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夜光

首播日期 :
2019/03/05
主持人 :
張正、廖雲章

2019年開始,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每週六晚間七點到八點,「燦爛夜光」節目邀請在各領域努力耕耘的人們,藉由每一盞微小而炙熱的火光,照亮四方。

5
菲律賓多語家庭文化

今天邀請到現職為The Migrants的發行人何薇薇以及她的女兒Amber,兩人在臺灣出生長大,體內同時有著另一份文化,身為臺灣人、同時也是菲律賓人。 就讀醫技系的何薇薇在大學畢業之際,發現自己的個性不適合整天坐著分析檢體,毅然決然脫離父親安排好的軌道,跑到菲律賓開了間網咖。當時的菲律賓,個人電腦尚未普及,許多學生會到網咖做作業、印報告,而非我們現在想像中只是打遊戲的場域。在何薇薇用心經營下生意越來越好,但外頭一間又一間的網咖也陸續開張。多方考慮之下,她決定轉讓店鋪,回到台灣待產並接手母親創辦的刊物The Migrants。 The Migrants是臺灣第一份東南亞語刊物,比眾所皆知的四方報還早,由何薇薇的母親Nene Ho所創辦,提供在台移工母語資訊。如今,她也帶著女兒Amber一起製作菲律賓語的廣播節目,提供工作權益、法律資訊以及語言教學。一起聽聽兩人在臺灣與菲律賓之間移動、生活,分享不同世代的文化觀察。

印尼移工尤絲妮的夢想

聽說讀寫樣樣精通的印尼移工尤絲妮,是我們工作上的好夥伴,總在每月一次難得的休假時間,擔任街區導覽員,帶著臺灣人認識台北車站周遭的印尼社群。再過幾天,即將結束她在臺灣九年青春壯遊,只是她的壯遊不是環島,實際上她休假時間少,幾乎哪兒也沒去過。這段期間,她遊走在三位長輩的生命裡,日日夜夜。 她來臺灣第一份工作,是照顧一位來自中國湖南的奶奶,患有失智症加上重聽。一個湖南腔中文、一個印尼腔中文,再加上跨世代跨文化,想必溝通很有礙。「我就覺得我在仲介公司學了那麼久的中文,為什麼奶奶聽不懂我說的話?我還是要把中文練得好一點,這樣才能溝通,不會發生爭執或是誤會。」尤絲妮陪著奶奶看韓劇,一邊看一邊把不懂的單字記下來,不斷跟奶奶的鄰居練習,努力改進發音。 不到二十歲的青春,得照顧九十多歲的失智長輩,光想就很不容易。被誣賴偷東西是常有的事情,只要奶奶找不到東西,就認為是尤絲妮偷的。 「家裡只有我跟奶奶兩個人,不是我就是你,覺得好委屈喔!」 「我當時還很年輕,不了解她的想法跟行為。常常跟奶奶吵架,越解釋反而越誤會,講話越來越大聲,奶奶也越來越大聲。」  這樣吵下去也不是辦法,尤絲妮索性把自己關進廁所冷靜一下,讓音樂聲蓋過外頭奶奶的叫罵。等東西找到,事情也就罷了。「有時候心裡還有疙瘩,但奶奶已經笑笑著,因為她已經忘了剛剛爭執。」尤絲妮無奈笑著。「你要理解她是生病,你也不能怎麼樣,只能順著她的意思,不需要跟她爭,你自己要理解,來臺灣本來就是要照顧病人。」尤絲妮在人我當中,磨練出應對的智慧。  有次雇主回國好奇詢問:「照顧奶奶會不會照顧不耐煩呢?」 「不會啊,反而奶奶變得愈來越可愛。」長輩像孩子般鬧脾氣,哄哄便是。尤絲妮這一席話讓雇主放心了,畢竟為人兒女,定是知道照顧失智長輩的艱辛。 衝突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耐心與理解,如膠似漆的兩人相處起來比親人還親。只是到了後期,驚覺奶奶失智症日益嚴重,半夜跑出去以為有人在找她,或是覺得樓上很吵而去按鄰居門鈴,甚至無法進食。她便隨著奶奶住進養老院,也終於有了每週一次的休假,開啟她與我們認識的契機。 後來的後來,奶奶再也沒有回過家,只剩尤絲妮一個人收拾奶奶的遺物。 遺物整理好,但尤絲妮悲傷的心情還沒有辦法收拾,就得立刻換到下一個雇主家。只是這次才三個月奶奶就過世,也意味著她又得走了。直到告別式那天喪儀結束,爺爺的兒女各自回去,家裡空蕩蕩的。她看到爺爺把自己鎖在房間,隱隱傳來哭泣聲。 那種落寞、那種難受她知道的,這時候一個人哭最舒服,就像這幾個月來,她也會偷偷躲在廁所哭。她與上一任湖南奶奶的相處不過七年就已難捨至此,更何況爺爺與奶奶生活了一輩子,如今卻得一個人過完剩下的人生。尤絲妮哽咽著說:「就覺得,我是不是不應該這樣子(離開),讓他一下子就覺得......」她害怕自己若離開,家裡就真的是空蕩蕩的了。 於是,她選擇留下來繼續照顧爺爺。可是爺爺在家裡悶得慌,常常思念起太太,甚至動了離世的念頭。她便推著輪椅搭捷運,去了淡水、永和、圖書館,帶爺爺四處趴趴走,這一路上爺爺分享了好多年輕時的故事。「帶他出去玩,讓他轉換一下心情,可以給他一些安慰吧!」 只是她終有合約結束返國之日,這種非醫療性的照護工作,回印尼後很難找到相對應的工作。唯有的一技之長,就是這幾年苦練的中文。趁著印尼興起中文熱,會中文的人相當吃香,多情的尤絲妮更希望「可以找一份讓我記得臺灣這個國家的工作。」離開家鄉好些年,要再回去並沒有那麼容易,畢竟此刻的她已經不是當年的她,在臺灣的日子改變了某部分的自己。尤絲妮笑說:「我一直說我被臺灣寵壞。以前覺得回去一定要結婚,到現在發現順其自然算了,就算不結婚也過得很好。」 其實現實的利益考量,並不是尤絲妮選擇離開的真正原因。 「因為我第一次照顧的奶奶,實在是跟她太親了,她走掉的時候對我的打擊太大,我不想再繼續面對這樣的事情。趁爺爺現在看起來還很陽光,至少之後我看照片回憶他的時候,是爺爺還很健康的樣子。」 真正的原因是深深埋在心底的恐懼。 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可是聘僱制度上沒有時間允許尤絲妮難過,也沒有人告訴她該如何面對生命中的無常。她的內心很糾結,但也只能趁現在還下得了決心時離開。同樣不捨的還有爺爺,但爺爺反過來安慰她說:「沒關係,妳想回去就回去,回去之後如果不習慣,趕快跟我兒子聯絡,回來照顧我。」這讓尤絲妮聽了又感動又好笑,畢竟是回自己的家哪會不習慣呢。 訪談的最後,尤絲妮向臺灣告別,也留了一段話給天上的湖南奶奶,跟現在的山東爺爺。 「奶奶,希望妳在那裡過得快樂。可以記得我、記得妳的家人,就算在最後妳不記得妳的過去。不要只記得我們吵架,當然要記得我們到後面變得很親的時光。希望妳在那裡過得好好的。」 「爺爺,不要擔心,新的看護來一定會好好照顧你,別想太多。我回去會習慣,回去之後我還會跟你聯絡,要好好保重,到時候我回臺灣我還可以看到你。」 我們都很不捨尤絲妮走,想必爺爺更是,但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祝福。 謝謝尤絲妮,把她二十歲這一段青春跟生命貢獻給台灣。

