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議會舊址於2014年列為歷史建築,但荒廢閒置多年,在各方積極爭取下,去年獲文化資產局核定修復經費,今(13)日舉行開工典禮,未來將規劃為小型多功能展演空間,讓具有歷史價值的呂阿玉建築作品修復再利用,保存臺東城市記憶。
臺東建築工作者呂阿玉是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臺灣建築史」中唯一的臺東人,在臺東的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興建於1964年的臺東縣議會舊址,就是呂阿玉的建築作品之一。
然而議會在1998年搬遷後,大多處於閒置狀態,年代雖然才50餘年,但倒T字型建物與交錯層次有效防風防塵的窗戶設計,具技術史價值並呈現地域風貌,更曾是臺東縣民意最高殿堂,因此在2014年5月被縣府指定為「歷史建築」。
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不少縣府機關建築物設計都出自呂阿玉之手,包含已改建為飯店、俗稱「洞洞館」的舊臺東縣稅捐處,在2004年更興起一波尋找呂阿玉設計的建築物風潮。
為找回臺東城市記憶,縣府3年前開始啟動修繕行動,饒慶鈴指出,動工前經過了調查研究與設計2個階段,並獲得文資局補助1950萬元、縣府自籌1050萬元,總計3000萬元,將進行第1期工程,未來也將繼續爭取第2期修復工程經費。
縣府文化處長鍾青柏表示,舊址修復後將定位為中小型展演場域,規劃黑盒子實驗劇場、排練室、展示廳、商業空間,供在地表演藝術團隊申請使用,打造臺東表演藝術基地,讓歷史建築以嶄新面貌為臺東帶來更豐富的藝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