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乖學堂

首播日期 :
2017/01/12
主持人 :
鄭同僚

一. 節目介紹:節目透過深入淺出的單元設計,帶領聽眾近身觀察實驗教育現場,並蒐羅國內外實驗教育案例,讓家長對於教育有更多想像與選擇。

二. 播出時間:106年1月第二週起週四18:05-19:00隔週播出。

三. 節目單元:

(一)主題單元【我的天空我的學校】

鎖定國內實驗教育學校、機構、自學團、偏鄉原住民弱勢實驗教育、新興實驗教學法,邀請負責人或推動者來賓進行訪談。透過深入的訪談過程,完整的呈現國內實驗教育場域真實樣貌。

(二)小單元一【教育小棧】

針對當周國外教育趨勢進行介紹,或蒐集國外實驗教育樣態,包含:在地特色、學校成立背景、教育理念作敘述介紹,使聽眾全方面了解實驗教育在國際上的趨勢與軌跡。

42
爸媽要知道的實驗教育趨勢

【實驗教育三十年發展現況─專訪教育部潘文忠部長、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   2014年,對台灣體制教育而言,是突破的一年。實驗教育三法正式上路,理念教育有了法源的保障,各地興起辦學熱潮,教育不再只是照著課綱按表操課,得以開啟多元、自由的新局面。   不太乖學堂開課第一堂,邀請到教育部長潘文忠和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說明教育部目前推動實驗教育的具體成效、未來支持的面向,也對一般常見對實驗教育的疑慮做回應。   潘文忠認為,實驗教育三法立法後成為很好的法治基礎,對教育創新、理念實踐、台灣與世界教育,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則說明三法通過後,教育部在短時間內便發布與施行相關的子法,但教育現場的人員慣於以體制內的角度看待實驗教育,與特定教育理念有落差,因此教育部協助縣市政府在行政人力、審議委員理解特定教育理念上做努力,也委託學者訂定相關規範與手冊,使縣市政府及進行實驗教育的學校有參考資料;自105學年度開始,對於參與實驗教育的學校,部裡也提供相關經費補助,並進行輔導與陪伴。   關於經費資源、課程制定與師資的培訓方面的支持,潘文忠表示在法治面建立後,政府更應積極推動支持措施。除了實際投入預算面,更重要的是架構平台,累積更多經驗。現今的實驗教育,多數依然是各地方政府在做推動,如何深刻理解實驗教育真正的核心理念,潘文忠認為行政人員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關於實驗教育計畫,從提案至審查,除了考量預算及行政事務外,更重要的是挖掘不同於過往體制內的師資,使實驗教育發揮最大效益,未來教育部也會跟地方政府持續扮演推手的角色,使計畫更為完整。   潘文忠也提到,對照教育現場,法制面有許多需進行調整的部分,其中師資培育是重要的一塊。若未來更多實驗學校需要人才,應有與過往傳統師資培育體系不同的培育方式,政府若能協助,定會比過往獨自辦理的人數更多。   在課程方面,目前已累積許多豐厚的經驗,有許多已是師資養成者的教師。潘文忠表示,未來會積極推動師資培育改革,建立更符合實驗教育的培育系統。   偏鄉教育很可能透過實驗教育轉型,面對新政策,許多民眾開始擔心:實驗教育是讓孩子變成白老鼠?小校的教育,會不會就此商品化?對此,潘文忠回應,目前台灣面臨少子化、偏鄉人口外移等問題導致孩子減少,為了保障孩子的受教權益,實驗教育是使偏鄉有發展機會的一條出路。