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出狀元

首播日期 :
2017/07/03
主持人 :
陳玫菁、王正福

行行出狀元:邀請各行各業專業人士之職人或達人,分享各行業由來及經營心得,藉此讓聽友從中認認各行業特色,學習經營祕訣。

 

*更多訊息請收聽<疼惜咱臺東>節目每週一至週五下午14:05-15:00於臺東分臺FM100.5播出,由陳玫菁和王正福共同主持,歡迎收聽

21
按摩達人-務本堂林豐傑

   按摩達人-務本堂林豐傑先生擔任社團法人臺東縣觀光協會擔任理事及在務本堂養身spa館擔任執行長的林豐傑先生蒞臨暢談棄黑轉按摩,林豐傑抓出事業心,創出一片天的心路歷程。 林豐傑先生出生曾是豪門世家子弟,老台東人都知道位於中華路與寶桑路口的林鐘英鐵工廠是其祖父經營,唯因時代進步,傳統產業隨之沒落,繼之其父經營台東市第四台頻道業務,後因財團入侵,不利經營,家道隨之中落,家業衰敗,社會改變環境,情況沒有從前富裕,父親再經營特種行業「夜店」,家境雖因此稍有回溫,但仍不敵政府政策及社會善良的風俗習性,隨後其父親經營的事業還是倒了;     此後,林豐傑必須自己掙錢,在他當兵退伍後,仍就選擇從小最熟悉的地方,繼續在酒店圍事,雖又賺回了大把鈔票,但也夜擲千金,不知珍惜,過著糜爛的生活,都市的繁華,物欲橫流,有人失足,有人得意,有人疲憊,有人歡喜,最後終於想通了,這終非長久之計,於是棄暗投明,不管過去的發揮怎樣,要把好的思想鐫刻自我的心中,用最純潔最善良的行徑為自我以及周圍的人創造完美的生活,人要有目標,但不能事事看準天下第一,但要找到適合自我的方式好好的生活下去,淘汰那些腐朽是思想。     任何一個行業或一個人的事業在其成功的背後必歷經許多過艱辛或困難的克服,他說:廿一歲那年的某一天,媽媽突然帶他到車站,手中給他兩張車票,一張到桃園找大舅舅學腳底按摩,另一張到台南找二舅舅學脊椎矯正,他被逼二選一,最後他到了台南學「脊椎矯正」手藝,學成回鄉,第一份工作就是幫人按摩。一通電話來就服務到家,或就得到飯店從事按摩服務,後來在自家陋巷內的一間鐵皮屋開起「脊椎矯正」小工作室開業,由於手藝精湛,巧手回天,口碑載道,遂擴大經營方式,並獲得客人挹注資金,開了「務本堂」,提供舒適的解壓空間。    「務本堂」是目前台東知名的養身會館,經營者林豐傑先生曾經年少輕狂,因為母親的勸告,竟然去學按摩,從盛氣凌人轉而把手放軟,開創了台東雄霸一方的按摩業;「務本堂」是台東政商名流經常出入的養身會館,經營腳底按摩、指壓、美容美體等舒壓項目,十多名美容按摩師都由執行總監親自調教。十多年前,他那雙天天打打殺殺的雙手變成了客人舒適的減壓聖手,可以完全地讓你放鬆身心靈,有著專業的導師,用著溫暖的雙手及專注的態度,紓解你身體積勞及讓你恢復心靈一切的平靜。     林豐傑在迂迴中不斷的前進,堅信自然法則,一分的耕耘,一分的收穫,成功的時候不要忘記過去,失敗的時候不要忘記還有未來,讓「務本堂」真善美的事業經營得意發揚光大。

