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發表《OECD家庭資料庫:臺灣家庭與兒少權益指標的比較2024年版》報告書,這份報告將臺灣指標,包含家庭結構變化、低出生體重率、青少年自殺率等數值,與OECD國家的數據比較,檢視臺灣家庭與兒少發展現況,並呼籲政府持續關注兒少權益與家庭支持政策。
臺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郭貞蘭表示,從2013年開始,就開始透過跨國比較的方式,利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立的家庭資料庫,把臺灣的數據與OECD國家做比較與彙整,每一年都會更新資料,每兩年出版一次。從報告可發現家庭結構變化明顯,臺灣夫妻家庭占比由2011年57.24%下降至2023年52.78%,單人家庭比率由2011年10.12%上升至2023年15.4%,單親家庭從2011年9.31%上升至2023年10.57%。
和OECD國家相較,郭貞蘭副教授提到,臺灣的夫妻家庭占比仍較高,其中有子女的夫妻家庭比率也高於OECD國家平均,無子女的夫妻家庭和單人家庭比率則低於OECD國家平均。
另外,青少年自殺率方面,報告顯示,OECD國家2021年平均為每10萬人有6.5人自殺,臺灣青少年自殺率從2021年每10萬人有4.5人自殺,上升至2023年每10萬人有7人自殺。
臺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暨所長張書森表示,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率逐年上升,經由研究發現,跟父母離婚率、網路使用率、失眠困擾、自殺想法或企圖等比率上升有關,另外就是有越來越多青少年認為自殺是「個人權利」。
要如何採取預防措施,張書森教授建議,除了幫助青少年改善心理困擾,也要因應家庭結構的變化,提供兒少支持,讓家事商談、家事服務,不只對父母也是對子女保護,同時建立安全網路使用環境,並加強校園防墜等方面多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