實驗教育希望以永續為目標,因此學校理念不應只是解決現況的危機,例如避免廢校或增加學生來源,而應以更長遠的態度面對。   實驗教育的路從小學蓬勃發展、國中開始緊縮,到了高中,許多家長會開始考慮孩子怎麼進入大學。對於如何讓後面的路比現在略寬,潘文忠說,目前已完成一項修法草案,其中有個關鍵,就是讓原來的國中小可以銜接到高中、大學階段。現今大學多元入學、特殊選才已逐漸有機制,實驗教育的孩子並非使用國定課綱做學習,而有更寬廣的學習範圍,不只限於學測、統測、指考。若能使高中後的銜接有更多選擇的機會,潘文忠相信大部分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會在國內教育軌道上繼續學習與發展人生。   擁有長期參與實驗教育的經驗,潘文忠說,實驗教育的彈性對照體制內,有更多在教育中適性發展的機會。孩子能夠依照性向進行更多自主學習,在多元彈性的空間中也培養出許多師資,教師們的教學方法,包括發展出來的教材,都能跟一般體制的教育互相影響和觀摩。潘文忠希望,實驗教育的活力能促使體制學校更活潑,兩者雖是雙軌進行,但也可以看到體制內老師的教學開始轉變。這些轉變例如:對偏鄉教育投入甚多的王政忠主任,號召許多偏鄉老師共同備課;張輝盛老師的學思達有合作、分組教學。   國教署發覺許多老師雖在一般體制,卻在各科目領域皆有不同型態的教學模式,這些創新持續發生在台灣教學現場,並互相影響、激勵。潘文忠相信這種影響未來會逐步擴大,政府也必須開始思考,教師專業發展是否不再只限於制式架構,實驗教育激起的漣漪,應該讓師培部份有機會向前發展。   潘文忠還想對家長們說,未來孩子將因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就業環境,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教學形態上,讓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主要的角色,如此才有更多實際體驗、探索,也能建立更多思辨思考、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習模式。過往老師為主、學生聽課的模式需做較大的改變,而變革需要家長一起支持。潘文忠呼籲,「我們希望孩子是抱著熱情在面對學習、面對他的未來人生,父母就不用太擔心。」許麗娟副署長則提到,其實不論在實驗教育或一般教育裡,都有許多老師正在改變自己的教學,共同尋求更貼近學生需求的方法。整體教育事務需要家長共同支持,也希望給教學現場裡願意改變的老師更多掌聲與鼓勵。 對於教師在學校行政事務繁雜,潘文忠回應,老師用最多的時間跟心力帶領孩子學習,確實才是最大的投資。因此他跟同仁也正在進行行政減量變革,例如:統合視導造成地方政府與學校需準備大量工作,現將過去多項指標、項目,改成較質性的方式,在評鑑上,也做大幅整併與改變。教育部這半年多整理過去與上述有關的條目,約一百多項,整併後已幾乎減半。另外,教師、學校需不斷重複填報教育部資料庫,對此部裡善用數位科技,將幾個系統對接、整理,一次填報可做地方政府或教育部的多種運用。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與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在政府部門實驗教育的推動不遺餘力,台灣奠基三十年的實驗教育發展,未來更令人期待。 更多節目內容請收聽不太乖學堂