麻糬達人陳記陳志和

    麻糬創始於1934年,現任老板~第三代傳人陳志和的外祖父,當年在日本人開的糕餅店作學徒學習技藝,也將一身好手藝傳給了下一代。在小小的糯米糰裡,陳記麻糬用了超過一甲子的時間,把所有的心血全部放進去了。第三代的陳志和,是台東縣卑南鄉富山村杉原漁村長大的孩子,原本是一個在太平洋大海波濤汹湧中與巨大旗魚搏鬥的剽悍鏢魚手,但為了做麻糬承續家業,毅然放棄了16年的搏浪生涯。  經過多年的努力,陳志和憑著家傳的精心手藝,揉和了好山好水的孕育的真材實料,終於打響了「陳記麻糬」的名號。而早年出海鏢旗魚的的經歷,更成了「陳記旗魚麻糬」這道創新口味的由來。如今,「陳記麻糬」已朝百年老店的目標,繼續向前大步邁進。  好米,做出好麻糬,用「池上圓糯白米」做出的百分之百的純手工製作的陳記麻糬,吃起來又Q又軟,鹹口味的旗魚麻糬,麻糬裡面包著旗魚鬆,吃起來沒有想像中的怪,但是客人一直說吃了很想配粥,很特別的味道;花生和芝麻口味的麻糬,內餡非常的香也非常飽滿,吃到最後一口都還吃得到餡料,吃起來也不會太甜,其中花生綠茶麻糬,則是在外皮加入了綠茶,所以皮是綠色的,吃在嘴裡有淡淡的香味,也很特別;還有許多人推薦的綠豆麻糬,綠豆沙的內餡很綿密,造型和其他麻糬不太一樣,是比較扁平狀的,吃起來的口感軟嫩又綿密,果然好吃。  「陳記麻糬」強調當天現做現賣,不加防腐劑的陳記麻糬,保存期限只有一天,為了保有麻糬的新鮮和節省時間,老板陳志和建議是先打電話預約,要離開台東前再過來領,我們因為要試吃看看口味,所以有許多客人特地先來了一趟,然後訂好了口味、約好時間,下午3點鐘再來領要帶回高雄、台中或台北的新鮮麻糬。  「陳記麻糬」的六大堅持: 1. 「陳記麻糬」不惜成本, 堅持只用台東池上最悠久老米舖「 建興米廠」 契作生產的「池上圓糯白米」, 用好山好水孕育的池上 好米, 做出外皮香Q的好麻糬。 2.「陳記麻糬」堅持嚴選好食材,連糖都使用日本進口的優質「海灘糖」,成本雖比白砂糖高出七倍,但甜度及熱量減底,更加健康,也更能凸顯糯米的米香與口感。 3.「陳記麻糬」堅持只賣100%純手工現做麻糬,絕不販售機器量產製造的麻糬。 4.「陳記麻糬」堅持使用100%純天然食材,店內所有麻糬產品絕不含防腐劑、人工香料、色素等化學添加物。 5.從一粒糯米到一顆麻糬,8小時的慢工出細活,從選米、泡水、研磨、壓乾、攪拌、蒸熱、起鍋、搗勻到包餡,陳記麻糬堅持每一道步驟都做得紥紥實實。 6.每日限量新鮮特賣:「陳記麻糬」堅持店內麻糬一律都是「當天現做,限量生產,售完為止,隔夜不買」。    

