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臺主辦第21屆金聲獎校園廣播節目競賽入圍名單出爐!計有教育專題報導獎、社會關懷節目獎及海洋永續特別獎等9類獎項,共45件作品獲得評審團青睞,歡迎聆賞觀摩,為入圍同學加油!
動物探險隊——吉祥又邪惡的蝙蝠
《兒童節目獎》入圍同學 彭增侑、林園婷 參賽理念 許多童話故事常將蝙蝠與反派角色連結,然而對華人社會來說,蝙蝠是帶來福氣的動物。本節目從文化意涵的角度出發,帶出主角「蝙蝠」,再透過有聲劇展現蝙蝠的習性,最後以輕鬆的對話和問答,更詳細介紹蝙蝠。
城堡裡有小學堂
《兒童節目獎》入圍同學 林星喬、范瑈芸、羅可芹 參賽理念 主持人以王室教師的身分,用3人對話的形式向兒童(扮演公主、王子的角色)以及家長(國王、皇后的角色)介紹動物們的有趣冷知識,也包括習性及棲地等知識,讓親子能夠一同學習,以輕鬆的形式一起踏入動物世界的奧妙。倡導保育動物的重要性,並介紹目前動物所面臨的環境問題,輕鬆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體會生命教育,寓教於樂。
性不性由你
《兒童節目獎》入圍同學 謝昀諭、沈峻磊、陳如筠、陳筠鑫、施奕君、朱俊睿 參賽理念 我們的節目旨在向孩子們傳遞關於身體、性別、感情和人際關係的基本知識,以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尊重自己和他人,並能讓他們做出健康、明智的性健康決策。目標是引導他們能有一個開放、支持和無歧視的想法,讓孩子們能夠解決問題、體會他人感受,並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以實現全面的身心健康。也希望能提供正確、和他們年齡相關的性教育,能夠保護自己也能會尊重他人。
你不知道的鄰居台灣狐蝠-花蓮市區的台灣特有種
《兒童節目獎》入圍同學 鄧佩林、謝宜倢、余佳臻 參賽理念 在吵雜的都市中,其實也有野生動物存在。平常我們生活的周遭,若仔細觀察,會發現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鄰居。節目中,我們會介紹花蓮市中意想不到的鄰居-狐蝠。以有趣易懂的方式讓目標受眾了解什麼是狐蝠以及狐蝠的生態。 跟著糊糊、小魚和小傑米一起拜訪住在都市裡的野生動物鄰居—台灣特有種台灣狐蝠,實地觀察狐蝠生態並且帶領小朋友認識狐蝠、了解狐蝠的生存危機。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兒童節目獎》入圍同學 周予婕、徐翊瑄、李孟諭 參賽理念 小時候說過最多的話肯定是為什麼?為什麼鳥會飛,為什麼路上會有車,為什麼我會誕生。 這個節目就是來告訴你到底為什麼!藉由蒼蠅和人腦的冷知識,提供給兒童一些生活上的小知識,也可以讓他們學到學校可能不會太多去講述的內容,增添趣味性。
藝術之韻
《藝術文化節目獎》入圍同學 李品潔、邱慈晴、蘇夢彤 參賽理念 藝術之韻,為介紹八大藝術之節目,透過訪談各藝術領域的專業人士,來為觀眾們介紹不同藝術之美。而本集我們將以廣播的方式來介紹舞蹈這項藝術,我們將帶領聽眾們欣賞舞劇並介紹經典片段,同時也將由專業的舞蹈老師為聽眾朋友們道出舞蹈的魅力所在,更可以由他們自身的故事中看見對舞蹈藝術的熱愛、付出,即使是完全對於舞蹈藝術不甚了解的聽眾們,可以藉由這樣的節目與舞蹈藝術拉近距離,讓舞蹈藝術之美可以被看見。
老天爺給個乩會
