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圖書館珍貴特藏《東印度旅遊見聞》,是1669年由赫伯特(Albert Herport)以古德文撰寫而成,紀錄作者從1659至1668年隨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亞經歷,從書中可窺見17世紀荷蘭海上霸權與臺灣互動關係,全書共242頁,談及荷蘭、非洲、好望角、爪哇島、福爾摩沙、印度、錫蘭、澳門等,作者從屏東縣林邊鄉登陸臺灣,記述其在臺灣所見所聞,包括赫伯特親身經歷鄭成功圍攻熱蘭遮城的詳細紀錄;對福爾摩沙臺灣評價是物產豐饒,也對居住於此的人,特別是原住民,在性格、社會習俗等皆有詳細描述。
國臺圖委託本書由文藻外語大學教授張守慧率領文藻及德國特里爾大學團隊進行翻譯,並首度發表。張守慧教授表示,書中提及200多個地名,17世紀舊地名在翻譯上產生巨大阻礙,但團隊透過考據克服萬難完成翻譯。這本以歐陸人民角度對東方國度的紀錄,是目前所知最早以古德文記錄臺灣的文獻,非常稀有且珍貴,該書提供理解當時歐洲人在臺灣活動重要視角;此外,赫伯特同時也是一名畫家,書中附有大量銅版畫與素描,不僅有助於理解當時歐亞交流的繁榮與衝突,也對視覺文化研究具重要價值。儘管現今多達30逾篇學術研究提及赫伯特,但內容僅一小部分提及且大同小異,只有本次該書完整翻譯,除補足過往著重對臺灣的描述,也能為當時亞洲地區提供豐富研究資料,包括其自然生態、商貿活動與歷史發展,對東亞和歐洲早期文化接觸深具重要性與學術價值與地位。
國臺圖曹翠英館長表示,面對世界局勢快速變遷,國臺圖將珍貴館藏開架,除表達對臺灣這片土地熱愛,以及400年來落地生根的風土民情包容力,展現族群融合的民主價值。曾鈺羢 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