後山傳奇創業故事-劉玉嬌

  白毛寮地瓜酥創業成功的女人-劉玉嬌,堅忍婦變女強人,開發台東伴手禮,並榮穫2014年台灣百大伴手禮暨美食展特色伴手禮獎。  一個成功女人背後的辛酸和創業艱辛的路程,絕非一般人可以想像的,台東原就有許多有名出色的地瓜酥,何以會再出現白毛寮的地瓜酥呢?說來話長:後山傳奇原是經營餐業起家,因緣際會轉賣伴手禮:地瓜酥,因為後山傳奇經營的餐飲業生意好,外來的觀光客特別贊賞,用餐後總想携些當名產返鄉做為伴手禮,來自後山傳奇的老板用以懷念幼年家境貧困時,常吃的地瓜美好記憶,並以家鄉池上鄉偏僻山區~白毛寮為名,開發許多特殊口味多樣的產品,與眾不同。 後山傳奇餐廳附設賣場,大方提供各種產品口味,讓餐飲後的客人試吃,吃了滿意,口味適合喜歡再買,而且物美價廉,無形中讓許多客人愛不釋手,非買回家不可的感覺,因而生意興隆。  劉玉嬌女士出生池上鄉偏僻山區白毛寮,幼時家境貧困,只能以地瓜果腹。嫁為人妻,早年經營小麵攤,販賣棕子小吃攤起家,因真材實料口味佳,風評不錯,生意興隆,店面顯現過於窄小,乃於87年底於台東太麻里三和區沿公路邊,當時兒子經營旅遊業,她毅然決然開餐廳輔助,開業經營後山傳奇(海景餐廳)以對待家人的心意,搬上滿桌的好料理,融化食客的心,餐廳經營得有聲有色。生意正起步,無奈91年適值Sars襲台,生意一落千丈,幾無生意上門,硬撐半年,幸慘淡經營,靠著自己掌廚,全家同心協力一起渡過難關,爾後生意越來越好,閒不下來的個性再度萌芽,97年在台東市中興路再開第二間後山傳奇餐廳,由於投資成本過大,再次負債,屋漏偏逢連夜雨,次年98年又遇八八水災,危機就是轉機,(雞蛋不能放在同一籃)幾經思考,改變經營方式,引入伴手禮販賣,餐廳由於用材實在,經濟實惠,生意極佳,經常高朋座,105年不幸又遇到尼伯特颱風,是台東六十年來第一次大颱風,損失慘重,工廠,店面幾乎被颱風翻掀光,擦乾眼淚,再次改變策略,除了強化伴手禮網路直銷,也直接把店面搬到(一級戰區)大同路優化及擴大經營,並結合台東優質店家提供更多優良商品選擇,曾榮獲經濟部地方特色產業輔導計劃-台東特色餐廳、台東市馬卡巴嗨文化觀光季-特約餐廳、東海岸旗魚美食節暨海洋博覽會-優良餐廳、太麻里金針花季/加走灣飛魚祭/金峰鄉洛神花季美食發表會-指定餐廳、創意米食-台東縣料理競賽特優獎等各項獎項。    有人說:女人的命好似油麻仔菜,台東後山傳奇餐廳老板劉玉嬌的命運坎坷,是最適合形容的寫照。由於父親好吃懶做,嗜賭如命,為早日脫離苦海,18歲即走入婚姻,但遇人不淑,不幸的嫁到的丈夫,卻是如同父親的個性,同出一轍,好像同樣的一個人轉世,與其在一起,經常過著水深火熱,如同被先生踩在腳下的痛苦歲月、難熬;待其女兒長大到21歲時,才將他們從痛苦的深淵中拯救出來,脫離苦海。這期間,劉玉嬌女士,經苦海煎熬多年,淬練出來的意志力強得驚人,讓劉玉嬌從一個平凡的母親,變成商場的女強人。說起話來總是帶著滿臉笑意,心胸寬容的笑容卻像一個做母親的人一樣;劉玉嬌女士的強悍是放在心中的堅石,而不是對待外人的堅硬,為人總是和藹可親。     第一次到台東市大同路白毛寮地瓜酥商店做專訪,看到後山傳奇老闆娘服務親切的態度,為人阿莎力,令人敬佩,尤其,聽到老板娘劉玉嬌及其家人艱辛創業的過程,更令人動容,行行出狀元,滿屋的各項不同產品,結合來自各個不同農家自產自銷的產品,是精華的結晶,常常獲得顧客們讚賞!而且產品口味多樣化,是其成功經營的訣竅。

