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路上讓孩子更好
教育孩子,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站在第一線的教育人員,不只是在課堂上授業解惑,還需要思考孩子未來的路。而如今面對時代的轉變,教育現場也面臨改變的壓力。
除了必須跳脫以往傳統的教育框架,學習運用新的工具為孩子制定學習計畫,也要考量到有些孩子因為家庭、經濟的因素,面臨到學習落差,要適時地拉他們一把,走向正確學習的道路。
所幸,無論老師或是校長,他們沒有放棄孩子,經過不斷地努力,改變校園、也改變孩子一生。
教育電台Channel+主題頻道─教育趨勢主題特別規劃《在教學路上讓孩子更好》系列節目,囊括110年師鐸獎得主,讓我們聽見在教育現場那些溫馨、勵志的故事,也看見教育者的耕耘與奉獻。
有許多特別關注偏鄉、弱勢學生的老師們都有些共同點:將心比心的思考、和學生一起進步的學習熱忱,以及願意打開心防聆聽的柔軟身段。
屏東建國實驗小學教師陳進財雖然已年過花甲,卻樂於學習使用教育科技,在面臨教育體制的轉變時選擇與時俱進,因此在全台因為疫情造成衝擊時,他也能第一時間將所學派上用場,減少陣痛期。
首播日期:2021/09/06
「我的觀念是,孩子做什麼,我就跟著做什麼」
「如果碰到自己不會的,我就去找資料,被挑戰的時候,就是我進步的時候。」
多年的教學經驗也讓他明白,只要你打開心房、放下身段,學生是願意溝通的。但,在教學上最讓他力不從心的,是學生因為家庭因素無法好好學習─許多弱勢的學生都有相同的處境。
在花蓮高工的汪冠宏教育主任,28年的教育生涯全都奉獻給花蓮的孩子們。
他說,花工的孩子們都很單純、善良,許多孩子不是沒有升學的機會,而是因為想要照顧家庭,而在畢業後選擇就業。
首播日期:2021/08/06
但是花蓮的就業機會畢竟不如城市多,為了給孩子鋪路,汪冠宏積極爭取建教合作,甚至主動和中鋼聯繫,終於爭取到暑期實習與機電整合就業導向專班的機會,學生若通過中鋼審查、面試,就能成為員工。
然而,為孩子打造未來的路,從來不是單一個老師就能完全做到的事情。除了需要整個校園的師生都有共識,也需要校長以及更多行政資源的支持也有可能達成。
「校長要讓老師放心,讓老師理解做這件事情的價值,不是為了校長或行政命令」
首播日期:2021/08/18
從民國76年開始擔任教師,現在已經成為基隆市仁愛國小校長的彭麗琦,從教育策略的擬定、執行,到與不同單位的合作,彭麗琦帶頭以身作則,帶領老師從事行動研究、擬定校訂課程,帶頭公開授課,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推動海洋教育、智慧教室…。
行動之前,彭麗琦都會跟老師充分溝通,讓老師充分理解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這麼做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對老師有什麼幫助?
唯獨整個校園上下一心,相互支援,才能真正讓台灣的教育走得更遠。
110年師鐸獎系列專訪《在教學路上讓孩子更好》還有更多教師、校長們的教育故事,歡迎點擊收聽
封面照片來源: Photo by Jonathan Borba on Unsplash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我瞭解了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