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教育局與逢甲大學今年合辦「提升美感教育品質城鄉藝術饗宴—大手攜小手實施計畫」,28日邀請作家路寒袖老師到和平區和平國中,帶領師生們進行以生活中俯拾即是的照片為主題,進行自由新詩創作,啟蒙生活美感的種子。
路寒袖老師以「浮光掠影駐永恆」為題,展示他遊歷各地的風景照片,一張或幾幀照片就可娓娓道來當地故事,或專屬於自己的感受。在路寒袖老師指導下,七年級學生林千鈺以回家乘坐公車時,在大甲溪拍攝的一幀照片為例,提到溪畔一片濃霧,就像山回到家鄉;路寒袖老師說,作者要搭車回家,前方有霧,迷霧中一座山正悄悄甦醒著,是作者的譬喻;他建議精練為,山回到家鄉,迷霧之中,心正悄悄甦醒,小溪為他指路。
他並以輕鬆活潑或精鍊深邃的文字,將故事或感受鐫刻成新詩,一段圖文並茂的美好回憶就此鐫刻在自己與讀者心中。路寒袖老師分享了《在八卦山遇見賴和》,談到父親擔任火車司機時的兒時記憶;當家裡的米缸再也掏不到明天時,父親牽我的手就成了,一列想快卻跑得很慢的普通車。他強調新詩極其自由,可以在現實與超現實間跳躍轉換,引人思緒遐想。
路寒袖老師也分享他小孩在升學考試,看見自己的作品成為國文試題,竟然也是初次邂逅,幸好作答正確,成為父子間難忘的趣事。
路寒袖老師也和學生分享,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想法,就剛萌芽的青春想像,對人生對感情,或對家庭或是未來自己的想像,像在黑暗之中冒中光線,或許不一定成為美麗晚霞,但是已經冒出光線,可以結合自己的狀態、感受與想像自由發揮,沒有一定的條條框框。
課本裡的作家走出課本前進偏鄉學校,讓和平國中的師生們又驚又喜。路寒袖老師到校園和師生面對面聊寫作經驗,聊照片作新詩,活動過程就像是一場歡樂的寫作同樂會,體驗閱讀與寫作的快樂學習!和平國中校長葉天喜表示,美不僅僅是存在於博物館或是美術館,其實美的感受是存在於生活中許多角落與片刻。美學素養或是美感教育其實可以從生活中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