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輕鬆聽

策展人:徐德芳

 

臺灣史,有波瀾壯闊,有生活小品,更富時代意義,

聆聽臺灣史常民篇章,讀懂臺灣史沉鬱跌宕。

分享至
臺灣史輕鬆聽

玉音放送-從廣播聽到戰爭結束

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的50年間,臺灣雖然是屬於日本的殖民地,也有不少皇室成員來過臺灣,但是臺灣人是沒有聽過天皇的聲音的,在二次大戰結束以前,天皇被視為是「現人神」,也就是長得像人一樣的神,需要被國民所尊崇與敬重,由於民眾如果是在收音機前面聽到天皇的聲音,政府並不能確保每一個人都能以恭敬的姿勢來聆聽,可能會有其他不敬的動作或行為,因此在過去,廣播電臺總是盡可能地避免播放天皇的聲音。 直到1945年8月15日,天皇的聲音第一次從收音機中流洩出來,當時稱為「玉音放送」。那天中午,昭和天皇透過廣播向民眾宣讀停戰的詔書,在歷史上,我們就稱這段錄音為「玉音放送」。 1945年8月15日當天中午,中午報時以後,廣播員表示「現在有重要的廣播,請大家起立」,要求大家起立,正是因為接下來要播送天皇的聲音,所以要收音機前的大家保持恭敬的態度。接著由情報局總裁下村宏說明天皇要親自對全國國民宣讀大詔」,在日本國歌演奏完畢之後,透過廣播,錄音帶緩緩地將它所收錄、由天皇親自朗讀的聲音播送出來,接著再次演奏日本國歌,之後,情報局總裁下村宏再次說明「玉音放送」結束。不過,因為詔書是用很艱深的日文寫成,一般民眾可能無法聽懂,所以最後再由播音員說明剛剛天皇演說的內容。 聽到天皇的「玉音放送」,知道戰爭結束的臺灣人,有的人哭了,長久以來被教育的「必勝」落空了;有的人笑了,開心地迎接戰爭結束。

馬偕與張聰明的愛情故事

馬偕是臺灣最知名的傳教士之一,也是學校的創辦人,據說一生拔牙上萬顆,用醫療來傳教。但他還有一個故事,和我們上次說的纏足有一點關係,那就是馬偕的愛情。 馬偕每天為傳教在各地奔走,非常忙碌,據說他本來是打算不婚的。他到了淡水河對岸的五股傳教,邀請大家來讀白話字,但是始終見不到成效,於是馬偕貼出告示,上面寫說如果有12歲以上男女小孩,願意來讀白話字,每個月就發給1元白銀,在當時算是很高的金額。 告示貼出去後,就有人來報名讀白話字了。其中,有一個女孩子,叫做「張蔥」。張蔥是五股人,從小就被分給別人做童養媳,將來長大要和家裡的男孩「送作堆」,這是早期臺灣社會的習慣。當時臺灣的女孩多數都有纏足,但是張蔥堅持不肯纏足,沒想到,張蔥12歲的時候,家裡的男孩就生病過世了,從此張蔥被養家虐待,過得很痛苦。 直到馬偕貼出讀白話字可領1元的告示,張蔥去上課後,拿了錢回家,養家就讓她繼續去教會。後來張蔥的表現越來越好,馬偕也越來越喜歡她。馬偕34歲的時候,在養家阿嬤陳塔嫂的同意下,張蔥與馬偕在淡水英國領事館結婚,馬偕並將張蔥改名為「聰明」。聰明和馬偕結婚之後,生了三個孩子,一個男孩、兩個女孩,聰明也協助馬偕傳教,因為她可以用臺語流利地傳道,再加上身為女人,對女性傳教很有幫助,對馬偕的傳教來說,張聰明有很重要的貢獻。 當時臺灣的婚姻主要是媒妁之言,像馬偕與張聰明這樣的異國婚姻,而且算是自由戀在,在當時算是非常特別、很少見的。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