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一位清代的文人郁永河,和他所寫的書《裨海紀遊》,透過《裨海紀遊》這本書、讓我們可以看見三百年前的臺灣。三百年前的臺灣,仍然是原住民族為主的社會,由於1683年明鄭戰敗、清朝康熙皇帝剛剛領有臺灣不久,而漢人的移墾城鎮也主要仍然在今天臺南及周邊地區。1697年(康熙36年),有一位杭州人郁永河來到今天臺北的北投採硫磺,因為前一年、福州火藥庫失火,為了重新製作火藥需要硫磺,於是郁永河主動請命來臺灣採硫磺。郁永河一路從福建出發、經廈門、澎湖,到臺灣後,煉硫磺的鍋具等重物、雇船走海路北上,而郁永河本人則是走陸路、從臺南到臺北。從臺南四月七日出發,經過大約十天,郁永河終於抵達臺北,可是當時臺北地貌和今天大不相同,尤其臺北盆地,竟然一片汪洋大水,也就是學者形容的「康熙古臺北湖」。
「康熙古臺北湖」,長什麼樣子呢﹖郁永河在這趟臺灣行旅結束之後寫下的遊記《裨海紀遊》,書中十分詳細的記載,當他抵達臺北後,從今天新北市的八里換乘小船準備前往北投,經過關渡(當時叫甘答門),沒多久,郁永河就看見無邊無際的「康熙古臺北湖」。《裨海紀遊》是這樣描述:「(四月)二十七日,自南崁越小嶺,在海岸間行,巨浪捲雪拍轅下,衣袂為濕。至八里分社,有江水為阻,即淡水也。……(五月)初二日,余與顧君暨僕役平頭共乘海舶,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峙處,曰甘答門,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涘」。「康熙古臺北湖」的形成,簡單說,就是郁永河來臺灣前三年、1694年大地震,臺北盆地陷落所造成。
今天我們重新閱讀《裨海紀遊》,其實看到的是三百年前郁永河的「東方見聞錄」。郁永河書中除了描寫他在臺北如何用布、交換原住民平埔族採集來的硫磺,其實書中描繪從臺南安平、到臺北北投的臺灣行旅,更是讓我們看見當時的臺灣西部平原景象,包括越過96條溪流、經過27個原住民部落,比較今天的現況,可以說是滄海桑田。例如郁永河北上路途聽人說起,桃園南崁「野牛甚多、千百為群」,對照今天桃園已經是臺灣國際航空城,變化十分巨大。《裨海紀遊》紀載:「(四月)二十五日,與王君共一車,兼程進。越高嶺三,至中港社,午餐。……社人謂:……「前路竹塹、南崁,山中野牛甚多,每出千百為群,土番能生致之,候其馴,用之。今郡中輓車牛,強半是也。」。
郁永河《裨海紀遊》提醒我們,臺灣三百年來的歷史變遷,很值得大家重新去認識,下一次或許大家在臺灣西部旅行,尤其臺南、臺北之間,可以對照郁永河《裨海紀遊》記載,來一趟文化深度小旅行。我甚至很渴望,電影導演可以將郁永河《裨海紀遊》重新編劇、透過影像,讓臺灣觀眾好好回味、體驗十七世紀最初臺灣。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圖書館借書,看看郁永河的《裨海紀遊》,看看郁永河這本很特別的「東方見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