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團隊分析114學測國寫試題

114學測國寫 「52赫茲」訴說獨特生命故事

0
1
發佈:石耀宇來源:臺北上架時間:2025/01/19 18:34:37

學測第二天最後一節課,考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第一部分知性題取材「擬社會互動」概念,要考生說明公眾人物「擬社會互動」所具有的特徵,以及相關的正、負面影響;第二部分情意題則取材「52赫茲鯨魚」故事,要考生寫出「獨特」的生命故事,抒發個人的情感與體會。高中老師認為,情意題需要很大的寫作能力,在選材就會決定高下,也考驗學生結構起伏經營與轉折,因此思考深刻及文字力度,將會是國寫高低分的關鍵。

 

復興高中鄭慧敏老師表示,114年學測國寫的主軸是「想像與真實的交織」與「人我往來的情感連結」。試題內容維持閱讀與寫作結合的命題主軸,由解讀文本領起,透過文本的提示與引導,連結個人經驗,闡述一己的觀察、想像、感知與體悟。考生首先必須準確解讀文本,掌握核心,再依據題目的設問與要求,取材構思。

 

建國高中盧宜安老師分析,知性題貼近現代社會所面臨的議題,聚焦在傳播媒介出現及興起後,所產生的擬社會互動現象,因為題目文本取材於較學術性的內容,建議考生在平時多接觸論述性、議論式文本,以免看到這類試題感到吃力。考生答題時需要具備訊息統整跟檢索歸納能力,才能在限制篇幅中精要敘述;另外,除了寫出正負面影響,考生還需要闡述個人的見解與看法,像是提出公眾人物應肩負的社會責任,讓正面效應大於負面效應。

 

盧宜安老師指出,在負面影響方面,人際關係應該是雙向進行,但擬社會互動是單向片面,容易產生盲目的信賴感,過於耽溺在單方面想像,也容易產生社會的疏離感。此外,公共人物往往佔有廣大的發言權,容易成為帶風向的源頭,針對如何減低這些負面影響,就需要立足於現實事件,關注身邊周遭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情感交流。大考也藉由題目提醒中學生培養媒體識讀能力,不要被訊息洪流所淹沒洗腦,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必須廣泛閱讀,吸收不同管道資訊,培養自我獨立判斷能力,進一步提出思辨能力,就能在知性題上有突出展現。

 

中山女高黃月銀老師表示,情感題可能會讓考生覺得不好寫,因為就算是成人一時之間也難以回答。52赫茲鯨魚聲音是獨特表現,對於外在表徵比較容易聯想,像是《魔法壞女屋》或《清秀佳人》等外在與眾不同容易書寫,但更多可能需要考生挖掘內在,例如不同於他人的天賦長才、多元智能或人生道路等,在教材中也有許多古典小說描寫人物之美的結合,也都能被考生納入題材。

 

高中老師表示,整體其實仍是以閱讀為主的命題主軸,考生需要準確解讀文本,知性題部分透過文字形成論述,同時寫出自己的觀察;情意題則是說出故事,把腦中的場景寫出來,讓他人能夠看見。老師也建議學生不要排斥陌生的專有名詞,只要耐著性子閱讀前後文就能讀懂文意。另外,平時也可以練習分享故事,使用社群軟體時,也可以練習用心經營文字,練習各種句勢,並且要能保持清醒、不隨波逐流,對社會現象有理有據保持懷疑的態度,練就獨立思辨能力。

 

對於國寫的得分關鍵,高中老師認為,因為考生要讀懂52赫茲的故事主軸「聽不到聲音、聽不懂內容」,再聯想到自己的故事,高低分的區別將會落在情意題的表現。同時選材就會決定高下,要在有限時間內找到獨特性,對於還在探索途中的高中生,可能一時之間難以發揮,但學生可以從教材或見聞上進行取材,先決定好材料再經營結構起伏與轉折,雖然並不容易發揮,不過對於寫作能力良好,平時經常閱讀文學性的語言,在思考上很深刻、文字也帶有力度的考生,這就是他的主場。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