樂觀書院青少年哲學俱樂部

【用權威容易,跟孩子講理不簡單─專訪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長唐光華】   不太乖學堂第二集,邀請到長期參與實驗教育的唐光華先生,不僅身為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長、樂觀書院主持人,唐光華也是政務委員唐鳳及從事實驗教育教師唐宗浩的爸爸,和種籽創辦人李雅卿的先生。   從這些經歷看起來,唐光華全家似乎都不太乖,他說從事實驗教育是在1990年,台灣解嚴、民主化後沒幾年,他們只不過是順著民主,追尋比較自由的教育,「我們覺得我們是最乖的」。「不乖」,其實是符合在自由民主體制下的適性教育,尊重每個孩子的特性。   家中孩子都走上不一樣的求學道路,他分享女兒唐鳳念小學時,在家自學的條例尚未通過,按照強迫入學條例,除了學校,無處可去。因此他與太太在唐鳳的成長過程中先後找了六所小學,過程中盡量幫忙找到適合她節奏、學習需要的環境。   踏上不一樣的路,唐光華說,過程中有自己需要調整的部分。曾就讀政大政治系,他自詡為自由主義的信仰者、開明的父親,但即便如此,在傳統文化下還是存有威權。在面對孩子與自己意見相左時,信念裡要尊重小孩,但成長環境難免還是會用權威。生命中的幾個場景,回想起來覺得用權威其實不恰當,重新來過的話,他想盡量跟孩子講理。「但做父親母親很困難」唐光華說,「用權威太容易,讓孩子聽話就是了,但要把道理讓孩子理解或耐心聽孩子講道理,很不容易。」   他回憶,唐鳳小時候跟弟弟唐宗浩打電玩,因認為電玩打來打去,殘忍且無意義,所以剛開始態度強硬。孩子們於是強烈抗議,認為父親根本不了解他們在玩什麼,後來唐光華把身態放低,發現他們透過電玩了解世界文明,甚至學習英文,才恍然大悟,不應以成見對待孩子。另一事件則是唐鳳國中畢業後不進高中,當時她可以保送建中,但拒絕了。後來透過溝通,北政國中校長也表示在建中學不到資訊科學,反而在網路上能與許多同行交流,因此說服他。在這些意見不同、衝突較強烈的時刻,唐光華慶幸,自己還保有講理的能力。   走在不一樣的教育路上,唐光華沒有懷疑過,且越走越覺得該走。在陪伴的過程看到孩子狀況越來越好,就有信心繼續走。他分享美國神話學家坎伯說的故事,中世紀武士尋找聖杯,跟別人結伴,或走別人走過的路都遍尋不著,必須勇敢冒險,踏上不一樣的路,才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聖杯。回到教育,唐光華認為不論另類教育或體制內的孩子,人生並非簡單重複別人的路,每一步,都要自己探索。   對於想進入實驗教育的家長,唐光華分享,另類學校有固定的理念課程,較不會有太多焦慮。若選擇在家自學,家長必須了解孩子的學習需求,找到足夠的學習資源,且因教育還是專業,家長需學習並了解自身侷限與盲點,必要的話,還是部分時間要送到學校,而非全由自己承擔。