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資料顯示,臺灣夏季室外氣溫動輒高達攝氏38度,讓熱傷害就診人數屢創新高。國民健康署提醒,除了發生在大太陽底下直曬,其實室內也可能會出現熱傷害,呼籲民眾務必要做好預防熱傷害的準備,才能安心度過炎熱夏日。
今年7月熱傷害急診人次已達774人次,較去年同期423人次,增幅為1.8倍;不過室內熱傷害的可能性經常被忽視,主要成因是空氣不流動,散熱速度下降,產熱速度大過於散熱速度,將造成空間內的熱能無法排出,導致環境溫度不斷升高,如果再加上人體溫度調節不佳,就容易產生熱傷害的症狀,特別是老人、孕產婦、嬰幼兒、肥胖者、慢性病患者或生活無法自理者等高危險族群,更需要注意室內高溫所導致的熱傷害。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羅素英組長表示,為了預防室內熱傷害,國健署也提出預防三要訣,包括保持室內涼爽,透過冷氣、電風扇或噴水降溫,同時衣著也很重要,室內也要穿著寬鬆透氣的衣服,讓熱能可以向外擴散;另外則是要多喝白開水,天氣炎熱身體容易大量流汗,造成水分的流失,所以要維持身體正常散熱機制就需要多喝白開水,並且不是等到口渴才喝,應該要定時攝取水分;最後則是提高警覺,藉由天氣預報或APP服務查詢高溫資訊,及時留意自己與家人身體狀況,就能夠預防與減少熱傷害對於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