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紫彤《力求失真的嗓音》展覽計畫(圖片提供:李紫彤)
  • 柯良志《雙鉤廓填-柯良志創作個展》展覽計畫(圖片提供:柯良志)
  • 徐瑞謙《翻閱165頁的厚度》展覽計畫(圖片提供:徐瑞謙)
  • 彭弘智《未完成之作——當靈媒作為編劇》展覽計畫(圖片提供:彭弘智)

北美館TFAM徵件結果揭曉 4藝術家入選個展114年下半年登場

0
2
    發佈:周明慧來源:臺北上架時間:2024/06/26 17:15:05

    臺北市立美術館114年TFAM年度個展徵件結果揭曉,包括李紫彤 《力求失真的嗓音》、柯良志 《雙鉤廓填-柯良志創作個展》、徐瑞謙《翻閱165頁的厚度》、彭弘智 《未完成之作—當靈媒作為編劇》等4位藝術創作者入選,預計在明(114)年下半年於北美館三樓展出4檔個展。

     

    北美館表示,TFAM年度個展徵件入選者李紫彤的《力求失真的嗓音》,透過參與式寫作計畫,邀集各國民眾分享冷戰後遭受政治暴力的親友經歷,而後由作家、歷史學家等「迎靈者」創造社群帳號並同理為各個角色發言。另一件實驗紀錄片以去中心精神與人類學田野方法,探索國家或群體中的少數如何療癒過去的創傷,以及創作與政治敘事在社會中的進程。

     

    《雙鉤廓填-柯良志創作個展》取自工地外圍鐵皮的觀察經驗,常由油漆以「雙鉤廓填」法描繪工程資訊文字,藝術家探討書法和現代商業字體、當下與臨摹之間的交叉思考,一種既人工又機械式的矛盾狀態。透過仿造工地圍籬的場域,將展場轉化為具臨場感的書寫計畫空間;另蒐集、取材自路上的非標準字,加上各式碑帖用筆加以臨寫,提供觀眾思索關於碑帖在翻刻之間不斷失真的狀態,以及對於觀看視野與大眾書寫的開拓。

     

    徐瑞謙《翻閱165頁的厚度》,探索材料、物件的潛力,在沒有明確被定義用途的狀態下,藝術家透過切削、燒熔、堆疊與散落等動作後留下的痕跡,讓材料加工後仍是材料,形塑出不同觀看的視角,試圖開啟觀眾對於物質不同於往常的認知方式,從中體現生活中人與物交會之際,得以在其中游移感知的各種可能。

     

    彭弘智 《未完成之作—當靈媒作為編劇》,探究臺灣劇場界三位已逝觀念開拓者的影響,藝術家透過靈媒與觀落陰,與已故的劇作家溝通、跨界共創新作品,並透過相關表演團體合作,拍攝為電影式的影像內容。展覽也嘗試以大型機械裝置,引領觀眾進入象徵另一個世界的通道空間,藉此探索超越知識論的可能性。

     

    北美館表示,本次TFAM年度個展徵件評審包含館內外7位委員,分別為劉俊蘭、賴香伶、陳泰松、黃建宏、黃舒屏、王俊傑、蘇珀琪,4位藝術家的入選計畫預計在114年下半年於北美館三樓展出。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