他也建議家長可以上網與自學社群的豐富學習資源連結,以彌補資源不足的問題。唐光華強調,父母固然有選擇權,但孩子的受教權必須優於父母的選擇權,父母隨時要警覺自身不足之處。建議家長考慮小學階段留在學校,若不適應可轉學,若真要在家自學,鼓勵結成共學團體。瞭解自己的孩子,並進一步理解不同實驗學校、共學團體的性質與理念,以此挑選較符合需求的團體。   唐光華介紹,自主學習促進會是非營利組織,支持自主學習的教育,包括體制內的孩子跟老師、家長、在家自學、另類學校等。網站上有自學地圖,也有各種諮詢服務,促進會裡有很多老師,也會舉辦師資培訓與家長成長團體。這些老師擁有豐富經驗,最近幾個月在全台各地,只要有邀請,他們都願意分享教學經驗與理念。   關於樂觀書院青少年哲學俱樂部,唐光華說,思考對青少年很重要,對於體制最擔心的就是不太讓孩子思考,因此他過去在台北、宜蘭、台中、高雄都開過課程,也到過新竹竹東的原住民部落。目前課程在新店與高雄,另外有一位老師在台南,通常根據學生與家長的需求,臉書上有社群可以互相討論。唐光華認為,國中階段的孩子生命力變化最大,正尋求人生意義,升學壓力又大,是最需要關心的一群,所以哲學俱樂部把重點擺在國中階段。課程不收費,報名條件是孩子一定要喜歡課外閱讀、討論與思考,且是因自己熱愛,而非應父母要求而來。上課過程讓唐光華感到驚訝,孩子的討論能力很強,也學會知道任何事都有不同觀點,對於民主政治培養公民是很好的學習,長大後易與他人合作。   平常在學校很少有機會聽到同學的不同意見,在哲學課裡,孩子會對同儕有不同意見感到興奮。唐光華希望透過哲學,讓孩子們培養對知識的熱愛,也在過程中對人生有所思考。他們會討論生命的意義、有沒有神、人性本善、本惡、正義是什麼等,唐光華認為讓孩子提前思考人生的重要議題,他們能較早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建立目標。   唐光華也談到,雖然自己從事另類教育與在家自學20年,其實最關心的是體制內的孩子、老師、家長,因他們是多數,台灣教育要成功,整個體制內學校必須改變。他鼓勵教育現場的老師,大膽把上課時間撥出三分之一給學生討論,鼓勵孩子看課外書、做專題研究,也建議老師透過提問讓孩子講出真理,這樣的課程,會是師生共同完成的。這些改變可能無助於提高分數,所以就面對到教育部十二年國教全面免試,若免試,至少在國中階段,討論式的上課能夠容易地開展。   哲學思考也不一定無助於學業成績,唐光華分享,台南有位學障的孩子國中自學,在哲學俱樂部裡將近三年,透過課外閱讀吸收的知識,對會考大有幫助,最後考上南一中。他呼籲父母不要被分數綁住,若認為課外書無助於升學競爭非常可惜,因孩子願意看有價值的課外書非常難得,且看這些書後的改變,可能遠比爭取到一點分數來得更有用。   唐光華的經驗提醒家長們,其實不需太憂慮輸在起跑點與學校階段,若將人生歷程拉開,雖然孩子在學校的短暫分數可能不是那麼好,但其實一生是璀璨、有價值的。   更多節目內容歡迎收聽不太乖學堂