《藝術文化節目獎》入圍同學 林辰穎、陳筠蓉、李法盛、范慧麗、王秋涵、鍾奇芮 參賽理念 現代社會中,到廟宇求神問卜的行徑總被冠上「落後」、「迷信」等負面形象,本節目透過採訪台灣當地的乩童,揭開乩童文化的神祕色彩,除乩童本人的真實經驗及濟世救人的心路歷程外,更請教犯罪心理學專家,以理性科學的角度解釋人與宗教信仰間的關係,同時也邀請到民俗專家學者,討論本文化在未來會有什麼樣的發展與轉變。節目希冀向聽眾傳達,宗教信仰本身並無好壞之分,應保有客觀角度看待所有民俗傳統文化。
映像
《藝術文化節目獎》入圍同學 林芝嫺、邱巧聿、劉展庭、張嘉茜 參賽理念 對於日漸凋零的老戲院,轉型是必然,但對於曾經經歷過戲院輝煌時期的人們而言,戲院承載的是休閒娛樂、是青春回憶、更是完整呈現城市 成長的歷史空間,透過電影研究者黃勻祺老師、影像博物館許科長、以 及為老電影歷史服務的志工們的陳述以及期待,能讓更多人瞭解歷史電 影戲院的魅力,以及思考電影產業的發展方向。
喜耳共聽——結緣之路:白沙屯媽祖進香
《藝術文化節目獎》入圍同學 崔 喜 參賽理念 身為一張信仰白紙的主持人崔喜,初次踏上白沙屯拱天宮媽祖的進香之旅,感受到信仰的震撼以外,抱著滿滿的疑惑,走進人群中尋找答案。跟隨媽祖的香燈腳們,為了什麼而走?他們有什麼樣的心願?而服務香燈腳的義工們,頂著烈日,盡己所能的付出,他們獲得什麼?而大家人手一機追蹤媽祖的「白沙屯GPS」是如何誕生?身為軟體開發負責人的吳政賢OA,透過這個APP感受到了什麼樣的美好呢?「親聲經歷,喜耳共聽」就讓崔喜說給你聽。
第21屆金聲獎入圍作品登場!
由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主辦的第21屆金聲獎校園廣播節目競賽入圍名單出爐!本屆計有教育專題報導獎、社會關懷節目獎及海洋永續特別獎等9類獎項,經過評審委員激烈討論後,共45件作品獲得評審團青睞入圍,特別設置本專區讓大家來聆賞、觀摩,為入圍同學加油。
共45集
金融知識通
這是金管會與教育廣播電臺合作推出「金融知識通」廣播節目!希望能提升民眾正確之理財觀念及金融素養,強化民眾金融風險抵抗力,避免金融詐騙、金融剝削等情事,來自金管會的專家們用最生活化的語言,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金融知識,以拓展金融教育的深度及廣度,使金融教育能貼近民眾的日常生活,讓民眾隨時隨地都可吸收金融新知,獲得豐富充實的知識饗宴。
共61集
112-113年 幸福聯合國
播出時間:每週一至週五20:00-20:30 台灣近56萬來自各國的新住民朋友,他們所為何來?其實,跟生活在台灣的每一個人並無不同,都為追求一個幸福人生的可能。 跨國婚姻是全球化的社會現象,但在台灣卻經常被視為「問題」。新住民對台灣社會應是灌注多元文化的寶貴資產,而不應是社會的問題或負擔。我們相信,若能營造友善環境,並透過各種學習資源協助,跨國婚姻中的新住民,必能在台灣安身立命,為台灣的未來貢獻心力。 節目自106年起完全由新住民擔任主持人,邀請來自越南、馬來西亞、印尼、中國大陸及柬埔寨等國新住民,每天由2位來自不同國家之新住民搭配擔任共同主持人,以凸顯文化、觀點及生活經驗的差異與多元性,並激盪出彼此間如何相互欣賞與融合。 節目以新住民本身觀點與親身感受設計節目內容,並藉由新住民母國語言拉近與新住民聽友的距離。為讓各國新住民每天皆能收聽節目,並養成收聽習慣,節目採雙主持、雙語言,並以各國新住民在臺灣的共通語言「國語」為主要溝通語言。 節目內容豐富多元且貼近新住民各個生活面向,透過每日的陪伴,協助新住民經營生活、安頓身心,認識並融合多元文化為依歸。期許新住民朋友與家人、社會關係越來越和諧,培養並發展個人才華,讓幸福越來越真實! 節目內容包括:幸福小筆記單元、幸福學堂主題時間、故鄉的樂音、故鄉的智慧 ◆〔幸福小筆記〕: 5分鐘單元。分享一句好話、一個觀念、一則故事或一道故鄉的美味,就能串起如珍珠般的幸福。 