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56專題策展

首播日期 :
2021/09/27
主持人 :
主持人群

廣播人最期待的盛事,莫過於一年一度的廣播金鐘獎。第56屆廣播金鐘獎,教育電台勇奪9項大獎,成為本屆廣播金鐘最大贏家。

風光獲獎的背後,其實是廣播主持人、節目製播團隊努力的付出,除了要製播「好聽」節目之外,也要考量節目賦予觀眾怎樣的意義?節目播出之後,可以給社會怎樣的回饋?

金鐘56專題策展邀您聆聽這些優秀的得獎節目,聽見主持人與製播團隊的用心,也聽見廣播人的溫暖。

18
城市的光影-勇敢訴說脆弱的夢想城鄉

城市的光影-打造一個可以勇敢訴說脆弱的夢想城鄉   「面對挫折,一個人很孤單;一群人就很溫暖。」   彼得潘,曾因為不想和父親信仰相同的宗教,而被用鎖鏈綁在房間裡毆打,他在18歲那年,隻身到台北流浪,這一流浪就是15年,逃到台北後,卻也沒有躲過被毆打的命運。彼得潘常常說,台北車站是他最喜歡的地方,因為那裡的燈光和水池都很美,但這裡也是他最害怕的地方,他的生命是如此脆弱與無助。   飛仔,曾是土木工程公司的老闆,談生意時吃一餐幾十萬的料理是常有的事,但到50歲時,被朋友倒債,欠下上千萬的債。失志的他沒有停下工作,為了要能照顧兒子與還債,在華江橋下租了房子,每天凌晨四點出門工作,直到深夜才回家,但有愛不一定有方法,他的管教對下一代來說是負擔。後來債是還完了,兒子卻也離開了,他不再需要工作,不用拼命了,他從生命裡的所有角色退出,喝酒成為他人生的唯一依靠,而這一喝就是四年。   他們兩位都是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的學員,過去那些無以名狀的失敗、悲傷、挫折、脆弱,在夢想城鄉都可以溫柔地被傾聽,不會因為失敗而被責備。協會夥伴常說,「脆弱」是我們之間的共通點,每一個人的心底都有不願提起的脆弱,但這些挫敗經驗造成的傷痕,並不會因為你不理他,他就會自動地消失不見了。夢想城鄉的夥伴透過藝術與木工的方式,幫助經濟弱勢者與無家者大哥大姐重新探索自己的內心,也陪伴著彼此認真的悲傷。   夢想城鄉是一個讓不小心掉落谷底的人可以被安穩接住的地方,更是一個能一起面對挫折的地方,要揭露自己的故事,並且在過程中好好的愛自己、不責備自己,會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夢想城鄉成立至今邁入第七年了,這些年來,有人的臉變得柔和,有人開始和常去的麵店聊上兩句、有人轉身面對二十年前的遺憾、有人伸出手嘗試擁抱曾經破裂的關係,有人在這裡終於可以放聲大哭,也有人在這裡重新看見自己過去種種挫折中的生命力。   這集,請容許我非常誠摯地邀請您一起收聽,邀請夢想城鄉的好夥伴古明韻(猴子)跟我們分享這些年的故事,也一起感受在生命的旅程中,如何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讓自己的內心有更大的能量面對生命裡的困境。

城市的光影-為萬華做的一點小事

「弱勢並不能代表萬華,對弱勢族群的友善包容才可以代表萬華!」   最近台灣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再次爆發,許多城市進入三級防疫層級、全台灣的高中以下學校停課....這些變化都在短短的一週內發生了。這是我們從來不曾遇見的事,會感到害怕、焦慮、失落,都是正常的!所以要跟大家說聲「辛苦了!」   我相信這段期間許多人有著類似的感受,在完整的生活中好像硬生生的被剝奪了一塊,而且這一塊的陷落好大,大到讓人茫然,面對規劃好的事情突然失去的當下,會努力的想辦法讓一切維持現狀,可是當我們用盡力氣、想盡辦法都無法改變的時候,你可能會咒罵世界,甚至開始尋找箭靶與造成這次事件的兇手,而「萬華」就成為這次疫情底下的受害者。   電視新聞上每天都會看到關於萬華的負面報導,網紅說這裡是毒窟、外送員看見地址在萬華就棄單、呼籲不要住萬華的防疫旅館、要求政府將萬華封城、甚至還有媒體調查茶藝館的價目表,把風向帶到「因為便宜,大家愛去,導致疫情爆發」等等。這波疫情中,萬華的染疫人數的確較多,但這就應該被貼上污名標籤和歧視嗎?   萬華怎麼了嗎?為什麼成為眾矢之的?媒體出現的這股風向是外界看待萬華的眼光,瀰漫著一股人與人高度疏離的觀點。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我所認識的萬華,那個對弱勢友善包容的萬華。這次疫情很辛苦,或許「人與人的連結」讓疫情傳播,但是我們也要靠著人與人「心」的連結,才能團結,共同渡過疫情。   萬華社區小學創辦人陳德君在投書中提到:「萬華社群網路上,有和平醫院工作者5月13日深夜第一時間貼文說明院方情況,讓萬華人了解怎麼跟醫護體系配合,盡自己的力消彌緊張帶來的情緒。國小生家長呼籲我在萬華,我愛萬華,我們不是原罪,說孩子面對學校同儕眼光,回到家洗好手後跟他分享我們要愛自己,帶上酒精、口罩、塑膠袋,至少可以愛自己。夜市自治會團結攤家戴口罩,並提供口罩給沒戴民眾,拒絕不戴口罩消費。」   社區實踐協會社工沈後山說:「社區的新安據點(關心弱勢兒少)暫時關閉了,內心是很掙扎的!現階段我們透過電話和網路的方式,持續關心社區裡弱勢的孩子。而我們知道這波疫情中會嚴重衝擊弱勢,所以很多萬華在地的店家都站出來了,就算店家被迫暫時關閉,也持續為在地的弱勢朋友準備餐食。」   萬華在地組織人生百味分享:「5月17日開始,人生百味配合萬華社福中心、芒草心與方荷生里長,開始每周四次發送民生物資與防疫物資,由社福中心、里長與各路民間夥伴提供物資,芒草心負責萬華西門一帶,人生百味負責北車與228公園一帶,每區大約140-150人。而隨著疫情的持續,各種零散工作停工的愈久,過去依靠零散工租屋的人,就有可能無家可歸,街上的人仍有可能持續且迅速的增加,因此每天我們都會在群組中回報街頭的情況,調整發送的內容與數量。」   這才是我認識的萬華,對於弱勢族群包容友愛的萬華。在電視媒體上形塑的萬華是可怕的、未開化的,從18年前的SARS風暴到今天的新冠肺炎,媒體對萬華的看法依舊沒有改變,依然充滿了歧視。社工沈後山說:「媒體做不好,那我們自己來做!」這波疫情激發了萬華人的在地認同,許多人撰寫了很多文章分享他們眼中的萬華,也歡迎大家看Right Plus 多多益善的線上策展——【你可能也不知道的萬華】當我們說到萬華,我們說的是誰?   每個人都有很多的面相,城市當然也有,這是我眼中的萬華,而做一集節目、寫點小文章是我能為萬華做的一點小事,但當大家都為萬華做一點小事,持續關心萬華的現況、分享萬華在地的好的故事、收聽萬華社區小學創辦人陳德君與社區實踐協會社工沈後山在《城市的光影》中的分享,這些都能成為良善、積極的力量,期待我們可以彼此加油打氣,我們一起團結抗疫!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