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祖的由來

媽祖的由來

0
972
邀訪來賓:東大教授鄉土研究陳燕釗博士播出日期:2018/04/27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包括東亞其他地區(日本琉球)及東南亞沿海地區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莆田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2009年10月,媽祖信仰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自宋朝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賜廟額「順濟」,列為官方承認的廟宇,迄清朝咸豐七年(1857年)歷經廿八位皇帝的詔封,最長詔封是清朝咸豐皇帝共同64個字。

  媽祖生平:媽祖姓林,歷史考証確實有此人,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福建路泉州府莆田縣湄洲島東螺村,民間傳說媽祖「出生時不啼哭」,因而取名為「默」,小名「默娘」。

    媽祖卒生年與家世,史料中有多種記載:現存關於媽祖最早的文獻,是南宋廖鵬飛紹興廿年(1150年)所寫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謂:「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據此,媽祖生前是一個女巫。媽祖死後,文中並提到:宣和五年(1123年),「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盪,舳艫相衝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船員說這是湄州女神顯靈,於是路允迪返國後上奏朝廷請封,詔賜順濟廟額。

從南宋到清代,絕大多數史料公認天妃姓林,叫林默娘,生於湄州嶼,自幼有異能,廿八歲仙遊上界,(福州人傳說媽祖逐波而去,遺體被埋葬在馬祖列島)。具體生日,雖只見於《東西洋考》,但早被全世界媽祖信徒奉為媽祖生辰,舉行慶典。

  信仰源起:有學者研究認為,媽祖是南島民族的海神Mata(目)和中國閩越地區的巫覡信仰演化而來,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間信仰(千里眼、順風耳);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閩台海洋文化及東亞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自北宋開始神格化,被稱為媽祖(當地人對女性祖先的尊稱),並受人建廟膜拜,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或作靈慧夫人),成為朝廷承認的神祇,並在元代被封為「天妃」,在1680年(康熙十九年)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安仁普濟天妃,於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改封為「天后」。媽祖信仰自福建傳播到浙江廣東臺灣日本琉球)、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天津上海南京,以及山東遼寧沿海均有天后宮或媽祖廟分布。

臺灣本島的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是臺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由明清時代漢人移民大陸東南沿海地區渡臺海而來,臺灣海上活動頻繁歷經台灣荷西時期的東亞貿易活動及明鄭王朝武裝海商集團,清朝後媽祖成為臺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無論是大小街莊、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僅臺灣一地,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臺東天后宮是清代最末建築的一座官方廟宇。

澎湖群島

  澎湖天后宮中華民國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位於中華民國澎湖縣馬公市,原稱娘娘宮、天妃宮、媽宮。「媽宮」本作此地地名,大正9年(1920)日本政府將媽宮澳改名為「馬公街」。現在閩南語呼「馬公」仍以「媽宮」稱之。

心得筆記
播放時間00:00
臺東人物誌
臺東人物誌
首播日期 :
2018/01/01
主持人 :
陳玫菁、王正福

邀請臺東地方耆老、專業人士專訪, 談各行各業創業艱辛孝行事蹟、成功的故事,與聽眾經驗交流分享

*更多訊息請收聽<疼惜咱臺東>節目,每週一至週五下午14:05-15:00於臺東分臺FM100.5播出,由陳玫菁和王正福共同主持,歡迎收聽。

20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