阿里山鄉的豐山實驗教育學校

【將學習這件事,回歸學生身上─專訪豐山教學研究處主任蔡佳容、教師戴慧如、家長張腕真】   豐山實驗教育學校轉型至今一年半,目前主要的實驗是國小部混齡教學及新成立的國中部。不太乖學堂這次邀請到豐山教學研究處主任蔡佳容、教師戴慧如,與有著三個在學孩子的媽媽張腕真。   蔡佳容在平地國中有代理三年的經驗,看到大部分教學還是以老師為中心,因此她開始思索,如何將學習回歸到學生身上。105年初,接收到豐山要轉型成實驗學校、實施混齡教學的消息,正好與她的理念不謀而合,於是來到豐山。進來後感覺不輕鬆,因實驗學校在課程設計與教師思維上需要轉化,跟家長溝通、關注學生學習狀態的部份,也需要付出非常多。她說,大家都會認為要到偏鄉,但實際投入的人其實不多,真正來到現場,蔡佳容表示有許多狀況是從沒遇過的,而這些都成為很棒的經驗與突破。   訪問教師,是105學年度教育部的新計畫,希望市區內在教學方面有經驗的老師,能夠一年一聘到偏鄉做支援教學。戴慧如是第一批的訪問教師,她說前兩年參與政大偏鄉實驗教育中心舉辦的師資培訓,與豐山團隊在政大宿舍同居了五個禮拜,豐山老師展現的團隊熱忱、專業對話氛圍非常吸引她,因此在申請訪問教師媒合時心無二致,就選豐山。教育工作年資近20年,戴慧如都在大型學校,後期有機會到日本參訪,看到學習共同體教室的狀況,開始有不同的想法。在豐山的半年,她開始實踐對教育、教學的想像,希望孩子會自己想接下來還要做什麼、學什麼,漸漸地,孩子發覺竟然能夠自己學會,甚至教旁邊的同學。她說,若一班三十個學生,在大班氛圍下很難嘗試,但小校的教學上,是有機會改變的。   張腕真的三個孩子分別在國中、國小和幼兒園就讀。孩子小六時,豐山開始要轉型成「實驗教育學校」,她說其實心裡蠻排斥,因為「實驗」讓家長聽起來,就像白老鼠。家長們最大的考量是國中會考,非常擔心城鄉差距的問題,因鄉村在資源和師資上都較缺乏,後來看到師資是由政大甄選,也發現孩子自主性提高,才逐漸建立對實驗教育的信任。另外,以前離豐山最近的國中,車程要一小時,現在成立了在地國中部,張腕真很慶幸,「孩子每天回來,我們也放心,不用看他一個人出去辛苦。」   最初因希望有外在刺激,張腕真帶著孩子住在斗六,大校人數多,孩子小一讀了將近半個學期,老師還認不出她是誰的家長。後來因孩子想和爸爸一起住,於是毅然決然搬回豐山。張腕真說,小校學生人數少,與老師關係融洽,遇到任何問題隨時提出,能獲得立即的指導與關心,更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村裡的大家像一家人,豐山地區的家長,想法都跟張腕真差不多,她說,只要學校有活動都很願意配合,「孩子有什麼問題,我們都會互相討論,一起解決。」   學校特色課程生活化,引導孩子了解在地資源與特色,例如實際帶孩子去採愛玉籽而不只是看課本的圖片,因此會對當地非常有認同感。以外地人的眼光看豐山,戴慧如認為過去的焗腦文化非常珍貴,於是在課程中帶領孩子探討,並找到村裡唯一的腦丁。