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主權在民的時代,政府為了服務人民而設立,人民才是頭家。但如果有人積欠國家稅款不繳納、或是違反防疫規定被裁罰也不繳罰款,這些行為顯然侵害我們這些「頭家」的權益,那麼誰能維護我們的權益呢?今天就是要跟各位聽眾介紹專門幫我們這些「頭家」催收稅款、罰款,維護人民頭家應有權益的「法部務行政執行署」。今天我們就邀請到行政執行署的副署長吳義聰,請他跟聽眾朋友聊聊行政執行署有那些業務?這些業務對民眾權益有何影響?又跟社會公平正義什麼關聯?
生活法律通
- 首播日期 :
- 2020/02/21
- 主持人 :
- 蕭曼屏、徐嘉妮
公民社會是一個概括的名詞,其包含的內涵多樣,主要是:理性而積極的公民意識,如此一來,可提供公民理性、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行為準則。因此,人民透過自動的參與,將可逐漸培養關懷公共事務的公民意識;而且,若親自參與公共結社網絡的運作,還能獲得實際參與行動的機會,進一步養成自我管理和理性論辯的精神。由此看來,為了落實公民社會在台灣的目標,藉由法律知識的補充,在於強化學生的公民意識,並藉此養成現代社會公民之必備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