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真假掰

首播日期 :
2022/07/03
主持人 :
黃兆徽

數位經濟與資訊科技進步,讓媒體的影響力無孔不入,更攸關社會的發展與文化的形塑,尤其社群媒體在演算法機制下,容易因為同溫層效應而導致假訊息大量流通,甚至限縮公共領域多元意見的討論。「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是108課綱的九大核心素養之一,希望透過節目內容讓聽眾了解媒體,近用媒體、分析媒體、並具產製媒體內容等相關能力,培養現代公民應有的媒體素養能力。

26
人流、金流、資訊流,從烏俄戰爭拆解中共認知作戰手法與因應之道

重要的政治新聞, 一夕之間被藝人的花邊蓋過; 本該實事求是的社會議題, 討論焦點卻集中在真假難辨的梗圖與流言。 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都不是偶然? 擁有數位能力、熟悉查證工具的年輕世代, 卻可能是中共認知作戰的高風險族群? 厭惡藍綠對立、自認為中間選民, 反而更容易成為陰謀論的攻擊對象? 容易誤信假訊息不是因為智商低, 而是因為你被「設計」了! 抵禦認知作戰的隱形威脅,法律、國防、民眾認知, 哪些是突破的關鍵?   本集「媒事繞著地球跑」透過越洋連線, 由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和我們分享中共資訊戰在北美的軌跡。   「媒大媒小很有素」單元則將視角帶回臺灣, 再度邀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Puma老師), 從實際案例剖析「中共對臺認知作戰」的各種招式。   面對多管齊下的人流、金流、資訊流, 不想隨波逐流?請收聽「新聞真.假掰 」,和假訊息說Bye Bye。

AI如何揪出網軍?發文同進同出、朝九晚五、週休二日? PTT創世神杜奕瑾談社群媒體上的「協同性行為」與認知操作

疫情當前,每個生命的逝世都讓人不捨, 關切兒童防疫政策的同時, 藝人轉發貼文,卻引發國內輿論爭執不休的「協同性行為」,到底是什麼?   網路發文週休二日、還有兩小時午休? 多組帳號同時「上班」、準時「下班」? 您有注意過那些「同進同出」的粉專發文時間嗎? 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協同性行為」?! 「協同性行為」,就等同「網軍」、等於散播「假訊息」嗎?   滑開PTT,討論時政、閱讀新聞, 但您有想過,螢幕那端推文、回覆, 和您互動熱烈的「鄉民」,可能是個機器人嗎?   本集「媒事繞著地球跑」連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國際事務經理何蕙安, 與主持人暢談在今年「IFCN國際事實查核年會」的精彩發現, 以及台灣在社區大學針對銀髮族推動「融入式媒體素養課程」的經驗。   「媒大媒小很有素」則邀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 從他創辦PTT的經驗談起,帶您了解「開放、開源、公平」的數位平臺對網路社會的重要性, 以及PTT在數位時代面臨的新挑戰,請收聽「新聞真假掰 」,和假訊息說Bye Bye。

中共的認知作戰手法推陳出新?從俄烏戰爭看「資訊戰」的六大層次?線上線下混合戰該如何因應?專訪沈伯洋

繼上次的精彩分享,沈伯洋教授再次指出俄烏戰爭在資訊攻防的最新發現、六個層次的推進, 六個層次就像六大戰場: 戰場假訊息、戰場後勤假訊息、針對烏克蘭一般民眾的假消息、 針對本國的內宣、針對國外結盟者的輿論戰,及針對國外未結盟國家的輿論。   早在二月戰爭開打的前五個月,俄羅斯就針對全球四十二個國家發動資訊攻擊、駭客攻擊? 從疫苗議題開始「養徒」,再一步步餵養關於戰爭的假訊息? 網站、粉絲團,及YouTube頻道,認知作戰的管道無孔不入?   借鏡俄烏戰爭,我們如何看待中共近百天就更新一次的認知作戰? 俄羅斯針對全世界將近四、五十個國家發動資訊戰,中國甚至可能更多? 這對國際規則角力競逐的「法律戰」極其重要? 一個人不保護自己的個資,受害的是全國? 節目一開始的「媒事繞著地球跑」,連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國際事務經理何蕙安, 與主持人分享美國的「Birds aren't real」事件。這是一場為諷刺假訊息、陰謀論而生的政治運動。 23歲年輕人Peter McIndoe,透過社群網站大肆宣揚「鳥不是真的,都是無人機扮的」, 看似荒謬的主張,竟真的有人相信?Mcldoe的真正目的又是什麼,這集節目說給您聽。   「媒大媒小很有素」單元,則再次邀請長期研究並積極應對認知資訊戰的 沈伯洋教授, 分享他從俄烏戰爭百日後的最新發現,也歸納各種資訊戰的模式供台灣借鏡。 想避免在無形中成為認知作戰下的魁儡?請收聽「新聞真假掰 」,假訊息Bye Bye。

我確診了!該如何避免傳染給家人?怎麼做才能快快恢復健康?

潛伏期短、病程也變短, 新型冠狀病毒不斷演化,在擬定作戰守則之前, 我們真的好好認識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了嗎?   一人陽性,全家確診!如何避免把病毒傳染給同住家人? 居家隔離期間,該吃什麼、做什麼,才能兼顧身、心健康? 何時可能恢復正常生活?我們該做好哪些準備? 打了疫苗卻還是確診,難道白白挨針了嗎? 感染後什麼時候需要吃新冠口服藥?用藥禁忌有哪些? 更多重要的疫苗與新冠用藥知識,一次說給您聽。   本集「媒事繞著地球跑」再次透過越洋連線, 邀請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 和我們分享為什麼加拿大民眾可以對資訊戰有較高的免疫力。   「媒大媒小很有素」單元專訪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謝思民, 他除了是目前第一線抗疫的醫師, 更從天花、H1N1、到COVID-19,二十年來多次主持國家重要疫苗的臨床試驗, 讓謝醫師陪您建立正確的防疫與疫苗知識。

如何用幽默感來抵禦假訊息攻擊?推動數位轉型,即將成立的「數位發展部」(MODA)負責踩油門、誰來踩煞車?

從電腦天才到網路創業家,再到台灣最年輕的政務委員,   唐鳳近年在網路世界擁有極高的人氣和聲量, 但當您在社群媒體上看到唐鳳的影音,卻很可能根本不是本人的發言?   曾經是國際知名電腦駭客的唐鳳,如何看待自己成為假訊息的「當事人」? 深偽科技日新月異、眼見再也不能為憑,媒體素養會是我們面對假訊息最後的防線?   在資訊紛雜的年代,幽默闢謠、群眾協作, 如何幫助我們重建民主,尋回公眾討論的品質? 提倡「開放政府」、「資訊透明」的唐鳳,如何協助台灣抵禦假訊息攻擊?   唐鳳擔任召集人的行政院「數位發展部」即將掛牌運作,這個新部會要做什麼? 推動數位轉型,為什麼台灣需要成立新的「數位發展部」? NCC踩煞車、數發部MODA踩油門,   新舊部會將如何分工,促進臺灣數位發展? 本集「新聞真假掰」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分享對數位世界的觀察與觀點, 並帶我們一窺即將掛牌成立的「行政院數位發展部」。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