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遊戲、說故事等方式,融入本土語言和在地文化,讓例行性活動能有更多的變化
  • 透過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多元學習,發展出在地化的課程,讓小朋友實際在生活中體驗學習,培養生活素養快樂成長
  • 引導示例工具書,示範如何讓例行性大肌肉活動更多元有趣
  • 新北市結合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編輯《例行性活動引導示例-幼兒園資源手冊》專書,幫助現場教師有所依據,讓幼兒園課程更多元化

新北推例行性活動引導示例書 教師啟發幼兒學習超給力

0
295
發佈:王芓諭來源:臺北上架時間:2021/11/04 12:30:01

幼兒園的課程會聚焦在幼兒一整天的作息做學習安排,因此新北市結合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特別邀請大學教授指導,以及教保輔導團共同參與110年度新編的「例行性活動引導示例-幼兒園資源手冊」專書,幫助現場教師有所依據,讓幼兒園課程更多元化。

 

這本手冊聚焦在例行性活動,指的是幼兒園在固定時間進行的常態活動,參與編撰的教保輔導團執行秘書羅瑞鳳表示,在符合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規範之下,既能夠提升教保專業品質,也能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根據輔導團多年輔導現場的情形,發現「例行性活動」約佔幼兒園一天作息二分之一的時間,所以例行性活動是一個實際問題為核心而每個問題的核心,都是以培養幼兒的生活能力為主要目的。

 

資源手冊中一共有六大主軸,包含幼兒園日常的「入園」、「如廁」、「運動」、「用餐」、「午睡」、「離園」等該注意的事項,羅瑞鳳執行秘書提到,像是跟家長說再見、入園時要換室內鞋、如廁時的禮儀、每天都要做的出汗性大肌肉的30分鐘時間、用餐前洗手,拿碗盤取餐,用餐整理餐具餐桌等等,要準備午睡時要如何準備與收拾,甚至到回家前要穿外套、換室外鞋、整理書包、跟老師同學說再見等等,這些都是幼兒一天作息當中重複的在做,這本書就是提供了現場的教保服務人員引導孩子,培養這些能力的時候,有一些步驟,提供老師們做參考運用。

 

羅瑞鳳執行秘書說,為了配合不同年齡層,會設計相對應的活動,讓老師們依照不同年齡的孩子去做規劃,運用在日常課程,以統整的方式讓教保服務人員取得必要的學習素材,規劃漸進式的學習活動,放大學習歷程,深化及落實幼兒的內化歷程,因此編撰這本手冊,讓教學現場的老師們更清楚了解如何進行合理、有意義的身體活動課程。

 

崇德國小幼兒園廖文綺主任分享,例行性活動是幼兒園每天必要的課程,透過這本手冊,可以更快整合課綱和教學活動,而且也能讓新進教師有所依循,將在地文化、本土語言融入教保活動,於在地生活環境取材,設計符合幼兒生活經驗的活動,對現場教師從事活動課程規劃有很大的助益。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