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對布袋戲是很有感情的。」真雲林閣布袋戲團的團長:李京曄(Lí King-ia̍p)如是說。親身的經驗,他現在到台灣各地巡演,布袋戲依然很受歡迎,全台的布袋戲團依然有幾千團。
然而,從古冊戲,劍俠戲到金光戲,傳統的觀眾漸漸老朽,新的一代呢?布袋戲曾引領風騷,但現在有點落後於時代了。(霹靂布袋戲另當別論)
李京曄有新頭腦。
他想用新的劇本,新的想法,新的舞台,做適合當下現代人的布袋戲。如《幽冥節度使》,用歌仔戲的曲牌來寫布袋戲的配樂,還真著味(tio̍h-bī),摘取《西遊記》短小的一頁來延伸發揮,寫的是「夫妻的感情」,一洗我們對《西遊記》打打殺殺的印象。
布偶是木頭刻的,可讓感情飽滿動人。
李京曄以《幽冥節度使》掄得2016年傳藝金曲獎的年度表演新秀獎,更不要說台灣最重要的雲林國際偶戲節,李京曄得過多次金掌獎。
從父親手中接下戲團的重擔後,李京曄對布袋戲有深深的思考。是否,布袋戲可以開創新路,可以感動人?
京曄為何想做新布袋戲?因有一次邀請某位做「公仔」的老師來上課。對布袋戲不熟稔的老師,為了上課去找相關資料,發現越來越不喜歡布袋戲,因為都是武打風格,罕有其他類型。若拿電影來比喻,只有武打片沒有文藝片喜劇歌舞等等,布袋戲若提供各種類型,讓觀眾有多樣的選擇,那該多好。
例如即將公演的《夢斷情河》,就改編自莎士比亞,布袋戲的類型,可以像金光戲那般飛天縱地。
除了新創,基本功更為重要,尤其是台灣話,相當有韻味,發展出的口白藝術,可說是布袋戲的核心。我們就從氣口(khuì-kháu)談起,有的派別比較有詩詞腹內(pak-lāi),或緊捷快(kín-tsia̍p-khuài),也有古早氣(kóo-tsá-khuì),每個派別的鋩角(mê-kak)不同,還有生旦淨末丑,男女老幼,喜怒哀樂,詩詞對子,流行歌,唸khò-á(數來寶)等等⋯⋯全都由「主演」一個人來變化百般聲音,還要掌握整齣戲的燈光、音樂、操偶師、節奏。布袋戲的功夫,可說獨步全球。
這次節目的隆重敬獻,京曄團長在空中表演千變萬化的口白,實在是精彩萬分,讓人耳朵捨不得離開廣播聲音啊。
歡迎收聽 拍破台語顛倒勇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