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定義
維基百科的機器人定義,「機器人乃是藉由電腦程式或電子電路所運作之自主或半自主式之機電系統,常由於具有近似生物的外觀或足以展現自主性的行為讓人感覺它具有智慧或自己的想法」交大電機系楊谷洋教授指出定義機器人的關鍵,機器人而有別於其他的工具,應具備兩個基本的特質,一是可移動性(mobility),另一是自主性(autonomy),前者指的是機器人必須會動,而且要動的夠靈活,後者意味者它能因應環境的不確定性與變化,運用智慧產生合宜的應對。工程的領域來看,機器人長得不一定要跟人一樣,強調的還是移動性跟自主性的功能設計。
智慧型機器人運作
交通大學電機系楊谷洋教授說明機器人的運作方式,是感測器技術、機械運動、人工智慧演算法彼此互相溝通協調,機器人各項功能如果沒有串聯清楚,就好像一個人知道他很聰明卻又發現行為很白目。人類的構造非常的精緻,是現在機器人設計無法達到的目標,以人類的皮膚為例,每一寸肌膚都佈滿著觸感,相對機器人只有一個金屬外殼,機器人的雙足行走也不如人類協調,但是因為人類的生活環境都是以雙足行走思維設計,科學家依舊不放棄研發雙足型機器人。目前許多機器人研發公司,都是智慧型手機品牌公司,因為智慧型手機已經具備人工智慧能力和感測器技術,只需要增加設備移動能力,就可以製造出機器人。
機器人在產業應用範疇
老年化社會及將來臨,醫療與照護型機器人將會是很大的幫助,楊谷洋老師在節目中討論常見的醫療型機器人,例如華生問診和達爾文手術機器人。機器人在工業應用,為數眾多的機器人就有溝通協調的必要性,因此物聯網專用的通訊門號因運而生,達到物對物(M2M)物聯網運用,讓機器人可以進行複雜的溝通運作。並提醒必須小心駭客行動,因為機器人具有自主行動能力,一旦功能被篡改很有可能造成極大的人員傷害和社會災難。
人與機器人共生
機器人跟人最大的差別是在沒有「自我」沒有「靈魂」,如果今天請一個機器人代班主持廣播節目,機器人因為沒有自我意識,其實不曉得為什麼要來上節目,也不會知道自己表現得好不好。談到人如何避免不久的將來被機器人取代?因為機器人適合機器人喜歡井然有序的工作,因此如何避面失業,就要強調感受性和經驗的服務工作、處理複雜情境、具有文化涵養需要深層詮釋…等工作。節目最後提到,機器人必須要靠工程師研發,交通大學電機系在機器人領域發展上具有優勢,因為機器人研發是跨領域結合,包含感測技術、機械運動和人工智慧, 交大電機系的規模和師資都是一時之選, 同時也跟人文社會領域研究互相結合,因此成立交大電機系智慧機器人組碩士班學位學程,培養人才面對國際級的挑戰與合作。
來賓介紹
交通大學電機系楊谷洋教授,專攻的領域是機器人,因為喜歡看電影,寫了一本暢銷書《「羅伯特玩假的?」破解機器人電影的科學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