折翼驛鄉 受刑移工的信使

今天的來賓是極具勇氣與善良的兩位女性,分別是於任職於天主教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的社工舒晴,以及無辜者行動聯盟辦公室主任雅伶,兩位來自皆為協助移工的個案服務及移工制度倡議的組織,將分享他們長期投入在臺外籍移工受刑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故事。   探視外籍受刑人的契機,是2013年特宏興368號漁船海上喋血事件,探視工作持續至現在。除了每月一次的探視,書信往來亦是其中重要的工作。透過長期的互動,收到受刑人一次只能寄兩張額度的信,更細節也更立體地知道了此案件背後,移工所遭受工作上的不平等待遇,甚至是言語與肢體上的暴力,並非我們從新聞媒體上閱聽到的,冷血殺人犯的這樣的扁平化設定。   除了在臺探視,探視小組化身為信使,替被判長期刑期的移工受刑人返鄉,探望並帶口信給遠在印尼爪哇中部北海岸小漁村,他們早已失聯的親人。其中,也探視了特宏興案裡不起訴而被遣返回印尼的移工,但無能為力的是,此名移工因為生計,將再次透過當時的無良仲介(小漁村上唯一對外提供工作機會的仲介),前往斐濟擔任漁工。   探視小組近期將出版《折翼驛鄉——宏德新村二號的移工》訪視受刑人的故事與觀察,透過文字去揭露故事背後,整個制度與社會結構性的問題,提醒整個社會讓主流大眾擴張對移工的思考。移工在身為勞動力前,更是一個有血有淚,擁有不同文化背景、語言、生活習慣的人,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差異性,才能避免憾事再次發生。亦希望透過出版,能夠有微薄的經費,持續支持探訪小組的交通費,並募資到除了金錢之外,不同的資源,探視志工或是各種物資。如此沈重的故事看似與你我無關,但實際上這是集體社會必須鼓氣勇氣正視的社會議題。 這週的風簷展書讀,將由兩位來賓為大家朗讀,從探視小隊的角度,書寫移工受刑人在監獄裡的生活,十年裡第一次吃到印尼菜的感動、從訪視的話筒裡知道海上喋血案的細節、監獄裡工作的辛苦,遭受如鐵窗外一樣的種族身份等歧視所延伸的各種身陷囹圄的故事。這些故事不甜美反而帶著苦澀的鹹味,希望這樣的故事能將真實帶給人們,進而改變世界一點點點點。   📍燦爛好書推薦《折翼驛鄉——宏德新村二號的移工》  

