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推動原鄉食農教育,設計系統性且多樣化的課程,邀請部落耆老與講師前進校園,引導孩子們認識族群飲食與農耕文化,以增進自我認同、培養對土地的關懷。
依照學校鄰近部落的特色設計課程,花蓮農改場引導月眉國小學童學習種植和料理火蔥;教導化仁國小辨識田間野菜;透過繪本帶領銅門國小學童瞭解山胡椒在部落文化中的重要性。更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攜手設計布農小米、布農豆豆及布農水田生態等三項食農教育課程,前進卓清國小、卓樂國小及太平國小。
花蓮農改場表示,偏鄉地區人口老化,原鄉的傳統農耕知識與食農文化正面臨失傳危機,透過課程,不僅傳授孩子們相關知識,保存珍貴的文化資產,同時也讓孩子們深刻體會部落傳統生活的智慧以及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態度,為食農文化傳承種下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