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響力新聞獎 2022-2023
2023銀響力新聞獎
一、專題報導獎首獎-阿嬤ㄟ胖,用快樂做形狀(彰化分臺-劉文珍、閻廣聖)
期待著每個週六,苗栗後龍水尾社區的長輩會主動又準時的到社區活動中心「阿嬤ㄟ胖」,對著麵糰揉揉又捏捏,經常是邊開講邊動手,就連做錯都覺得好笑;麵糰送進烤箱,耐心等待變成撲鼻香味的麵包,對七、八十歲的阿公阿嬤來說,麵包是用快樂做形狀,笑聲又比麵包還要多。
今天的文教專題將到苗栗後龍的水尾社區看看阿公和阿嬤如何透過綠色照顧在地健康老化。
二、突發新聞獎優選-臺東進行式:直擊樂智幸福家園啟用 強化失智照護網(臺東分臺-李思瑩、韓忠平、陳信吉)
當陳良娟院長分享她失智母親的故事,院長的坦然與母親的堅強,啟發許多人。
新穎、體貼設計的樂智幸福家園,是翻修當年瑞士籍神父雷化民興建的職訓教室;不論今昔都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場域。不拆除重建,一如對每位長輩的珍惜、即使他們已經開始遺忘,我們都不輕言放棄,這是面對高齡者的態度。
照顧失智者,很多家屬都辭掉工作投入;兩者都該被照顧。相較其他高齡議題,還牽涉勞動力減少,影響超乎預期。
樂智家園彌補臺東失智照護戰略缺口,銜接醫療端與社區端,培育照護人力、開發照護模式。
溫暖軸線貫穿全場:有來自台北在台東服務學習的學童歌聲,有各界捐助者的關懷,有不支薪建築師的故事、原來他是白冷會神父當初照顧的勵志高職生。
三、專題報導獎入圍-用心陪伴 創造奇蹟(臺北總臺-洪秋玉、周明慧)
報導李兆麟醫師母子互動情形,讓人感動羨慕,使我們相信用心陪伴失智老人可創造奇蹟。故事當中某些場景,可能也喚起你我類似的回憶,講述故事的李兆麟醫師,面對罹患重度失智症的母親,雖然母親已經100歲,仍然秉持不放棄的信念,用心陪伴母親,與母親的交流互動情形並拍攝剪輯成「讓失智老人變可愛」影片,陸續在YouTube頻道推出,與大家分享和母親相處的感動時光,希望能幫助更多失智症者的照顧家屬。
本集內容原在教育新亮點節目中播出
四、專題報導獎入圍-千歲騎士環島夢 在社會行動中展現自我價值(高雄分臺-林祺宏、劉怡彣、董麗琴、胡美足)
每個人都有一台屬於自己的時光機,回到過去的叫「回憶」,邁向未來的叫「夢想」,能夠完成回憶與夢想的就是現在,而一群年紀加總超過1000歲的長輩們,要如何用行動來實踐他們的夢想呢?
來自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的銀髮長輩,用為期10天的機車環島之旅,歷經落山風、颱風豪雨、爆胎、拋錨等突發狀況,但他們無畏前行。為了達成環島的夢想,以及肩負推廣反暴力行動的使命,長輩們克服環島路途中的各種障礙,騎行里程超過1130公里、跨越15個縣市,與縣市在地的婦幼團體進行聯合國反暴力宣導與個人生命故事交流,用1000歲的力量,向社會回饋1000倍的溫暖能量。
本集得獎內容原在(青年Let’s talk)節目中播出
五、專題報導獎入圍-長照人之島(臺東分臺-詹凱雯、呂宜臻)
雅美族人因為惡靈信仰,在文化上,重病長輩會選擇自我隔離。目前蘭嶼島上唯一的照護機構「雅布書卡嫩」只能提供日間或居家服務,因為若有長輩在此過世,其他長輩就不願意進來。
受限於交通不便、青壯人口外移,蘭嶼長輩照護需求很高,因為文化特殊性,長照服務在蘭嶼、需要改弦更張。
自立更生的思考開始浮現:規劃興建醫院、遠距醫療、視訊培訓本地照服人力等等,蘭嶼正走出獨特的長照模式。
作品從在地角度出發、尊重文化主體性,探討可能的解決方式。每一段音檔都極具衝擊、張力與思考性,即使住民在風中的喟嘆。
本集內容原在食飽夜來聊聊節目中播出。
2022銀響力新聞獎
一、即時新聞獎優選-緊急聯絡卡幫助失蹤長輩回家(臺北總臺-洪秋玉、周明慧)
失蹤長者中每2位就有1位可能是失智者,失智者走失意外頻傳,使得預防走失的相關措施越發重要,本報導以多元角度探討新型的「緊急連絡卡」,可註記失智者的緊急連絡及關鍵資訊,外表鮮豔可愛就像鑰匙圈的造型,增加失智者的配戴意願,當走失時,有助於縮短尋獲時間。
二、專題報導獎優選-不到「五角拌」的寶特瓶,卻撐起高齡拾荒者的生命(臺北總臺-黃柏諺)
頭上戴著竹編斗笠、身上穿著點綴碎花的破舊上衣、皺皺的雙手吃力的拉著載滿資源回收物的拖車,獨自穿梭在城市的街區巷弄中,這是許多高齡拾荒工作者的模樣。他們不但深受國際與國內政策影響,回收產業的鄰避效應也讓他們經常被社會排除。此專題以關懷高齡拾荒者的組織「五角拌」為題,報導該組織如何以友善回收價格改善高齡拾荒者的生活,更與他們建立社區連結,讓拾荒者在忙碌與孤獨的工作中,得到一絲溫暖。
本集內容原在城市的光影節目中播出。
按下收藏,就會將頻道收錄進您的 我瞭解了會員功能 > 收藏頻道 再也不會忘記找不到喔! | ||