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國內外流感疫情升溫,臺灣與鄰近國家日本、韓國患者人數皆創下數年來新高,使得民眾開始意識到疫苗接種的重要性,為了提升國人對防疫的重視與積極預防觀念,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攜手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舉辦衛教記者會,共同呼籲「預防重症缺一不可,流感加新冠疫苗才夠罩」。
國外研究發現,有14%的患者可能同時感染流感及新冠病毒,而這類患者在住加護病房、插管等重症及死亡的風險將倍增,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醫師特別提醒,疫情詭譎多變,不要等到疫情爆發才一窩蜂接種疫苗,應不論疫情,都要盡早完成疫苗接種,因疫苗接種完都要兩週才會產生保護力,有可能在還沒有產生保護力前就感染流感或新冠。
即便全民都可以施打疫苗,但是高風險族群更需要施打疫苗,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曹玉婷醫師說明,高風險族群包含慢性肝衰竭、慢性心臟衰竭,為身體的重要器官,另外像是癌症、愛滋病毒、糖尿病等會讓病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最後則是過重與肥胖也是高風險族群之一,以上這些患者都要儘速接種流感、新冠病毒。
新冠疫苗的安全性一直是影響民眾接種意願的主要原因之一,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醫師表示,目前新冠疫苗已降低劑量且更新注射劑型,減少了接種後的不適反應,常見的局部紅腫、輕微疼痛感通常會在數天內自行消退,對於免疫功能低下者、長者與慢性病患者,強烈建議儘早接種,以獲得最佳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