陣頭達人藝真軒張宏榮

    傳統民俗藝陣的教練級師父張宏榮先生,張先生對民俗藝陣的喜愛,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幾乎可以放棄其他的一切,成天沉迷於陣頭的創新、陣勢的研究、雕刻、彩繪、繪畫,無所不包,但這正是他的正業。     藝真軒傳統民俗藝陣館由張宏榮先生創於民國八十五年。首度將民俗官將首與川劇變臉作結合的「藝真軒太子會傳統藝陣館」,是台東當地的民俗才藝團體,成立於西元1996年,由會長張宏榮先生領軍至各地表演,主要以官將首、電音三太子、震天戰鼓、醒獅團、鍾馗五鬼為主,曾於2007年獲得屏東阿猴文化季民俗技藝比賽冠軍。     張宏榮 先生從小家裡供奉神明,又受到台東重要節慶「元宵節」的影響,對於民俗文化十分感興趣,當時還很年輕的 張宏榮 先生,對於常見的八家將有興趣,因而開始研究八家將文化,有藝術底子的他,認為八家將的裝扮與表演過於粗糙,需要一些包裝和改變。起先老一輩的人不能接受他的想法,當然更不願意改變,並且堅持民俗傳統就是要墨守成規、不能變動,而他的想法是傳統禮俗不改變,但是需要加入一些新元素來提升質感。俗語說:「舊禮不滅、新禮要設」。     當兵前,有位從台東搬到新莊的朋友來找他,朋友的父親與廟會活動有接觸,就在某年元宵節回鄉時與他分享「官將首」的訊息,當時的他沒有機會到外縣市學習,所以也沒見過官將首表演,而在台北當兵期間,開始有機會見識新莊官將首表演,不同於台東的民俗陣頭令他大開眼界。退伍後20出頭、正值青春年華的他,便開始構想與規劃,起先每一種陣頭他都去嘗試,因為他認為如果自己要創作,就必須先體驗、瞭解每一種陣頭的特色與文化,最後他決心投身官將首。  1995年開始籌備、醞釀,1996年元宵節,藝真軒正式於台東推出官將首。官將首是從民間信仰延伸,但他希望民眾可以跳脫宗教觀念,單純以藝術角度來欣賞,所以他不斷尋找新元素,試著將這些元素與傳統民俗陣頭融合。1996年,首度將音樂結合官將首,意外的獲得熱烈迴響。2007年藝真軒在屏東官將首大賽拿下冠軍後,台東縣政府與台東市公所希望他們能在2008年元宵節演出,所以他開始思考能深植觀眾內心的表演節目,突然他想到那川劇的「變臉」,經過研究瞭解後,於2008年元宵節,再度推出令人驚嘆的官將首表演。  張先生常笑說自己太老土,是個台東大老粗,沒有人會注意到他,所以當表演意外的獲得回應時,他很開心也很感動。他的理念是要將宗教民俗技藝藝術化、舞台化,用表演的方式讓每一位觀眾都能看得懂民俗藝陣的含意,也讓觀眾更接近民俗文化,突破以往對於民俗陣頭的刻版印象。  藝真軒官將首團是由張宏榮先生遠從新莊地區學習官將首的傳統禮俗,排陣步法,神態裝扮,臉譜畫法傳至後山可堪稱花東第一陣的官將首團。台灣陣頭-也是精緻的民俗藝術,結合彩繪美術、舞蹈藝術及武術等多項表演藝術於一體,兼具宗教信仰與民俗藝術的民俗藝陣,由於在以不失去傳統排陣與步法之下,特別加入了現代舞台效果,配合燈光音響方式,將民俗藝陣呈現出更加生動傳神的表演。     在藝真軒民俗藝陣於表演活動中展現融合彩繪、武術、舞蹈與藝術最精湛的演出,除提升其藝術層次,展現全新的藝陣風貌外,也帶領民眾深入認識台灣陣頭,並給予民俗藝陣支持與肯定。