腦丁在訪談過程指出,村裡有個過去日本人交換物資的地方,稱為吉所,當地卻沒人知道在哪裡,於是隔天再請腦丁帶著師生到現場,指出正確的位置。戴慧如說,當天去的學生有十位,而他們就是接下來傳承吉所所在的人,非常有意義。   張腕真則分享,山區大多務農,因特色課程了解務農的辛苦,孩子懂得體恤父母而主動投入幫忙,也因此有了共同生活模式及話題,家庭關係更緊密。她認為孩子參與實驗教育後最大的改變是更有自信,印象深刻在2016年底,六、七年級的孩子到台大城鄉所,以簡報介紹豐山。她看到直播影片中,孩子們在一百多人前侃侃而談,表現出來的自信讓張腕真非常感動。以家長的角度,她認為小校不應該廢除,「這些地區外界刺激少,應該讓更多資源進去而不是廢除它,讓孩子們離鄉背井。」   戴慧如分享教師在豐山的一天,「感覺上是安靜的、步調是慢的,但因為沉澱得慢,其實很深厚。」前陣子校路封閉,她六點就起床,七點前到全校學生集合的村辦公室,集合後,大家開始爬山上學。她看到要出發前,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姊姊主動去拿幼稚園、低年級的書包,後面背一個,前面背一個,中年級的孩子則會牽幼稚園小朋友,有些孩子哭鬧,就用早餐引誘他們上山。雖然校路後來修好了,戴慧如跟孩子們約定,要一起爬山上學。   抵達學校後,豐山老師大多住校,常會約七點半到八點二十的時間進行專業對話、特色課程,或領域小組的討論,形成簡單的紀錄彙整。八點半到十二點是學科領域課程時間,中午全校吃廚房煮的菜,師生一起用餐。下午是全混齡的特色課程,晚自習則有老師陪伴,也有許多住校老師利用自由時間,陪進度趕不上的學生學習。   在山上生活,戴慧如跟蔡佳容說,因為離市區遠,每個禮拜上山前必須買齊整周的食物或依靠菜車,晚餐自己準備。她們開玩笑說豐山沒有什麼地方可去,但其實村子每個地方都能去,平常在地的老師會帶大家撈溪蝦、看流星、賞螢。醫療方面,每個禮拜二、四有衛生所醫師駐診,緊急情況就直接開車下山到竹山或斗六,她們說,開車到得了的地方都不算太遠。   找對象在偏鄉會不會是問題?戴慧如回答,老師們通常星期五下午下山,星期天上來,「應該是小別勝新婚吧!」蔡佳容則打趣地說,「我們的網路很快!」大部分老師還是會以家庭為重,確實可能因結婚規劃而離開,不過豐山老師普遍年輕,目前這項隱憂尚不迫切。   蔡佳容認為,鄉村、海邊的孩子有自己存在的價值、特色,但文化刺激少,較不敢發聲。「人應該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因此她也經常思考,孩子們知道自己在豐山,但能不能夠驕傲地到外面跟別人說,他是豐山的孩子?蔡佳容希望能善用自己的經驗,使這群孩子了解他們存在的價值、發揮擁有的能力。   阿里山北邊的豐山實驗學校,有一群教師們熱血嘗試以創新的教學為鄉村孩子找出路,而孩子們不僅學業提升,跟家裡、甚至社區的關係更緊密。期待這樣的經驗可以繼續結晶、擴散,台灣的教育,會有更多不一樣的美麗風景。 更多節目內容請收聽不太乖學堂

