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池上農田傳出毒鳥案,一夜之間毒死百餘隻麻雀等鳥類,有鑒於目前市場上農產品並沒有生態履歷,加上生態產品標榜不實、毒鳥米流入市場難辨別等諸多亂象,容易誤導消費者,臺東池上4位小農透過第三方驗證的方式推出生態標章,讓更多消費者知道耕作的生態友善程度。
國發會地方創生池上青年培力工作站與小農合作,透過長期田間生態監測和友善驅鳥等措施,再由生態專業技術工作者進行第三方驗證,協助發行具有小農企業精神的生態標章與報告,判提供給消費者一份對環境負責任的農產品。
池上萬安村青農彭仲良種植的生態友善米,在今年金牌農村比賽中獲評審青睞,協助萬安社區獲得金牌農村,彭仲良說,希望讓消費者知道照顧土地、照顧環境的態度,是每個農作者應有的責任,未來會持續努力。
富興村青農李友翔也表示,目前已將貼有生態力標章的產品上架各通路,最快池上農會就可以買得到,和池上青年培力工作站合作這幾年,最重要的收穫就是了解自己田區生態的多樣性,微調耕作方法,盡可能讓生產與生態共好。
池上青培站熊良心生態公司專案經理吳柏緯指出,池上青培站的任務是讓每個消費者正確選擇並支持生態友善的產品,但生態樣貌往往難以被消費者真實看見,因此試著幫小農做生態標章,希望田間生態可以變成消費者容易閱讀的項目,幫助小農的產品更有識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