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第一所師範學校

臺灣第一所師範學校

2
484
邀訪來賓:臺北市立大學教授張弘毅播出日期:2022/01/24

今天我們來聊聊臺灣第一所師範學校。「臺灣第一所師範學校」指的就是今天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一號的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1895年到1945年日本統治臺灣,和當時許多西方殖民帝國不一樣,日本選擇了一種同化政策,也就是所謂的「內地延長主義」,這裡的內地、指的當然就是日本,而目的就是要把臺灣人日本化,因此,首要之務就是培養教日語的師資,於是,1896年創立了「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國語學校的「國語」、當然就是日本語。此外,如果從臺北市立大學的校史來講,校史起源還可以往前一年、追溯到1895年設置位於臺北士林芝山岩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堂」,主要培養通譯人才,而國語學堂設立的第二年、1896年,「國語學堂」改制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學校(也是第一附屬學校),這個「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後來就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小學--今天臺北市士林國小的前身。

 

1896年創立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19年改名「臺北師範學校」、簡稱「北師」,然後1927年又改名「臺北第一師範學校」、簡稱「一師」;同時臺灣總督府也新設置了「臺北第二師範學校」、簡稱「二師」,也就是位於今天臺北市和平東路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不論是國語學校或臺北師範學校,當時都吸引了許多臺灣知識菁英報考就讀,這些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日本時代畢業的傑出校友,可說多不勝數:例如政壇名人吳三連、蔡培火,經濟學家陳炘,文學家吳濁流(本名吳建田),音樂家鄧雨賢及張福興,藝術家如倪蔣懷、黃土水、陳澄波、郭柏川、廖繼春、李梅樹、李澤藩、李石樵等等。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政府在今天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設置「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此後長達34年只招收女子師範生,簡稱「女師」。另一方面,原先的「臺北第二師範學校」、也就是位於今天臺北市和平東路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這個校址,則成立「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簡稱「北師」。從此以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歷史記憶顛覆;今天的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過去日本時代被稱為「北師」,但戰後則因為只招收女學生,變成以「女師」聞名;至於今天臺北市和平東路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因為戰後校名就叫「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反而可以簡稱自己是「北師」(而非日本時代的「二師」)。今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十分重視經營自己的校園記憶,近年在學校入口處西側,還新建大樓設置了「北師美術館」,策展近代臺灣美術史的成果豐碩。

 

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在臺灣教育史上,就是日本時代所創置的臺灣第一所師範學校,素以「北師」聞名,這間「臺北師範」在日本時代、還與臺灣大學醫學院的前身「臺北醫學校」,並稱「臺灣的劍橋、牛津」兩大名校。1979年,「女師」開始招收男學生,並於之後升格改制為「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13年8月1日起,「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兩校,經臺北市政府整併為臺北市立大學,原先臺北體院成為天母校區、原先北市教大則成為博愛校區。

心得筆記
播放時間00:00
古中作樂
古中作樂
首播日期 :
2022/01/17
主持人 :
台北市立大學張弘毅教授、新北市新埔國中馮邦彥老師

【古中作樂】台灣史篇

    喝咖啡喝慣了,您知道「咖啡」是什麼時候傳入台灣?習慣逛百貨公司,您知道「百貨公司」的由來嗎?這些我們平日司空見慣的事物,其實早在一百年就已經開始了。乃至於今日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機,其實早在日本治理臺灣時期,這種近代通訊技術就已經被廣泛運用在人類實際生活上了。

          日治時期台灣民眾的生活,雖不一定波瀾壯闊,卻是面貌豐富且感情滿杯的。「古中作樂-台灣史篇」節目期待聽眾掃去迄今心中仍根深蒂固「殖民」2字的尖銳衝撞感,邀請大家共同懷想老年代的溫潤情懷,踱入早年台灣歷史的幽巷曲弄,一同飛返舊日時光,在老故事裡一起會心開懷。

 

 

60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