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看到田,看到屈原宮,然後再看到左邊的這家雜貨店,然後你就可以到家,回家這件事情很日常,很習以為常,它就是應該這麼的存在著,但後來發現,開始騎的時候,你看到屈原宮後看到工程圍籬,就是開始要蓋大樓的時候,你才真的開始有意識這件事情來了」
會不會有一天,你也會像郭琬琤一樣,突然發現,騎摩托車回鄉的路再也不一樣了。
位在關渡平原的洲美社區,作為台北市最後的一塊稻田,洲美社區歷經大規模區段徵收,從爭取古厝留存、文史保存,土也社區行動協會的創辦人郭琬琤放下社工的身分,回鄉陪伴老家的人們走過徵收的抗爭,如今更關注聚落拆遷後社區型態的轉變,培植青年夥伴成立土角空間,成為青年發展署的「學習性青聚點」,以在地的歷史與生態,導入體驗設計,促進青年對公共議題的討論與參與,今天的專題來聽這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