【混齡教學、特色課程使孩子多元展能─豐山實驗教育學校校長劉妙珍】

【混齡教育X特色課程=孩子多元展能─專訪豐山實驗教育學校校長劉妙珍】   嘉義阿里山鄉最北邊,有個群山環繞的村子,叫豐山。到平地開車需兩小時,豐山實驗教育學校劉妙珍校長說,自己平常住在學校宿舍,只有需要開會時,才會下山到縣政府,而應不太乖學堂之邀來到台北的車程,則需四小時。   劉妙珍回憶當初遴選到豐山,看到山區孩子的教育需求,便與同仁開始思考,如何讓資源較缺乏的鄉村孩子有更好的學習機會,而豐山實驗教育學校,也是實驗教育的第一批。目前校內幼兒園有八位孩子,國小一到六年級共二十一位,國中部在2016年新成立,七年級有五位孩子。學生全來自豐山當地,幼兒園與國小進行混齡教學,除課內學習,也發展以豐山在地產業、人文、自然資源構成的特色課程,希望孩子從教室走到真實生活裡建立能力、培養自信,回到課堂上更有信心做不一樣的學習,老師也能在不同學習情境中看到孩子的長處,發展多元能力。   過程中,豐山面臨大幅度的調整,從學校的教材、教法,甚至觀念翻轉,都是很大的挑戰。另外,家長也對學校的轉變感到焦慮,於是不論在課程或決策的改變,豐山都會邀其共同參與,不斷在過程中聽取意見、化解疑慮,讓家長知道學校在做什麼。學期間,每次的家長座談會都有不同主題,劉妙珍說,105上學期第一次是簡單報告大綱;第二次針對國中家長,說明課程與孩子個別學習狀況;第三次則是發現課表需要調整,對家長做說明。座談會目的在於意見交流與溝通,也逐漸建立家長對學校的信任。   除了舉辦座談會,豐山也會邀請社區居民、在地耆老擔任教師,將在地產業納入課程設計。105年4月豐山獲邀參加在台北舉辦的未來教育概念展,跟村裡人士討論後,認為愛玉與黑糖產業是豐山的特色,也藉此機會邀請孩子擔任解說員。山區孩子口語表達較弱,有機會到台北展演,對他們是非常大的誘因。因此學校開放小二到小六自由報名,孩子自己擬稿、準備,並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在地製愛玉、黑糖的專家當評審,家長當觀眾,看孩子上台。徵選過程讓劉妙珍非常感動,為了爭取展演機會,孩子們克服恐懼與害羞努力展現,家長們則驚覺原本不起眼的產業、文化,居然能有這麼多故事。社區與家長看見學校不只教教科書,也能將產業、文化、自然結合,讓孩子培養真正的能力,從此越來越認同學校,也會支援相關的教學與活動。   談到新成立的國中部,劉妙珍說,豐山原是傳統國小教育,許多山區學校都面臨孩子在小學六年級畢業後,必須到車程一小時外國中就學的問題。十二歲孩子正處於青春期,在身心尚不穩定的情況下離鄉背井,對孩子來說很殘忍,豐山家長們希望孩子能留在當地,也剛好有契機,因此成立了國中部。創辦過程中,劉妙珍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信心不足,家長雖期待能有在地的國中,卻也會擔心孩子留下,得到的會不會是失去競爭力的教育?   為了使家長安心,豐山開放教室讓家長觀課,甚至找了嘉義縣最大學校合作,成為夥伴學校,共同進行定期評量,將豐山的孩子加入這所學校幾百個學生中做排序,評估孩子的學習狀況。另外也以網路資源記錄孩子的學習歷程,檢視其精熟與尚待加強的部分,適時做課堂補救,家長也能關注孩子的學習。   實施混齡教育,劉妙珍說挑戰在於老師的備課量變大,因兩、三個年級的學生共同上課,必須同時關注到每個孩子的學習,並針對個別狀況做課程規劃,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和心力。另外在課程和教材上的安排要非常縝密,使用教科書或自編教材,在豐山每周的領域課程討論時間就非常重要。家長剛開始會擔心,混齡是不是代表孩子原本一堂40分鐘的課,變成學習時間只有20分鐘?事實上,孩子無法持續專注40分鐘,課程安排孩子一部份時間做自主練習,又因師生比高,老師能夠隨時掌握學習狀況。若某個地方不精熟,在混齡教學情況下,孩子可以即時得到補救教學,程度好的孩子則能學到更高層次的知識與概念。   豐山的教學團隊年輕有活力,但相對經驗不足,劉妙珍說,有資深輔導老師帶著年輕老師們向前走,因此將劣勢轉為優勢。豐山的老師各個帶著使命感上山,但這樣的熱情,需要不斷維持。當老師在教學上遇到困難,身為校長,劉妙珍會提供自身經驗協助,或請外面的教師來觀課、指導,更重要的是讓校園和諧,「有快樂的老師,才有快樂的孩子!」她笑著說。   經過實驗教育,豐山的孩子從原本被動接收轉變成主動表達,甚至會跟校長、老師做溝通。劉妙珍舉例,山區課後補習不容易,學校為了提供較好讀書環境安排晚自習課程,但國中孩子覺得受迫參加,表達抗議。為此,學校與公民老師規畫課程,讓校長、主任與所有國中老師,共同跟孩子們討論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看到孩子們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看法,且以禮貌、溫和的方式堅定說明,劉妙珍說,這是她看到孩子最大的改變,「他們不再只是聽從者,而能有主見。」   學校轉型實驗教育至今,劉妙珍說每個階段都有需要克服的新問題,老實說是條不容易的路,但走得很有成就感,因為看到孩子的成長、老師的轉變。也因背後有強大的支持,遇到困難時有團隊協助,遇到想不通的問題時有老師能請益,劉妙珍說這很重要,「知道這條路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或我們這個團隊在走,而是有很多支持力量。」   踏上不一樣的路,她表示從沒後悔過。有幸參與台灣教育史上的重大轉變,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孩子因實驗教育而多元展能、發揮長處,劉妙珍認為非常有意義。   許多人會擔心小校交通不方便,像是流放邊疆,其實鄉村環境美、人心也美。豐山實驗教育學校是台灣很有可能重生,看到不一樣教育模式的寶地。

