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文學朗讀102

首播日期 :
2013/01/05
主持人 :
楊渡

台灣擁有多元的文化,從早期原住民、荷西、明鄭、清領、日治、民國以來,世代更迭,族群交融,累積大量文學作品及無數的文學家,創作的文學作品範疇亦廣,包括:現代詩、現代小說、鄉土文學、現代文學等等,反應台灣人的生活、思想。每集邀請一位文學作家、詩人請他們朗讀創作的文學作品並探討創作的歷程,或邀請各領域具影響力的人士朗讀、述說最喜歡或影響最深的台灣文學。藉此文學朗讀,為生活繁忙無暇以書本來閱讀的現代人,開啟另一種接觸文學作品的管道。透過聲音傳達、保存經典文學名著及文學家本身的聲音。

48
專訪。朗讀作品:虛與靜、幽浮的啟示

司馬中原,本名吳延玫,江蘇人,1933年生,15歲時從軍報國,未受正規學校教育,一切皆靠自學自修而得。在軍隊中歷任教官、訓練官、參謀、新聞官等職。曾任《中華文藝》月刊社社長、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理事長等,亦曾主持多項廣播、電視節目,專事寫作迄今。司馬中原在80年代轉向鬼怪故事的創作,因而有「鬼學大師」的稱號,生動的內容以及獨特的說故事風格,也讓「司馬爺爺」成為一代人的記憶。2010年他出版了散文集《司馬中原鬼靈經》,在講述各種鬼怪之餘,也對玄奇的靈魂、靈力與潛能、命與運等,從中國古代典籍、科學與玄學的角度,發展自成一格的獨到見解,也表現了他在書海之中體驗出的人生感悟。非常榮幸邀請到司馬中原老師,為大家分享他的生命智慧。

專訪。朗讀作品:小太陽、小電視人

林良筆名子敏,1924年出生於廈門,淡江大學英國與文學系畢業後於《國語日報》工作,先後做過主編、編譯主任、出版部經理、社長,直至2005年4月以董事長職位退休。林良為兒童寫作長達五十多年,被尊為兒童文學界的「長青樹」,擅以「最自然的語言」書寫生活情趣及人間百態,幽默而富有哲理,尋常生活在他的筆下皆活靈活現,讓人覺得格外親切。今天,就請林良爺爺來為大家分享溫

專訪。朗讀作品:當世界留下兩行詩

瓦歷斯‧諾幹,泰雅族人,1961年出生於台中縣和平鄉Mihu部落,1990年起主持台灣原住民文化運動刊物《獵人文化》及「台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現任教於台中市和平區自由國小。他寫詩、散文、評論和報導文學,更嘗試小說創作,並獲多項重要文學獎肯定,以犀利、孤峭的筆鋒,清晰、明確的邏輯思維,散發銳不可擋的論辯及批判能量。近年來他以極簡的形式,現代詩的語法,自創「二行詩」,除了出版詩集《當世界留下二行詩》,也在任教的學校教導學生創作,激發出小朋友無窮的觀察力與想像力,並巡迴台灣各國小、國中、高中、社區學習中心,教大家寫出精采的二行詩。今晚我們就請詩人瓦歷斯‧諾幹,與大家分享言淺易懂又寓意深刻的二行詩魅力。  

專訪/史上最愛逛菜市場的男人。朗讀作品:台灣人的底蘊、我們的大河

劉克襄出生於台灣台中,曾任《臺灣日報》副刊編輯,《中國時報》美洲版副刊主編、人間副刊編輯,自立報系藝文組主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執行副主任。現專事寫作,持續旅行、自然觀察、攝影與繪畫,以及投入自然志、鄉鎮歷史與古道研究。創作文類包括自然論述、新詩、散文、小說、報導文學、兒童文學及繪本,類型多元而豐富。千禧年後,他的散文創作展開更加博學的視野,《失落的蔬果》(2006)、《11元的鐵道旅行》(2009)、《十五顆小行星》(2010)、《男人的菜市場》(2012)等一連幾部不同內涵的主題,在在顯示他企圖將環境議題拉得更加廣闊,更接近庶民的生活內涵。在劉克襄的觀察之眼與生動的筆觸下,台灣的風土人情躍然紙上,也讓讀者更加認識台灣的美好。

專訪/永遠的大師。朗讀作品:永遠的尹雪艷

白先勇,1937年生,廣西桂林人,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文學創作碩士,集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戲劇家於一身,弱冠之年就與大學同儕創辦影響力深遠的《現代文學》雜誌。他的創作則善於刻劃時代變革,赴有歷史興衰與人世滄桑之感,亦著墨於台灣的風土人情。小說〈永遠的尹雪艷〉收錄在《臺北人》一書,是他少時的名作之一,將國府遷台後的物換星移與人性的複雜幽微漸次呈現,也洋溢著濃厚的老上海風情。甫出版的《父親與民國》是白先勇追憶父親、還原歷史的力作,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其中有著相似的時空境遇與往事滄桑。我們十分榮幸能夠邀請到白先勇老師,為我們談談這段動人的歷史因緣。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我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