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策展
聲音故事館:擬音─聽見聲音的溫度
職人的眼睛總閃著光,而胡定一老師眼裡的光,不僅散發台灣擬音師的氣魄,也照亮了台灣電影史的聲景。 (文字:周鑫听)
分享至
65
2104
國寶級電影擬音師胡定一的foley人生
節目名稱:國寶級電影擬音師胡定一的foley人生
首播日期:2022/07/21
邀訪來賓:資深電影擬音師 胡定一

 

「這個空罐子模仿馬蹄聲要有節奏…」

「推算盤的時候要注意力道和速度,控制好才會像門的聲音…」

聲音故事館裡「音效的產生」總是讓許多大小朋友愛不釋手,紛紛拿起桌上的道具嘗試當個「擬音師」。

擬音(Foley)指的是電影在後期製作的過程中,為畫面、劇情同步配上音效,而擬音(Foley)這個字也源自於環球電影公司的聲音藝術家─傑克弗里Jack Foley,他當時創建的擬音技術成了後續電影聲音史發展的關鍵。

而在台灣,有一位國寶級的擬音師,駐點在聲音故事館,為參觀的民眾、電台的同仁示範如何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擬音(Foley)」。

 


(圖:胡定一老師在聲音故事館擔任志工,為民眾和電台同仁示範如何用道具擬音)

他是臺灣擬音師─胡定一。榮獲金馬獎殊榮,也是紀錄片「擬音」的主角,至今也是許多國際聲音研究團隊積極採訪與諮詢的專家,胡定一老師對於聲音的想像、敏銳,堪稱是聲音教育的瑰寶。從中影開始累積40多年的擬音經驗,直到現在後人都難以超越。

每個廣播人都是聲音魔術師:無論是運用聲音的表情,用音樂打造節目氛圍,甚至在廣播劇、廣告常出現的音效,都是廣播人讓聽眾「聲歷其境」的關鍵。


(圖:胡定一老師接受《博物大玩家》專訪,於節目現場示範擬音音效)

 

然而這些關於聲音的表現的技巧,不只適用於廣播,也是其他媒體或表演藝術重要的技術之一。其中,音效在電影產業的應用上形成了一門獨特的學問。

今年教育電臺暑假舉辦的實習生培訓特別邀請到胡定一老師為來台北總臺實習的大專院校同學們舉辦講座,除了分享過去的經驗,也揭開電影配音的幕後祕辛。

(圖:胡定一老師為電台暑期實習生們帶來擬音的示範)

諾大的擬音工作室有特製水池、紙材、各種材質的地板…一般人眼中的破銅爛鐵,在這裡卻成了擬音製作裡重要的道具:一張糖果紙在胡定一的手裡幻化成營火的聲音,稻穀也成了踩在雪地裡的腳步聲,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也是從「零」開始。

民國64年考進中影就一頭栽入了聲音的領域。在那個年代要出師,並不是師傅教,而是要自己去學,需要極度細心的觀察和積極的嘗試。剛開始抓不到訣竅時自然會被師傅毫不留情地斥責,沒辦法忍受的便早早離開這個行業,但胡定一不同。

在一次次嘗試、失敗和不放棄的摸索後,逐漸對聲音的掌握有了精準度,胡定一就這樣磨成了擬音大師:看完影片後便能記住所有聲音需要表現的地方,接下來兩天就開始尋找素材,進行擬音配置。

 

「這個圈子其實師傅並不教你,而是你要自己去學。」

 

這樣的學,還需要想像力,共情與共感。配置腳步聲,胡定一不只是單純配合畫面節奏錄製,而是要感受角色的情緒,才能展現舉足輕重的細節。

 

「每一場的音效我們都要重新製作,每部電影都不一樣…」

「演員哀傷的時候,我就要哀傷,才能走出哀傷的腳步聲」

 

或許有些人會用現成的音效資料庫,甚至一個音效一用就是好幾年,但胡定一卻是用他幾十年的經驗,為電影的聲音打造無法被複製的張力。

 

七十多歲的他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台灣擬音史,在臺上示範擬音時神采奕奕,讓年輕的學子看得目不轉睛。職人的眼睛總閃著光,而胡定一老師眼裡的光,不僅散發台灣擬音師的氣魄,也照亮了台灣電影史的聲景。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