擁有強大的移動基因-盧明威

盧明威,擁有移動於世界的家族血液,現今遷徙到台灣的他,將為我們分享他與印尼、馬來西亞、荷蘭與華人文化的各種連結。  明威出生於印尼,父系的家庭為傳統的華人,但媽媽及外公有著荷蘭文化的脈絡與因緣,從小被多元文化薰陶下,在長大之後他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家族背景原來是這麼不一般的呢!兩位主持人在採訪盧明威之前,做足了功課,因為錯綜複雜的家族譜,長工嘍囉及長工T像是讀書時期,做歷史課本的筆記一樣,將盧明威的爸爸、媽媽、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認真畫成家族樹,但可以從筆記得知兩位長工的個性。  神奇的是,盧明威與台灣的聯結,因排華政策從印尼移居到馬來西亞檳城後,當時喜愛畫畫因此選擇中文這個語言,進到台商所經營的學校,盧明威才第一次開始接觸到中文,教材使用的是國立編譯館,也因同儕的影響,選擇來到台灣就學。  廣播結束時,我們不免俗地問了盧明威一個問題:「你通常都怎麼回答路人問你,你是哪裡人這個題目?」他回答:「我在做展覽之前,我也以為做完展覽就會找到我是誰我來自哪裡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做完之後才發現,我還是找不到那個答案,所以我覺得沒有答案就是我的答案。」是一個很真實同時也誠實的回答。 🌞延伸閱讀:群島家族映像 |盧明威 Sebastian Susilo 個展 

印尼選舉的海外投票是如何進行的?!

緊張的開票時間,知道你們一定沒有心情聽廣播,但我們超用心地為大家帶來可愛又有趣,保證不枯燥又讓人狂掉下巴的廣播,邀請到來自印尼,目前居住在台灣已19年的紅牌主持人——丁安妮,為我們分享有關印尼的選舉,以及印尼人在海外就可以行使投票權的各種細節與故事。   除此之外,認真的長工嘍囉還特別外訪了許多人,來到台灣的印尼留學生盧明威為我們分享旅居在外的印尼人如何進行海外投票,印尼白領移工擔任選務工作人員的李珮菁分享他的郵寄投票的選務工作以及印尼辦事處特別為漁工設置的港邊移動投票所,1095文史工作室的陳翰堂分享他於台中東協廣場的第一手觀察現場,以及台北車站設置投票所的印尼雜貨店老闆分享投票當天的現場。希望透過訪問,讓聽眾可以聽到關於印尼選舉時的投票者、選務工作人員,身在海外的印尼公民如何在台灣行使投票權。   印尼的選舉,在許多制度上與台灣有許多細節的差別,但令人驚奇的莫過於,公民可以在海外進行投票這件事, 令許多印尼人驕傲,對身為台灣人的主持人來說也極為羨慕。另外,印尼公民投票年齡為17歲(如果結婚的話)16歲即可),希望未來台灣也可以趕緊修法讓年輕人能夠積極地行使公民權利。   印尼的人口為世界第四大大,無論是投票方式還是選務工作都是艱難的任務。印尼的投票方式跟台灣有很大的不同,台灣是用蓋印,印尼則是用戳洞,投票所裡放的是鐵釘,讓選民用戳洞進行投票。投票完也必須在小拇指上沾清真的紫色墨水,避免選民多次投票。此外,除了當天到投票所投票,也可以透過申請的方式,在投票日之前,在家收信投票單自行投票,再回寄給選務單位。   在長工嘍囉外訪台北印尼店老闆時,可愛的田野調查技能的禮儀,長工嘍囉買了數包可愛的印尼泡麵,想送給燦爛夜光的聽眾朋友,活動內容如下。   請在燦爛夜光臉書粉絲專頁此篇發文底下留言, 上傳一張111今日投票的認證照(從寬認定,但核定人員為長工T), 將選出六個可愛的公民,送出印尼泡麵。 (環保起見,將會於燦爛時光於禮拜日下午的台北書攤面交喔❤️)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