閹鷄達人陳鴻毅

 市面上什麼鷄肉最好吃呢?是土鷄、肉鷄、玉米鷄、放山鷄、珍珠鷄、九斤鷄、鬥鷄嗎?都不是,而是閹雞。閹雞是將珍珠鷄、九斤鷄、鬥鷄等鷄種閹割再飼養,閹雞好飼養,肉質肥嫩好吃,價位高,好料理,餐廳閹雞做成各種不同口味的料理,從白斬雞到蔥油雞,不少老饕都是為了「閹雞」而來,就是因為不同於一般的雞肉,閹過的公雞會長得特別肥大。雞肉是國人主要肉類蛋白來源之一,以前農家養雞為了用最節省的方式,迅速養大後出售貼補家計;或求在敬神謝天的閹雞比賽中「打等」﹔或僅只單純想滿足口腹之慾;閹雞,便成了養雞過程中必要的一道手續。  「閹雞」要請師傅來閹雞,只是這樣的閹雞技術,現在已經慢慢沒落,技術卻面臨失傳,有閹雞經驗的老師傅利用抽拉法來閹雞,而這傳承了百年的閹雞技術,卻因為老一輩的師傅都上了年紀,年輕人學習意願又不高,漸漸面臨失傳,不過陳鴻毅師傅表示,只要有人肯學,他就願意教,就是想讓閹雞的技術能夠保留下去。有閹過的「閹雞」,它跟一般的放山雞比起來,它的雞冠比較小,但體型卻明顯大了許多,而又因為它的肉質特別好,餐廳業者把它拿來,做成各種不同口味的料理。從白斬雞到蔥油雞,不少老饕為了「閹雞」而來,就是因為不同於一般的雞肉,閹過的公雞會長得特別肥大,這些不外乎就是,不要讓牠東想西想嘛,所以說雞閹完了牠也不會叫,雞冠也不會長,牠就很認真地,把自己養肥養大這樣。」 拿一般的雞和閹過的雞相比,在外型上,一般的雞雞冠特別紅特別大,臉色也會偏紅,口感方面,閹雞吃起來會比沒閹過的還要細滑軟嫩,價格部分,閹雞價高一倍,如果一般肉雞1斤賣60元,閹雞就能賣到3倍價錢,而在飼養上,閹過的雞個性還會比較溫馴。而且「有閹的,是沒有雞冠,然後牠的尾巴的那個羽毛會特別長,然後很漂亮。」     從前農家人為了讓雞長得特別大,小雞出生2個月左右,就會請師傅來閹雞。 閹雞要有特別的經驗,和專門的技術。閹雞師傅常說:「下面不行,上面不行,一定要找這個縫才可以。」陳師傅經驗老到,從眼睛判斷位置,一刀到底,很專業快狠準,閹一隻雞只要花一分鐘的時間。「閹雞要用椰子棕毛,棕毛這樣去套,把它套到,把那睪丸拿出來。」堅持使用棕梠線,利用抽拉法速度快,雞隻也不會流血,而楊師傅從工具包拿出的每樣工具,少說都有幾年的歷史。閹雞陳師傅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閹雞的工具,極為簡便,最重要的就是小刀、小杓、夾子及撐勾,另外還有串有棕櫚線的油管。這個都是我們自己做的,每一個工具都是要我們自己做的,外面的商店也買不到這些工具。」    從過去閹一隻雞賺10塊錢,到現在的50塊,陳師傅還是堅持每次出門幹活都得看農民曆,不是好日子就不閹,就是為了追隨傳統信仰。閹雞陳師傅:「我們信這個甚至還供俸著華陀先師,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是服侍華陀先師,我們這華陀先師傳下來,就剩下這個,就剩下閹雞而已。」只是這樣的閹雞技術,現在已經慢慢沒落。 感嘆過去一起從事閹雞工作的前輩都上了年紀,自己一個人體力有限,也只能放棄接雞場的生意,從前一次就能閹上千隻雞,現在只能接接家庭客,一次閹幾十隻,賺多少算多少,加上現在年輕人學這門技術的意願不高,讓閹雞文化漸漸失傳。技術沒人傳承,文化也就跟著沒落,陳師傅說只要有人肯學,他就願意教,就是想讓流傳百年的閹雞文化,能在台灣紮根,而且持續傳承下去。   農民找來「閹雞ㄟ(人)」,把雞舍裡體格不夠強壯,無法當種公的小公雞閹掉,使牠們失去七情六慾,無法發情和其他小公雞爭鬥、相殘,卻能如吹氣般不斷長肉。這些「閹雞ㄟ」行走在各農戶雞舍間,雖不是正式的獸醫,也沒有使用麻醉手術,但卻非常專業管用。他們僅用1片鋒利的刀片,劃開小公雞肚皮,用彈簧夾具把肚皮肌肉撐開,就以簡單的棕櫚線「鋸掉」小公雞睪丸,完成閹割。公雞如果沒被閹割,雞冠會高張,臉色潮紅;若是被閹割過的小公雞的雞冠,明顯比其他周邊的閹雞高,且臉色也泛紅,顯示牠沒被閹「乾淨」。  公雞不閹,發情以後肉色會變黑、肉質變粗澀。大家愛吃的白斬雞,肉色如象牙般白嫩,看起來討喜,吃起來也細滑順口,這就是閹雞的好處。普通小公雞養6到8週大就要閹掉,這個時候雞隻週齡還小,睪丸也還沒有緊附在大動脈上,切除時比較不會造成大出血,對雞隻也比較安全。整個閹割動作,大致就是拔毛、開胸、取睪,平均50秒就能閹好1隻。通常1隻公雞最多只能養到8、9台斤重,被閹掉後,就可以長到13、14台斤,換肉率很可觀。不過他也說,閹雞的技術有好有壞。正常閹割2週後,小公雞的雞冠,就會萎縮猶如母雞的,臉也會變得比較白淨,如果閹雞技術不好,閹掉2個月,小公雞會再長出半顆睪丸,這時候雞冠又會再長高、臉色泛紅。閹掉的雞,因賀爾蒙影響到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就會開始長肉。  雞的感覺神經比較遲鈍,牠們羽毛下面有很多氣囊,猶如氣球﹔氣囊下才是皮膜、再下面才是肌肉組織。所以被閹割時,表象看起來好像有點殘忍,但事實上痛感不如我們想的那麼嚴重,也不會有大量出血的狀況。閹雞前3、5天,雞場主人會先泡些消炎藥添在飲水內,避免雞隻感染、發炎,閹完也會再這樣做幾天,且避免新閹雞淋到雨。由於動物的傷口癒合速度很快,因此幾乎2、3天內,就可結痂完全康復,等到再養4到6個月才宰殺,這些為了閹雞所用的消炎藥也早已經代謝光,不會影響人體。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