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競賽共有來自海內外1,069隊伍報名,只有6%的團隊能夠進入決賽。
  • 「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指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家實驗研究院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共同主辦。教育部張廖萬堅次長(中)頒發感謝狀。
  • 監察院范巽綠監委在擔任高雄市教育局局長期間推動「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也特別出席頒獎典禮。
  • 台北市長安國小學生陳資涵、盧宜青、黃于玹(右到左)獲國小組第一名。右為指導老師薛永華。學生說,澤龜的飼養需要光照來促進龜甲的生長與汰換,但也造成藻類增生,影響缸內的水質與衛生,讓澤龜染上綠色色素。同時清洗非常費工夫,因此展開研究。。

讓科學變迷人 2024「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頒獎

0
1
發佈:張毓芹來源:臺北上架時間:2024/06/29 16:33:34

今年邁入第11年的「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今天(29日)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辦決賽暨頒獎典禮,今年除了首度將頒獎典禮移師北部,也是首次女性參賽選手數高於男性,另外,今年再度開放國際隊伍參與競賽,更有來自馬來西亞與澳門的團隊進入決賽。

-

「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今年共有來自海內外1,069隊伍報名,包含大陸地區、澳門、越南及馬來西亞等地皆有作品參賽,已連續4年報名隊伍數超過千件,只有6%的團隊能夠進入決賽。

 

教育部張廖萬堅次長表示,「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讓人跟科學結合,鼓勵人們從生活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要能幫生活周遭的人解決問題就是科學,有趣的競賽引起其他國家學生團隊的重視與參加, 108課綱的科學素養重視探究與實作,也將投入更多資源。

 

監察院范巽綠監委特別出席頒獎典禮,她表示,競賽邁入第11年相當不容易,從小學到高中、大專的學生,以漫畫、短片的方式解釋科學的現象是競賽迷人的地方,而未來臺灣的人才還需要創新思考與解決問題、團隊合作的能力。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劉火欽館長表示,競賽讓參賽同學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科學原理,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主角,讓科學可以扎根心中。

 

「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共分六組,分別為國小、國中、普高、技高、教師與大專社會組,臺北市長安國小以「龜龜的綠色憂傷」研究飼養地圖龜時藻類的影響獲國小組第一名。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