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然後實踐─專訪台中磊川安怡維老師、章淑婷老師、鄭宛青家長】

【相信,然後實踐─專訪台中磊川安怡維老師、章淑婷老師、鄭宛青家長】

0
241
邀訪來賓:播出日期:2017/12/28

【相信,然後實踐─專訪台中磊川安怡維老師、章淑婷老師、鄭宛青家長】

 

過去在花蓮念書時,安怡維老師便深受「華德福」三個斗大的字吸引,想更深入瞭解的她到了宜蘭慈心華德福,向有華德福經驗的教師學習並交流。結婚後搬遷至台中,因緣際會下進入了磊川幼兒園部──娃得福,開始了華德福老師生涯。在幼兒園帶了兩屆畢業生,安怡維很希望能夠有機會看見接受華德福教育的孩子在更高年齡層的成長變化,默默許下進入小學的心願。正好,在第七年她進入了小學部,參與孩子每個年齡層的經驗讓她得以印證書上兒童發展與理論的連結,如今將孩子帶到了小三,安怡維在磊川已十年。

 

家長鄭宛青有兩個孩子,自幼兒園開始就在磊川就讀,她笑說「是孩子帶著我們一路進去的。」大孩子在鄭宛青一手帶大的過程中有情感受創的經驗,因此個性較退縮,但對畫畫、唱歌等藝術等方面有天份。鄭宛青在尋找合適學校的路上遇見磊川,加上距離家裡也不遠,就此結緣。因想給孩子健康的財富選擇了華德福,她認為「健康」不只身體,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在實驗教育的現場一路和孩子相伴學習,看見他原先退縮的個性向前了,變得可以與人交流、面對困難並解決問題,家庭也跟著孩子的規律共同成長。

 

在磊川的小學部任教四年的章淑婷老師則表示,會認識華德福是因為自己的女兒。女兒在公立國小讀了一年,章淑婷總認為教育不應是這麼一回事,後因一位華德福老師的介紹,女兒便幸運地進入華德福學校就讀。為了瞭解華德福教育,章淑婷主動參與師訓課程,在培訓過程中感受到教育的真正樣貌,後來便成為華德福教師。成為華德福教師並不需要教師證照,「但最重要的就是在過程中,老師必須持續不斷地開放,一直學一直學,那個學是沒有止盡的。」她說。沒有盡頭的學習來自孩子的需要,老師必須長得更快才能適當地陪伴孩子成長,「否則很快就會被自己淘汰掉。」

 

鄭宛青目前也正參與師訓課程,「越上越開心!」她笑說每天背著包包去上學都收穫滿滿,好可惜小時候沒有華德福學校。鄭宛青認為,在師訓課程中不僅能夠瞭解孩子上課的過程,也可藉此預備孩子的未來,更清楚陪伴方式後家庭就能跟著合作。在學習的歷程裡「大家是一起長大」,家長跟著小孩、教師團共同成長,社群更是強大的連結,家長互相交流、提醒和幫助,也因此她感受到實驗教育是一群人共同努力的。與親戚在一般學校的孩子比較,鄭宛青的孩子在學業學習上較慢,但她不希望孩子被社會既定價值貼標籤。比起成績,鄭宛青反而期待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知道自己會什麼、想要什麼,「這其實更重要。」她說。

 

華德福教育下的孩子,與其他體系的孩子有何不同?鄭宛青分享,自己家庭作息非常規律,早上起床,下午睡,晚上八點預備入睡,孩子不論在家或出門旅遊,都是按照這個作息。另因自己家庭不會打罵孩子,選擇傾聽並關注其情感問題,她觀察到這造成孩子很大樣貌的不同,比起親戚的孩子,自己小孩使用的語言淺顯,較不帶功利。關於選擇好學校,鄭宛青認為「讓自己成為好家長比選擇好學校更重要。」好家長才能使學校變好,進而使社會更美好,教育移民太辛苦了。她也提到,華德福教育對她和孩子來說的確是一個好選擇,但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家長們應該依照自身家庭以及孩子狀況做決定,「你願意為這個孩子、為這個社會努力些什麼?」

 

章淑婷表示,教師們在磊川持續教導孩子如何面對、解決問題,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瞭解自我、自我表達及自我保護。她提到,哪怕只是遊戲,孩子之間也可能產生衝突,因此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又不傷害對方,自幼兒園就能開始學習,而經過這樣的培養,孩子的能力會很不一樣。目前是七年級的班導師,章淑婷每天早上八點進教室後,所有的注意力就放在學生身上,即使不是自己的授課時間,也會坐在教室後面和學生一起上課,大約晚上六點半離開,回家或隔天早上另外備課。即使工作時數這麼長,她卻答道,「對我來講這是生活,不是工作。」這樣的生活裡有她在學校的教學,有孩子和個人成長,幸運的是這全都能在同個場域裡發生。

 

安怡維在華德福的學生身上看見不怕遇到困難的能力,磊川讓孩子學會自己生存,並在既有的能力中去面對、解決問題,而這是遠比學習知識更實用的。她說,孩子可能沒有辦法考上最好的學校,「但若能用熱情對社會付出、回饋,這反而更重要。」

 

鄭宛青坦言,在進入華德福體系前,的確非常擔心孩子未來因升學必須離開這個體系後的銜接問題。但後來漸漸將擔心放下,甚至樂觀其成,相信只要孩子願意努力,未來不成問題。關於孩子畢業後的圖像,鄭宛青希望是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若是公車司機、消防隊員也很好,「只要能夠照顧好自己,而且他喜歡最重要,不是我喜歡。」她笑說。

 

章淑婷則認為華德福教育不具銜接問題,因華德福基本理念即為教導孩子具備足夠能力指導自己的生活,「要他具備的是能力,所以他可以有能力解決問題、獲得知識、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認識自己。」無須擔心孩子對新體制適應不良,因他本身已有足夠能力去面對變異的環境。

 

兩位老師一致認為身為華德福教師,在教育路上最大的挑戰是追尋自我的成長。因學生的學習快速、不斷地想要學習更多、想試試看,因此會給老師許多挑戰。過程中對老師來說,如何看得比學生更高,或者真實地看見問題,是較困難的部份,但同時也是激勵。

 

對於想進入實驗教育的家長,鄭宛青建議不論選擇怎樣的教育方式,當做出選擇後就相信,學著認識、接受,並且實踐教育理念。另外,教育的責任不只在於學校負擔,需要家長、老師、孩子攜手共同努力,打造學習樂園。

心得筆記
播放時間00:00
不太乖學堂
不太乖學堂
首播日期 :
2017/01/12
主持人 :
鄭同僚

一. 節目介紹:節目透過深入淺出的單元設計,帶領聽眾近身觀察實驗教育現場,並蒐羅國內外實驗教育案例,讓家長對於教育有更多想像與選擇。

二. 播出時間:106年1月第二週起週四18:05-19:00隔週播出。

三. 節目單元:

(一)主題單元【我的天空我的學校】

鎖定國內實驗教育學校、機構、自學團、偏鄉原住民弱勢實驗教育、新興實驗教學法,邀請負責人或推動者來賓進行訪談。透過深入的訪談過程,完整的呈現國內實驗教育場域真實樣貌。

(二)小單元一【教育小棧】

針對當周國外教育趨勢進行介紹,或蒐集國外實驗教育樣態,包含:在地特色、學校成立背景、教育理念作敘述介紹,使聽眾全方面了解實驗教育在國際上的趨勢與軌跡。

42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