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家鄉是什麼樣貌呢? 現在是過去的堆疊,雖然過去的我們來不及參與
但是家鄉的未來一定要有你 有我!
今天地方創生實驗室裡,
創生atcion行動 小風特別邀請到地方創生教母美伶姐為我們分享地方創生政策制定的內容跟地方創生的感動故事。
這位美伶姐,就是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女士,地方創生的政策在她任內定案,美伶姐今天會告訴我們,在硬綁綁的政策背後,地方創生其實是地方上一朵溫柔的花,需要更多人來投入給予養份,才能讓地方更好。
訪談中,美伶姐談到地方創生幾個重要概念:
**地方創生到底是不是社造的進化版?社區變美了,可是人卻不會因為社區變美而留下來!為什麼呢?
**大約從2012年開始,有一波波青年透過農村再生、培根、文化部青年村落計劃、教育部青年署或教育部USR等各種計畫創造青年與地方接軌的機會,這些計畫仍持續進行中,這樣也叫做「地方創生」嗎?
**青年回鄉就要面臨「創業」、「營生」的難題,撐得很辛苦!因此也有不少半途而廢的,政府一直鼓勵地方創生,但實際上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要怎樣才能突破這樣的困境呢?而地方創生應該與返鄉青年畫上等號嗎?
**「所謂地方創生產業」好像不脫小旅行、經營民宿或是精緻化的在地小物(可能是農、漁產加工),雖然跟過去老街樣板化有些差別,帶來一點新鮮感,可是,能不能有更大的想像空間呢?
**地方創生是以地方DNA出發的創生實踐,請美伶姐分享書中的真實案例。
**有人對地方創生抱持悲觀的態度,不要最後變成「地方創傷」或「地方餘生」,聽起來不好聽,但卻是警鐘,美伶姐身為政策制訂者,怎麼看地方創生的發展以及對地方創生的展望。
想深度瞭解地方創生的朋友千萬別錯過了今天的節目。
其實,地方要前進、要發展,不是把其他地方的東西複製貼上就好,而是要去發掘地方的DNA,並且設計出適合方案來推動,在地方顯微鏡單元,小白會為我們介紹如何發現地方的DNA。
在美好的周六下午 歡迎您加入地方創生實驗室,一起來說說家鄉、聊聊地方,參與每個地方對未來的想像
*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