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一隻被異地野放、編號568的臺灣黑熊,在返回原棲地途中遭獵人祖孫槍殺,隔年這對祖孫與林業保育署官員攜手將黑熊遺骸送回故鄉,引發社會兩極評論,這起事件讓資深記者蔡惠萍深受觸動,寫下《未完的旅程》,並舉辦東部首場新書發表座談,探討官方與部落如何共同守護臺灣黑熊的未來。
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與晃晃書店攜手舉辦《未完的旅程—一隻臺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東部首場新書發表會,由書籍作者蔡惠萍、紀錄片《一隻臺灣黑熊之死》導演顏妏如,共同分享編號568號臺灣黑熊的故事與保育挑戰。
2022年5月,568號黑熊在異地野放後返家的途中遭獵人獵殺,結束了牠曲折的一生。這隻黑熊曾多次誤入人類聚落,歷經陷阱傷害與兩次野放,最終在返回原棲地大雪山的最後一哩路上遭射殺,此事引發社會廣泛討論與反思。
蔡惠萍因觀看顏妏如導演的紀錄片《一隻臺灣黑熊之死》,深受片中布農族獵人以母語向黑熊道歉的場景觸動,親赴關鍵地點進行深入訪談,最終完成報導文學作品《未完的旅程》,揭露事件背後的人性糾葛與保育困境,也經由次此分享會,共同探討官方與部落如何共同守護臺灣黑熊的未來。
林保署臺東分署長吳昌佑表示,近年臺東山村聚落黑熊出沒頻率增加,黑熊逐漸接近淺山地區,如何讓民眾與黑熊共存,是臺東分署持續努力的方向,分署積極推動黑熊救傷通報機制、改良式獵具換發計畫,以及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希望透過此次座談會,讓黑熊保育觀念深入民眾與孩童心中。
分享會由海端鄉霧鹿國小布農兒童合唱團以傳統歌謠揭開序幕,悠揚合音讓現場觀眾沉浸在布農文化與山林氛圍中。霧鹿國小校長郭惠珍表示,學校過去曾有黑熊造訪的紀錄,此次活動讓學生更了解如何應對黑熊,以及人與自然共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