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際時事新聞:亞馬遜創辦人旗下公司成功試射及回收可載人火箭 「鋼鐵人」馬斯克:這不是軌道飛行
2.討論議題 主題:太空科技的普及化、從太空鳥看世界:
主題:太空環境與太空科技:
太空科學研究的高層大氣級電離層領域雖然感覺離我們遙遠,但是對我們的科技以及生活環境其實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電離層會影響無線電波傳遞,從GPS導航訊號、衛星通訊、民航、航海及國際廣播用的短波訊號都會受其影響。位在低軌道的人造衛星亦會受到高層大氣空氣阻力影響,導致軌道飄移,甚至直接墜毀。高層大氣密度所產生的軌道擾動因此也是衛星作業、追蹤不可忽略的環境因素。航海家必須懂海、飛行師必須懂天象、執行太空任務也必須懂太空環境。
邀訪來賓:國立中央大學 太空科學研究所、高空動力實驗室張起維播出日期:2016/04/08
心得筆記
播放時間00:00
哲學的眼睛看世界
- 首播日期 :
- 2015/01/02
- 主持人 :
- 蕭曼屏
聽到「哲學」二字,您是覺得深奧難懂,或,以為是一群不食人間煙火的文化人對生命的無謂喟嘆。事實上,不論是在過去或者現在、東方或者西方,哲學家們在社會中一直扮演著勇於批判與獨立思考角色,哲學也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大量養分與能量。
近年來國內邁入網路發達的資訊社會,資訊與知識快速地流通,哲學這門曾經來自過去百姓生活與對話的文化結晶,在教育界越來越獲得重視,如:在法國一年一度舉辦的高中哲學會考近年來在台灣常被報導,每年的考試題目也倍受國內學界關注。其原因就在於,臺灣教育界越來越重視培養學子思考與表達的方法的重要性,因為唯有讓每一位未來公民懂得對時代與生命提問、反思、自己找出解決方法的能力,這個社會才能走出創新的道路。
「生活 In Design」節目思考到國民哲學思辨能力的重要性,特別於105年度於節目中每個月第一及第三周周五上午10:00-11:00,開闢「哲學的眼睛看世界」單元。希望透過哲學思考觀察國與國之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同時亦透過哲普書籍閱讀,帶動議題,思考公民意識、人我的連結,養成思辨的能力,理解生命的本職與現代公民存在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