週一【「新」人生心智慧】 為110年新規劃的單元內容,依照來賓的訪談與人生故事,由主持人找出亮點並與之互動,製作成小單元,增加節目的趣味性。 週二【快樂心情曲】 聽家鄉的樂曲也可以貼近離鄉遊子、撫慰鄉愁。本單元分享東南亞新住民及移工朋友母國的流行音樂或樂曲,一解思鄉情愁。 主講人:受邀到節目中專訪的新住民朋友或東南亞音樂達人。 週三【教養一千問】 為110年新規劃的單元,許多新住民父母在子女教養上遇到困擾,與長輩的相處也囿於生長環境而有不同的文化倫常觀念,表達敬意與關懷的行為舉止抑或有不同。 新住民如何在台灣適切扮演父母與為人子女(台灣媳婦、女婿)?本單元將透過與教養專家的對談,闡述家庭與學校教育的互動智慧,提供新住民朋友思考與實踐,為家庭和諧美滿加分。 週四【南風三重奏】 台灣缺乏東南亞文化和語言的教學材料,因此本單元希望透過不同的東南亞語的老師,在空中分享東南亞的語言和文化,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從問候語開始,希望慢慢累積相關教學內容,以利建立台灣的東南亞語言和文化的語音資料庫。本單元亦搭配108年教育部課綱,幫助新住民二代或對東南亞語言和文化有興趣的社會大眾,製作優質的學習教材。 週五【「新」聞報報看】 110年新規劃的單元內容,希冀透過每週一次的新聞快報,讓台灣社會和新住民家庭了解故鄉的新聞,尤其是東南亞國家的政治與社會發展,增加社會大眾對相關時事的掌握。 ◆〔幸福學堂〕 每集約18分鐘主題專訪。週一至週五以多元主題,豐富新住民的生活與學習。 週一幸福大卡司:邀訪新移民朋友分享生活適應經驗;或參與台灣社會各項活動軌跡,如:獲獎、熱心公益、事業有成、開店等成功經驗;二代分享在多元文化家庭成長歷程、多語學習與文化觀察。110年起規劃法律「新」觀點,每月一集,將針對新住民所遇到的各種生活、創業等所會面臨的法律問題,邀請法律系教授來進行對談,希望增加新住民對於法律相關的知識與理解。 週二幸福養生館:從嬰幼兒至老人家照護的養生保健知識;110年起規劃新的主題內容,將邀請新住民朋友分享故鄉的養生或健康的議題,希冀帶進健康養生方面的多元觀點,每月一集。 週三幸福愛傳承:邀訪親職教育專家學者,就不同領域專長分享教養觀念與親子互動技巧與家庭經營分享;110年起新增新住民家庭與社工服務題內容,邀請社工專業人士在節目中關懷高風險的新住民家庭,希望帶領聽眾朋友一起主動關懷社會中經常被漠視和被忽視的課題,每月一集。 週四幸福故事館:演說繪本故事、新移民心情故事,或勵志的文本(書籍、影片)分享;110年起新增飛越東南亞主題,每月一集,透過深入的文化相關內容企劃,帶領社會大眾認識東南亞國家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藉此更深度了解新住民的家鄉,本主題將邀請研究東南亞國家政經及社會發展的專家學者,介紹東南亞國家社會、政治及經濟現況,並前瞻未來發展方向。 週五幸福啦啦隊:有關新移民政策、福利、法律;學位、就業或職業技能進修;新移民大型活動;終身學習資源(NPO、社教館所、各縣市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等);另有自然與環境教育:新住民來到台灣社會生活,如能了解棲身處的自然與環境,包括大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必定能對這塊土地有更多認識與認同。本主題內容邀請自然與環境專家,帶領新住民家庭認識環境相關的知識。 故鄉的樂音(3’) 分享來自新移民母國故鄉的歌曲與音樂。 故鄉的智慧(2’) 分享來自新移民母國故鄉的諺語、格言或生活智慧之言。
共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