【拿掉名詞,回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斷向前滾動的種籽實驗小學】

江國生老師自1997年進種籽,至今已二十年。大學讀劇場相關,畢業後想找晚上可以接演出的工作,剛好種籽需要教語文跟表演的老師,符合他的興趣與專長,於是就開始與種籽的緣份。「當種籽的新老師實在太累,要適應很多地方,還有很多內在糾結需要處理,」江國生回憶到,當時晚上回家需處理白天發生的事,整理好,隔天又要再面對同學。小時候是標準乖孩子,江國生說自己進來種籽才不太乖。在種籽,他發現「小孩」並非從前所認知的統稱群體,而是一個個不同的個體,得好好地看見、了解他們。   家長崔毓庭的孩子目前四年級,原在體制內幼兒園就讀,某次帶孩子參加種籽的活動,回來後孩子自行跟大家宣布,未來的國小學校就是種籽!因孩子本身意願高,加上之前的學習有些無法突破的問題,因此選擇進到種籽。雖然當時對實驗學校不太了解、會擔憂,但崔毓庭覺得種籽環境就像自己小時候的學校一樣,小朋友只是去玩就那麼喜歡,因此有機緣就嘗試看看。   另位家長鄭凱元的大兒子個性較活潑、好動,讀幼稚園時發現被老師貼上「不乖」的標籤,於是他的太太開始打聽是否有較尊重孩子本來特質,並讓他隨自己性格發展的學校,種籽是其中一個。後來老大就讀種籽,老二也隨後進入,鄭凱元就這樣與種籽結緣了十年。他說,把孩子送到學校不代表家長就不需參與,種籽的家長幾乎每周末都有家長聯誼、學校、孩子的活動等,因此除了孩子之間關係緊密,家長彼此也是,一個小孩等於有好幾個大人一起關懷,照顧孩子的壓力不只在一對家長身上,有教師團和其他家長彼此協助、陪伴。   「老人街」是種籽在圖書館前的走廊放了一些沙發,可以曬太陽、看遠山、吹涼風的地方。有時老師有空,突然就跟一個學生開始在這裡促膝長談;有時家長來學校,剛好一個老師有空,也會聊聊現在孩子的狀況;更有時是孩子跑過來,好奇地問:「你是誰的爸爸?你是誰的媽媽?」就這樣聊起來,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會發生。進入種籽,鄭凱元形容是「交了一堆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後大家一起來關顧彼此的孩子。」崔毓庭說:「其實就像以前的大家庭,很多人在共同管理一群小孩,看他們成長。」   江國生老師認為種籽教師團給老師的空間大,創意、想法、執行力得以嘗試,是他一直想留下來的原因。另外,在種籽能夠觀察孩子的日常事件,並從中看到一個人很真實的焦慮、擔心,裡頭又有一些自信、不自信的因素在作祟,比很多戲劇故事還要精采。他笑說,種籽是個他自身也參與其中的互動式舞台劇。   進種籽後,崔毓庭發覺孩子自信心增強、很有自己的想法,且能直接表達出來。她分享以前在帶老大時是用較威權的方式,但當小孩進入種籽後就沒辦法再用同樣的方法,因為孩子會希望從家長身上得到能說服他的答案。剛開始覺得自己不斷被挑戰,因此崔毓庭說,進到種籽改變最大的反而是父母親,讓他們能夠重新來過、成長,透過孩子學習如何待人待己。   種籽小學,課程有分必修和選修。鄭凱元分享大兒子在二年級上學期做了一個決定──只選必修課,沒有任何一堂選修。以前在幼稚園,孩子通常已經知道怎樣的表現,能夠獲得大人的許可或認同,但進到種籽後,開始發現有很多東西要自己想辦法做決定,包括必修、選修,雖然可以跟父母討論,最後做決定的還是自己,因此鄭凱元認為,孩子當時是在進行「排毒」的工作。有趣的是,二年級下學期,孩子就自動自發選課了,因為他發現只有他沒選修課時,其他人都去上別的課,一個人孤伶伶地在旁邊,不好玩!   經歷低年級的「排毒」,鄭凱元的兒子接著在學校都很自在,但在六年級快畢業時,跟所有種籽的小孩一樣,面臨要繼續唸體制外的學校,還是回歸到體制內念書的問題。孩子當時自己決定到一般學校試試,直到國二升國三的暑期輔導,跟父母坦言覺得這樣下去沒什麼意義,商量轉團體自學。這項轉變對家長而言衝擊很大,進入一個鄭凱元和太太都不熟悉、也從來沒預想過的境界。但鄭凱元說,「孩子當下做這決定時,他的成長就完成了,已經跨出勇敢的一步。既然他都那麼勇敢,為什麼我們家長不能跟著他一起勇敢?」抱著這樣的心態,雖然到現在還是忐忑不安,鄭凱元和太太選擇信任與陪伴。   回想孩子進入一般國中的那兩年,鄭凱元發現由於考試與生活壓力,孩子原本在種籽發展出來的外放特質變得封閉,包含回到家跟家長不太有互動,甚至沉迷線上遊戲。但自學後才短短三個月,孩子整個人就又放開,常跟家長聊自己的想法,也不再玩線上遊戲,因為有其他更想玩的事情。例如他想學爵士鼓、程式設計,光學這些就要花很多時間,原來打電玩的時間,自然而然就挪移去學習他想要的課程。   關於種籽畢業生的適應,江國生認為,有個無論是感官或心理層面的豐富童年經驗,能夠一直帶著到國中、高中,甚至大學畢業,對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寶藏,「就算我過去低潮的時候,也會回想起曾經有老師對我很好過。」種籽小學教育中擁有的情感交流、人際互動,及跟大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會深切影響孩子之後如何繼續走下去。   最後,鄭凱元建議想進種籽的家長要敞開心胸,還要有勇氣,勇氣就是「隱隱約約覺得應該要這樣做,但也沒有百分之百肯定的理由,但就覺得應該要這樣做。」雖然選擇種籽後,直到現在還是有親朋好友搞不懂為什麼鄭凱元與太太要做這樣的決定,但幸運的是,在種籽會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崔毓庭則認為選擇之後就相信,相信自己當初的想法,即使在過程中遇到懷疑的地方,還是要相信孩子會找出屬於他自己的樣子,「在這個地方,會有很多帶給他未來的滋養。」   未來不可測,也只有相信,可以肯定的是在種籽有老師、家長、孩子和山水作伴,是一個很幸福的地方。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