌區,尤其是太平、康樂的農地,土壤泰半含有大量礫石,且土層亦極淺薄,必須除石礫再施客土,始可作為水田耕作,惟墾田經費過於龐大,農民無法負擔,再則規劃時該區現有作物,大多為長年生作物,故規劃時擬定全區為旱作灌溉區。時常有農民反應為什麼不能種水稻,當初規劃為全旱作區,水量不夠的原因。自從上圳通水以後,有比較穩定的水源後,灌區內所植作物種類才較多樣,主要以釋迦、荖葉為大宗、另有枇杷、鳳梨、荖花及雜作等。灌區目前劃編11個水利小組、68班。

  卑南站是台東水利會水利會目前唯一有發電之圳路,規劃時發現,卑南上圳幹線位於賓朗種畜繁殖場區段有一50公尺左右落差,建議可利用來做水利發電,所以在93年為多方面利用灌溉水源及推廣綠能政策,於該處設置發電廠,利用上圳幹線水流來進行發電,至今已發電近14年。

 

心得筆記
播放時間00:00
臺東人物誌
臺東人物誌
首播日期 :
2018/01/01
主持人 :
陳玫菁、王正福

邀請臺東地方耆老、專業人士專訪, 談各行各業創業艱辛孝行事蹟、成功的故事,與聽眾經驗交流分享

*更多訊息請收聽<疼惜咱臺東>節目,每週一至週五下午14:05-15:00於臺東分臺FM100.5播出,由陳玫菁和王正福共同主持,歡迎收聽。

20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