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螢」回來 系列報導(一) :火金姑不見了
城市「螢」回來 系列報導(一) :火金姑不見了
「火金姑、火金姑,閃閃爍爍,幸福快樂的種子…」,在沒有汙染的鄉野間,還能看到螢火蟲的點點亮光,但是像台北市這樣的都市裡,要看到螢火蟲閃爍,卻非常困難。
被稱為台灣生態教父的台大昆蟲系教授楊平世,研究昆蟲一輩子,20多年來在台灣各地從事螢火蟲棲地保育工作。他說,螢火蟲需要好水、好幽靜的環境才能存活,被視為是優質生態的指標,螢火蟲的消失,代表居住環境的惡化。楊平世說,螢火蟲不見,有幾個因素:土地過度開發擠壓了螢火蟲生存空間、使用殺蟲劑或農藥,汙染了環境與水源;都市光害及外來種的侵略。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城市聚集了在此謀生的人口,人來了,樓蓋了,不夠的,就填平水池、變更農地繼續種房子,街燈與霓虹燈照亮了都市的繁華,卻黯淡了螢火蟲的光,台北市的螢火蟲,就是這樣逐漸被趕出去,飛得遠的,在台北市近郊活了下來,繼續閃爍,飛不遠的,半路就說再見。
面對環境的擠壓之外,螢火蟲還有更大的威脅,就是外來種的侵害。台灣人喜歡趕流行,飼養進口物種常成唯一種風潮,但潮流一過,便紛紛放生,偷偷倒進水池、河流中,而這些外來客擠壓了原生種的生存空間,甚至「乞丐趕廟公」,原本居住在此的物種,最後死亡、消失了,螢火蟲,就是如此。
不只如此,由於漂亮蔬果賣相佳,可增加農民收益,因此種植作物過程中,便開始大量使用殺蟲劑、農藥與除草劑,殺死了草,也殺死了蟲;這些化學藥劑、工廠汙水排入水源後,造成水質惡化,住在水裡的昆蟲便無法生存。
火金姑,只能住在好山、好水、好空氣、好幽靜的地方,但是,人不給他們留一方土地、一瓢清水、一片幽靜,他們,只好離去。
離去的,能 再回來嗎?消失的,會重生嗎?當火金姑在台北都心消失超過20年,還能「螢」回來嗎?
用廣播延伸教育視野 ─
由楊平世、燕子所主持的《自然有意思》節目,特別專訪火金姑生態紀錄片「戀戀火金姑」導演張博鈞
主題:螢火蟲系列特輯-火金姑
生態紀錄片導演張博鈞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我瞭解了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