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團隊夥伴俊傑教導孩子觀察鰻魚,注意魚類的特徵差異
  • 五漁村How野青年團隊夥伴沂儒帶領孩童認識東部大溪川
  • 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團隊夥伴珮蓉利用標本帶領孩子認識鰻魚
  • 五漁村How野青年團隊於外澳石空古道辦理戶外教育培力工作營。

從Dreamer到Changemaker 青年以行動「漁」地方相遇

0
0
發佈:廖南瑛來源:臺北上架時間:2024/09/15 16:44:54

為鼓勵青年參與地方,將想法化為實踐,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藉由學習性青聚點在地課程及蹲點見習,開啟青年對地方的認識,並透過Changemaker計畫,鼓勵關心地方事務的青年發起實際行動。113年行動團隊「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及「五漁村How野青年」成員,皆從Dreamer培訓開始認識地方、參與地方事務,並以具體行動展開「漁」海相遇的創生之路。

 

位於彰化鹿港的「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多年來關注鰻魚產業及海洋議題,創辦人之一的趙俊傑因返鄉接班家中鰻魚事業,109年起主動搜尋相關資訊參加青年署Dreamer培訓,不僅認識家鄉文化及產業特色,更與團隊夥伴郭珮蓉合作,於隔年成立工作室申請Changemaker計畫,從鰻魚餐食開發、養殖人分享、教案開發等,讓產業不再只是外銷,後續更擴大關注海洋及環境教育。團隊今年更提出「藍色彰化,濱海童行」計畫,走進校園,透過設計多元課程與兒童營隊,讓更多學生與團隊成員共同關心彰化沿海發展和保育。

 

而「五漁村How野青年」團隊成員因受宜蘭五漁村山、海資源及當地生活吸引,於111年先後從臺北移居至頭城。其中具有教育企劃、解說員專業背景的莊沂儒,112年擔任青年署學習性青聚點蹲點見習生,過程中觀察到五漁村學童因為父母工作忙碌、3C影響,以及地方青年陪伴人口的缺乏,對家鄉陌生而有距離感。於是,團隊今年申請Changemaker計畫,提出「海村囝仔小學堂—青幼共學提案」行動,透過青幼共學,設計文化及產業空間遊戲式走讀,使青年成為傳統與現代的橋樑,轉譯在地的自然人文知識,帶領地方學童探索家鄉環境。

 

青年署推動Changemaker計畫,鼓勵青年組成團隊,以行動展現自己對家鄉土地的熱愛,想認識更多青年在地方的行動故事嗎?趕快來關注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官網,以及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官網,並加入青年署臉書粉絲專頁掌握最新消息吧。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